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耿氏”一號雷

字數:6853   加入書籤

A+A-


    後山,那個曾經幽靜的秘密山洞,如今已經大變了模樣。
    在李雲龍那不計成本的資源傾斜下,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熱火朝天的“技術研發中心”。
    山洞被拓寬了,裏麵用木板隔出了好幾個獨立的功能區:原料區、反應區、成品區……
    趙剛,也以他驚人的效率,從全團一千多號人裏,精挑細選出了十幾個,識字、手巧、而且絕對可靠的戰士,組成了獨立團的第一支,“技術學徒隊”。
    此刻,技術科的“總部”,也就是那個最大的山洞裏。
    耿忠,正站在一塊用木板搭起來的“講台”前。
    給他的第一批“學生”,上著,獨立團曆史上,第一堂,真正意義上的,軍工技術課。
    他的手裏,拿著一顆,從靶場上撿回來的,“二踢腳”啞彈。
    他的麵前,坐著那十幾個,眼神裏充滿了好奇和崇拜的年輕戰士。
    “同誌們。”
    耿忠的聲音,平靜而有力。
    “今天,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研究,這玩意兒。”
    他晃了晃手裏的手榴彈。
    “在研究怎麽讓它變得更好之前,我們得先搞明白,它為什麽,不行。”
    他拿起工具,當著所有人的麵,熟練地,將那顆手榴彈,給拆解開來。
    露出了裏麵,填充得滿滿的,顆粒粗糙的,黑火藥。
    “我們看,這東西為什麽不行?”
    “第一個,也是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它肚子裏的貨,不行。”
    他指著那些黑火藥,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道。
    “這玩意兒,叫黑火藥。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厲害吧?但它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第一,威力小。燒起來,大部分能量都變成了煙和光,真正用來炸的勁兒,沒多少。”
    “第二,煙大。你們都見過,這玩意兒一響,冒出一大股黑煙,不僅嗆人,還容易暴露咱們自己的位置。”
    學徒們聽得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所以。”
    耿忠的語氣,充滿了自信。
    “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給它,換芯!”
    “換上咱們自己研製的,那種,沒有煙,威力還比它大上十幾倍的,新炸藥!”
    他指了指旁邊,一個用油布蓋著的,被嚴密看管的木箱。
    那裏麵,裝的,就是他這幾天,帶著兩個老徒弟,冒著生命危險,趕製出來的,第一批,硝化棉!
    “但是!”
    耿忠話鋒一轉。
    “光換了芯,還不夠!”
    他拿起那顆手榴彈,那光滑的,鑄鐵的外殼。
    “你們再看,它的第二個問題,出在這個殼子上。”
    他指著那厚實的,甚至有些笨重的鑄鐵彈體。
    “你們覺得,這玩意兒,結實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個學徒,想了想,回答道:“當然是好事啊!結實,才不容易壞!”
    “錯!”
    耿忠搖了搖頭。
    “對於一顆手榴彈來說,太結實了,反而是壞事!”
    他解釋道。
    “因為它太結實,太光滑了。爆炸的時候,裏麵的勁兒,沒辦法把它均勻地撕開。”
    “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砰’的一聲,把它炸成了兩三塊,或者四五塊,大鐵疙瘩。”
    “這些鐵疙瘩,飛得不遠,數量還少,殺傷半徑,小得可憐!”
    “除非是,鬼子運氣不好,被這鐵疙瘩直接砸在腦門上,否則,根本起不到有效的殺傷作用!”
    “這,就是浪費!”
    ……
    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在場的學徒們,茅塞頓開。
    他們第一次,從一種全新的,“科學”的角度,去審視自己手中,這件最熟悉的武器。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麽多的門道!
    “那……耿先生,我們該怎麽辦?”一個學徒,急切地問道。
    “問得好。”
    耿忠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在這群求知若渴的年輕人心中,種下了一顆,名為“科學”的種子。
    他拿起一截木炭,在身後的木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讓這鐵疙瘩,變得‘脆弱’一點。”
    “我們要想辦法,讓它在爆炸的時候,能順著我們給它規劃好的路線,碎裂成成百上千塊,鋒利的,致命的小鐵片!”
    “這就好比……”
    他打了一個極其生動的比方。
    “一塊完整的玻璃,你隨便拿錘子一砸,它也就是裂成幾大塊。”
    “但如果你,先用金剛鑽,在上麵,仔仔細細地,劃好一道道格子。”
    “你再輕輕一敲。”
