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古代版瘦肉粥

字數:5273   加入書籤

A+A-


    早起到現在,時辰已經不早了。
    雖然剛剛很多人都圍在裏正家那裏,但是家裏的婦人都是知道輕重的,這會兒都把各自的早飯做好了。
    杜幼菱回到他們家待的地方,就發現她娘已經煮好了一鍋白米粥。裏麵還打了兩個碎雞蛋,把帶著臘肉丁的醃菜也放進去一些。
    簡直就像古代版的瘦肉粥。
    “娘,今天吃鹹粥啊?”杜幼菱嬌嬌地問她娘。
    李月娘摟著女兒,把兒子遞過來的小半碗粥吹了吹熱氣,喂給女兒。
    “是啊,今天煮的鹹粥菱寶喜歡嗎?來,多吃點。”
    李月娘今天起來的時候就看到村裏幾家的小孩病怏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天狼來了給嚇壞了。
    看別人家孩子就想到了自己家孩子,菱寶這麽小,就算一直在馬車上待著,這一天下來也顛簸的極為難受啊。
    所以飲食上絕不能短缺,一定要吃好的,才能保證這一路上閨女能健健康康的。
    杜家的晨飯不但有鹹粥,杜五郎早晨起來的時候和他娘一起做飯,還用火烤了幹餅子,這會兒熱騰騰的,外麵焦焦的,再往裏麵加上帶肉丁和雞蛋的鹹菜,一口咬下去噴香噴香的。
    一人還有一個白煮蛋,可以現在吃也可以拿著揣兜裏,萬一路上體力不支的時候就把雞蛋給吃了。
    等眾人都吃好早飯的時候,這個時候離中午也就隻有一個左右的時辰了。
    雖然這個時辰天氣已經很熱了,但也沒辦法,一群人隻能繼續往前走。
    大家將做飯的瓦罐和碗收起來,準備啟程。
    臨走前,裏正站在前麵給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李樹在這謝謝大家夥,昨天從狼嘴裏救出大鐵。還有,今天也是因為我們家的事情才耽誤了大家,沒能在天剛亮、不熱的時候上路,我李樹有愧大家。所以接下來,這一路上有任何事情,大家夥都可以來找我!”
    裏正雖說平日裏管著整個村子,可是主要管的都是大事,一些小事別人是不敢打擾裏正的。他如今這樣說,意思就是不管事情大小,都可以來找他幫忙。
    村裏人一聽這話也連忙接腔:
    “嘿,裏正別這麽說,這大鐵受傷了最難受的還是你們家,如今能好就是好事,耽誤這點時間不算啥。”
    “是啊,裏正,這不算啥,雖然天氣熱了點,可平時忙的時候大家不也是這麽熱的天氣在地裏幹活嗎?都是莊稼人,不值當矯情的,我們現在上路也不晚。”
    杜老二也站出來說了一句:“裏正叔我們快走吧,看能不能在天黑之前走到距離這裏最近的村落。要不然我們這麽多人再在荒郊野地裏留宿,一個弄不好半夜還要有野獸襲擊的危險。”
    眾人一聽這話紛紛表示是啊是啊,在村落邊上少有野獸出沒,可要是漫地裏那可就不一樣了。
    裏正也知道輕重,大手一揮,他們百十戶人家的大隊隨著騾車轉動的聲響,開始往前移動。
    眾人一連走了4個時辰(也就是8個小時)堪堪在天黑前走到了最近的村落。
    隻不過他們都沒有進村去,而是在村外半裏地的地方駐紮了起來。
    這年頭,任何村子都非常抵觸外來人,是決計不會讓他們進村的,遇到那些剽悍的村落,說不好,還能搶了你。
    可是在村外一般就好多了,村落裏的人一般不會主動過來為難的。
    眾人停下休整,也開始做晚上的飯食。
    杜家一家人停下來之後,每個人拿起自己的水囊,先咕嚕咕嚕喝了半瓶才解渴。
    杜幼菱沒事在馬車上的時候,都會將爹爹和幾個哥哥的水囊用空間裏的山泉水全部填滿。
    李月娘下了馬車,從第一輛騾車裏拿出炒好的米,先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把,讓他們先墊墊。
    這種炒好的米都是提前泡好曬幹,再炒的蓬鬆裝袋就可以吃了。可以泡開水像喝粥一樣,自然也可以幹吃,在野外很是方便。
    不一會兒家裏的男丁也把火都點好了,李月娘讓他們不要忙了,做飯一切她來就好了。
    今天當家的和幾個兒子可沒少吃苦。
    先是大中午的沒休息,一個勁的趕路,然後這一段路上又不平整,他們駕著騾車半路還要經常下來,把道路清一清或墊一些破木板,才能勉強通過。
