第025章 漫道無窮今古事 筆落應有黑白知

字數:3627   加入書籤

A+A-


    “老趙?”李偉發現趙勇這幾天一直心不在焉,趁著陳博文那個小年輕不在,李偉拿胳膊肘頂了頂這位老同事的胳膊。
    “怎麽了這是?有什麽事呢得和我們說……不會那姑娘真給咱們發律師函了吧?”
    李偉也有怕的。怕真的被告了,落下個案底,將來孩子考公考編受限製,再被同學笑話。
    “沒有。”趙勇也奇怪,當初那個姑娘信誓旦旦的說保存證據了,到現在也沒追究,看來也隻是說說而已。
    把腦子裏的想法甩出去,李偉歎了口氣,表麵上是勸慰趙勇,實則也是在安慰自己:“哎,算了算了,別想了,你後麵視頻瀏覽量怎麽樣?”
    所幸,視頻的瀏覽量回升了一些。應該是後台根據賬號現在的視頻內容重新做了定位,推流給了不同人群。
    比不了流量最好的時候,李偉和趙勇也算是看見了希望,排排坐在長椅上,不約而同的把手機放到一邊。
    “這兩天我刷到一個本地新聞的視頻,好像要做個係列,弄什麽文化博主宣傳計劃……”李偉今天才提起來,也有自己的考慮。
    就算是網友不記得,這種與官方的合作也會被查上一查——到時候要是被拒絕了,以後都不用指望能拿這種方式提高關注度了!
    趙勇卻擺了擺手,顯然並不讚同李偉這副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的模樣:“這種最是吃力不討好,他們估計也征集不到什麽人。”
    “你要知道,除非你粉絲體量大,靠著這種建立建立好名聲。”
    “要麽就是在當地小有名氣,被邀請去帶動一下當地自媒體業的發展……不然大多就是吃力不討好。”
    說著,趙勇又一次把手機拿出來,從照片庫裏翻出幾張截圖,遞給李偉看:“喏,你看看,都是一些個說我們借著這個發財的。”
    “當初我也覺得能發財!可現在惹了一身的事不說,看著人家賺的錢我也沒賺到!說實在的,他們視頻裏的內容就都是對的麽?”
    “還是說他們的視頻又比我們有多大用?讓人家賣出去東西了,還是讓誰真深入了解了?”
    說實在的,趙勇也有點憋屈。
    誰家鄉還沒幾項非遺?他看著網上那些視頻表麵上說一說就能上百萬粉絲,心裏怎麽能不動心?
    畢竟他知道:這些粉絲背後都是“錢”!
    隻是誰知道自己賬號剛有些起色,就遇到這麽一件難解決的事?
    “虧的老李你對這AI熟悉,咱們及時想出來這麽個法子。”往後怎麽辦呢?那姑娘真的把律師函發來,自己又該怎麽應付?
    想了想沒還完的房貸,又想了想家中的妻兒,趙勇也沒有一開始那麽勇了……
    “老李啊,我也在想。”
    “你這時候道歉?”李偉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趙勇還沒開口,前者拒絕的話就已經說了出來。
    “當初道歉也就算了,現在你再發,那不是自討苦吃?”
    一半網友早就忘了這件事。剩下的,一部分點點頭,終於等到道歉了!另一部分會開始陰謀論,覺得女生背後不簡單,一般人可等不到道歉。
    許是還能找到一部分覺得運營團隊沒得可發了,為了熱度炒冷飯……
    “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這種AI視頻一時有熱度,有討論,現在評論區裏也有不少覺得沒有溫度的。”
    AI嘛,在文藝行業應用了半天,大多數受眾眼裏還是這句:有熱度,沒溫度。
    搞抽象搞不過人,做煽情用力太猛——並不適合非遺這個命題。
    “那我們不行試試那些數字轉化,做一些數字藏品……早些年不是火過一段時間嗎?”
    “我記得陳博文當年專業其實是市場營銷來的,我們做一個係列的,搞收集製度。很多人為了收藏,肯定會買賬!”
    李勇這會兒也不管是餿主意還是好主意了。反正這道歉是最簡單的,卻也是最麻煩的……
    “不行我們就再去和那個檀香扇廠商量商量,上次那個事情也算是過去了,我們這種AI融合的,對於他們來講也是一種創新,有宣傳的噱頭。”
    趙偉依舊是搖了搖頭。
    兩個人的對話徹底進行不下去,趙偉幹脆拿出手機來,看看有什麽需要給家裏添補的——實在不行,這個賬號就不做了。
    把剩下的錢帶回家去,房貸能還上多少算多少,自己……找找別的工作。
    可是一抬頭,看見李勇的臉,趙偉又覺得這話說出去丟麵子。
    當初信誓旦旦帶著錢出來,告訴媳婦孩子,自己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要是就這麽回去,就算是丈母娘和老丈人不說什麽,恐怕也得遭周圍人的白眼!
    購物軟件似乎一直支楞著耳朵,聽到了趙偉和李勇的對話。主頁上出現了一個上世紀的“記者手稿”。
    “嗯?”
    【孤品,二手,舊貨,8成新,198X年,蘇州如意檀香扇廠,xx社新聞記者手稿,隻此一份】
    熟悉的名字出現在眼前,趙勇也顧不得給家裏買東西了,點進去想看看自己有沒有能用上的切入點。
    哪怕是做個比較視頻呢?寫寫今非昔比……剛好是改革開放初期,到現在這四十來年,能喚起不少人的懷舊心理。
    “老李,咱們換個賬號,做懷舊。”
    說的容易,換個賬號一步步重新起來,哪有那麽容易——多數一個爆款視頻,留不下多少粉絲,能實現經濟轉化的,更是少之又少。
    趙勇喊完這麽一嗓子之後,還是頹然坐了下來。指著手機上大幾百塊的“孤品8成新”,和李偉一陣比劃。
    “你說這個是不是有的做?”
    店家的照片裏,短短的幾頁紙,有的地方是半張拚貼上去的,上麵的字跡更是前前後後換了三種顏色的墨水。
    連紙都不是一種,光麵的,糙麵的,前麵幾張是紅色格子,後麵類似於墨色。
    其中還有幾張從比例看上去,應該隻有兩寸大小的照片……這就是當年那位記者的采訪稿。
    絕對不是一次能做完的。
    看著手機上的照片,趙勇和李偉對視了一眼,在對方的目光中都捕捉到了一絲未曾有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