    “它就會,順著你劃好的那些格子,‘嘩啦’一聲,碎成一堆,整整齊齊的小方塊!”
    “咱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就叫,預製破片!”
    ……
    預製破片!
    這個充滿了現代軍工氣息的名詞,從耿忠的口中說出。
    雖然學徒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深層含義。
    但他們,都從耿先生那自信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種,即將要創造曆史的,萬丈光芒!
    而耿忠的腦海裏。
    那張,早已被係統解鎖的,【預製破片套筒(土法版)】的圖紙,正在熠熠生輝。
    圖紙上,清晰地,展示了兩種,極其符合根據地現有工業水平的,天才般的解決方案。
    【方案A:鑄鐵內刻法】
    在澆築手榴彈彈體的,泥製模具的內壁上,預先,用工具,刻出縱橫交錯的,網格狀的凹槽。
    這樣,澆築出來的彈體,其內壁,就天然地,帶上了一層,可以引導爆炸應力的“傷痕”。
    爆炸時,彈體就會,優先沿著這些脆弱的凹槽,撕裂!
    【方案B:鐵皮外置法】
    找到最常見的,薄鐵皮(比如從繳獲的罐頭盒上剪下來)。
    將其,製作成一個,大小剛好能套在手榴彈外部的簡易套筒。
    在套筒的內部,用膠水,或者動物膠,密密麻麻地,粘滿,收集來的碎鐵釘,鋼珠,甚至是堅硬的碎石子!
    爆炸時,手榴彈本身的衝擊力,就會將這些,預先準備好的,“破片”,以一種極高的速度,向四周,拋射出去!
    ……
    耿忠,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後。
    決定,雙管齊下!
    他讓一部分學徒,帶著他的親筆信,和那張畫得清清楚楚的草圖,立刻,前往團裏那個,簡陋的鐵匠鋪。
    去指導那些,經驗豐富,但思想僵化的老鐵匠,如何,改進他們的模具。
    他知道,這需要時間去磨合。
    而眼下,他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出第一批,能讓李雲龍看到效果的成品!
    於是,他將重心,放在了那個,改裝效率更高,也更簡單粗暴的,方案B上!
    在他的指揮下。
    整個技術科,十幾號人,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機器,高速運轉了起來!
    一條,充滿了土法智慧的,簡易的,手榴彈改裝流水線,就在這個小小的山洞裏,奇跡般地,建立了起來!
    幾個力氣大的學徒,負責第一道工序。
    他們小心翼翼地,用特製的工具,擰開那些“二踢腳”的底蓋,將裏麵,那些劣質的黑火藥,全部倒出來,統一收集。
    另一些手巧的學徒,則負責第二道工序。
    他們將繳獲來的,各種罐頭盒,剪成大小統一的鐵皮。
    然後,用一把把的小錘子,叮叮當當地,將它們,敲打成,一個個圓柱形的套筒。
    還有一批人,則負責,最“惡心”的工序。
    他們從後勤處,領來了熬好的,黏糊糊的動物膠。
    然後,將從各個連隊,搜集來的,數以萬計的,生了鏽的鐵釘,一顆一顆地,密密麻麻地,粘在那些鐵皮套筒的內壁上。
    最後,也是最核心,最危險的一道工序。
    則由耿忠,親自負責。
    他戴著手套,和蒙著好幾層濕布的口罩。
    將那些,威力巨大,但性質也極其不穩定的硝化棉裝藥,按照一個精確的配比,小心翼翼地,重新,裝填進那些,被掏空了的彈體裏。
    再將引信,重新安裝好。
    最後,套上那個,看起來,就猙獰無比的,“鐵釘馬甲”!
    ……
    幾天幾夜。
    不眠不休。
    當第一批,五十顆,嶄新的,充滿了冰冷的,致命的美感的,手榴彈,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木箱裏時。
    整個技術科,都爆發出了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
    這些新生的“寶貝”,比原來的“二踢腳”,要稍稍重上一些。
    它們的外表,不再是光滑的鑄鐵。
    而是被一個,布滿了鋒利鐵釘的,猙獰的鐵皮套筒,包裹著。
    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耿忠,為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耿氏”一號,預製破片高爆手榴彈】!
    李雲龍和張大彪等人,在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興衝衝地,趕了過來。
    他們看著木箱裏,那些外形猙獰,充滿了殺氣的新式手榴彈,一個個,都嘖嘖稱奇。
    “好家夥!”
    李雲龍拿起一顆,在手裏,沉甸甸地,掂了掂。
    “光看這賣相,就比以前那個燒火棍,強了不止一百倍!”
    他抬起頭,看著耿忠,那雙眼睛裏,充滿了無窮的期待和火熱。
    “小子!”
    “這玩意兒,威力到底咋樣?”
    “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遛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