    遇到那些特別難走的路段,還要幾個人下來一起推車。
    李月娘又去騾車裏拿了一瓢精米,準備熬成白粥。熬的糯糯的,把米油熬出來,晚上喝上這樣一大碗,身體心裏都是極舒坦的。
    旁邊還盛出來一碗小鹹菜,誰想吃了夾一口。
    更把家裏的炸丸子也擺了出來,務必讓家裏的男丁都吃飽飯,這麽辛苦,隻有保證吃好才不至於累垮了身體。
    杜二郎和三郎在旁邊樹林子裏摸到了一把野菜回來。
    李月娘用清水燙了一下,撒上點鹽巴,淋了幾滴清油,清清爽爽的,又是一盤涼拌菜,夏天吃正好。
    杜家這邊一頓飯吃的豐豐盛盛舒舒服服。
    可是晚上,柳樹村許多人家的小孩都發了燒,昨天夜裏被狼嚇到,這些小孩終究還是發了燒。
    就看到許多婦人抱著孩子都去了王大夫哪裏,排成隊似的。
    可是不一會兒,就有許多人又抱著孩子,滿麵愁容地回來了。
    還有一部分的人家抱著孩子直接跪倒王大夫的跟前:“王大夫,求求您,救救我們家狗剩吧,這孩子燒的滾燙,沒有藥不行的啊!”
    “狗剩娘,你快起來。”王大夫的妻子去扶婦人起來,“不是老頭子他不救,實在是他也沒藥了啊。”
    看那婦人還要跪,劉氏拉不住人,又看向其他家都是一副懇求的樣子,劉氏直接提高聲音給眾人解釋:
    “大家應該也知道,我們家算不上多富裕,全家老小十幾口人隻拉了三輛騾子,上麵放的都是一家人的口糧和衣服,哪有多餘的地方放大量的草藥啊。前麵來的幾家真的已經將風寒藥用完了,再沒有多的了。”
    王大夫一個人頹喪地坐在一旁的石頭上,對於一個醫者,最無能無力的,莫不是患者在眼前,卻救不了。
    王大夫想著自己當初怎麽就沒狠下心多帶藥,哪怕全家老小都背著草藥上路也好啊。總好過現在,再沒有藥可用了。
    其他人家看來看去,也知道老大夫是真的沒有藥了,一時間抱著自家燒的滾燙的孩子,淚如雨下,口中呢喃著:“我苦命的孩子啊。”
    杜幼菱看不得這麽多孩子因為沒有藥,發燒也隻能扛著。
    連忙問係統:“商城裏有治風寒的草藥嗎?”
    係統:“有的宿主,分兩種。一種是藥丸,100積分一枚,見效很快。一種是尋常的草藥,10積分一大把,需要熬煮,不過服過藥之後也很快就會好。”
    “要尋常的草藥。”量大便宜,還不引人注目。
    “好的,根據發燒孩童的數量,一共需要三把,共計30積分已扣除,草藥已發放。請宿主前往騾車領取。”
    杜幼菱拉著杜老二就跑到他們家的騾車,果然在涼席子的旁邊看到了三大捆草藥。
    杜老二看到草藥無比的震驚。
    低頭看一眼閨女,就什麽都明白了。
    父女倆對視一眼,都心照不宣。
    “爹,你說這些草藥是你在後山自己摘的,防備著路上用。現在先給孩子們用。”
    “好。來,爹來拿。”
    杜幼菱從係統商城那裏買的就是村民們平常用的退燒的草藥。
    等杜老二將草藥分給各家之後,差點收獲一地的磕頭。
    嚇得杜老二連連擺手:“大家都是鄉親,真不用這樣,快給孩子們煎了藥服下吧。”
    “杜老二,大恩不言謝,今天你救我們家孩子的性命,我王老五記住了。”
    “老二,我們家也記你的大恩!”
    “……”
    一時間都是感謝的話,杜老二仍說不用,連他們要給錢給糧,也什麽都沒要,就回來了。
    隻是等各家的孩子服過藥,都退燒了之後,家長放下心來,也都結對過來,一人給杜家拿來了一瓢糧食。
    還是杜家人不能推脫的那種。
    於是杜家騾車上的糧食,這些時日吃下去,如今反而比當初又多了一些。
    杜幼菱也意外的聽到係統的提示音:“恭喜宿主,救助孩童,愛心可嘉,獲得功德值60,共計120積分。”
    杜幼菱倒是有些意外,說實話,她給那些發燒的孩童買藥的時候,真的沒想賺功德值,她也不知道這樣的小舉措也會有功德值。
    可以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各家的孩子都退了燒,今天大家都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可是,不遠處的李家舅舅那邊卻吵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