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工錢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杜幼菱想:反正自己現在不缺錢花,不缺積分。
每天在父母哥哥們的寵愛,當一隻可愛有福的小米蟲,挺好。
何必去跟傻逼係統溝通呢。
溝通不來,放棄吧。
她以前穿越21世紀,那些小夥伴怎麽調侃來著:
哦,“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放棄。”
……
繞回正題。
現在杜家主要要討論的是,應該給去幹活的那四十個村民們多少銀錢。
杜老二他們一行人修火炕,加上在李府的那兩天,一共幹了16天。
給8戶人家修了火炕。
其他幾戶人家沒有齊大人那般好說話。
有些人家會吹毛求疵,要異想天開自己設計,要自己決定擺放在房間的哪個位置。
並且可能會半路改變想法,讓他們扒倒重修……
反正會指手畫腳一番,進度自然沒有在齊府修火炕的效率那麽高。
當然,最後每家也都是按照,一開始齊大人給的價格,一個火炕給100兩。
給的不少,這話當然也是能幹的。
雖說,對於大戶人家,這能用很多年的火炕,一家修好幾個,也比不得他們一年用銀絲炭所花費的多。
那是絲毫不在乎。
但是,杜老二他們在乎啊。
這半個多月,一家一家的修火炕,總共賺的銀錢居然高達了五千兩銀子!
杜老二也拿不定主意,這麽大一筆錢,到底要怎麽分。
問起了家裏人,想大家各抒己見,商量個對策。
杜鴻羽先開了口:“按京城這邊市場上的行情,一般出力氣的短工一天工錢是3050文,有技術的泥瓦工是一天50100文。”
“就按最高的100文一天來算,十六天的全部工錢也就是一兩六錢。”
這要是隔平時,每戶人家半個月能分這麽多的銀錢,家裏的人估計都要激動的暈過去了。
畢竟,以前村民們在柳樹村的時候,一戶人家大多都不分家,心往一處使,活在一處幹。
就這樣,誰家一年下來,能攢十兩銀子,那就是眾人豔羨的了。
但是在城裏的時候,杜老二沒想那麽細,懷裏揣著五千兩銀票的巨款,就根本沒想到行情這回事。
又想著村裏人買年貨,就直接帶人去了錢莊。
杜老二拿兩張一百兩的銀票,在錢莊裏換成了小銀錠,給村民們一人支了五兩銀子。
杜鴻羽沒來得及攔住。
在眾人的麵前,他自然不會糾正他爹的不對。
如今三進院裏,杜老二的神色有些糾結與不知所措,也想到了自己當初在城裏,行事的確有欠妥當。
杜鴻羽看他爹的神色,連忙又安慰道:
“當然,這火炕是新奇之法,去的也都是豪門大宅。村裏人雖然不知道具體賺了多少錢,但也會覺得比平日裏賺的多。所以,爹,也不妨事,咱多分一些銀錢也沒什麽的。”
杜幼菱看這爹頗有些苦惱的意思,就將二哥的意思補了全:
“爹,二哥也不是說嫌你分出去的銀錢太多,就是這次賺的銀錢有很大運氣成分。也是趕巧了,認識了當大官的齊大人,他又給介紹了同僚,所以才賺這麽多。”
“既然已經給村裏人支了5兩銀子,爹也承諾了還有分錢,那就再分5兩,40個人也就是200兩。”
“隻是別讓有的村民,因為這一次,之後就變得好逸惡勞了。以後去外出做工也還覺得能賺這麽多。”
杜老二也不是個糊塗人,當即就明白兒子和閨女的意思。
這次賺的銀錢雖然多,但有很大運氣成分在裏麵。
火炕的生意也不是長久的,最起碼京城這一塊,等想要修火炕的人,家裏都修好了,這生意自然也就斷了。
不能給村民們過高的銀子,讓他們產生了錯覺。覺得以後掙錢就這般容易了。
要是以後他們不好好幹活,就想著像修火炕這樣掙錢又快又容易,不是幫他們而是害了他們。
杜老二也想明白了,一錘定音:“好,那就再給村民們每人五兩銀子。大家也都過個開心年。”
這分配方法是他們自己在家商討的。
修火炕具體賺了多少錢,村裏人也不得而知。就連當初齊大人給的那一千兩都沒人知道。
這樣分,自然是皆大歡喜。
其實也不怪杜老二,他本身雖然比村民們見識要多,能力要強。
但那是在柳樹村那種偏遠地區的村落,哪裏來過京城!
他的見識,一開始必然是跟不上的。
而且他畢竟不是商人,也不懂得那麽多,要是像李家舅舅就會處理的很好。
本身,杜家交給其他人這種獨門技藝,那麽村裏的那些人其實都相當於學徒。
是沒有工錢拿的,還要免費給傳授自己技藝的師父做幾年的幫工。
畢竟在大曆朝,這些獨門手藝,那都是可以傳子傳孫,一代代傳下去的,是一家人活命的本事。
要是遇到很好的師父,可能會給個微薄的工錢。
杜老二一開始的誤區,就是將一起修火炕的村民當成合夥的了,想著分錢來著。
他忽略了,技術是他們家的,生意渠道也是他們家的,這些村民就像他們花錢雇的工人。
哪有老板賺了錢,去和工人分成的啊,都是給工錢。
由此,杜幼菱也覺得,以後這種涉及生意上的事,還是要趕緊把三哥給培養起來。
三哥的商業才華絕對不低,缺點就是在京城這邊還沒有見識過大世麵,13歲的年齡也稍微稚嫩一些。
不過,這都好辦,好好培養就是。
杜幼菱計劃,挑個合適的時間,把她穿越小世界在21世界學的《九九乘法表》教給三哥。
至於,見識,也好辦。
等年後她來安排。
既然要給的銀子定好了,杜老二就準備讓大兒子杜星劍拿著銅鑼去召集村人。
來給他們發銀錢。
卻被李月娘笑著攔住了:“她爹啊,你這錢都是銀票,怎麽分啊?”
杜老二一拍腦袋,是他糊塗了,竟忘了這個。
杜幼菱提醒:“爹,咱家“庫房”裏的那些銀子,都是50兩一錠的。要用那些銀子的話,要拿剪刀剪開大銀錠,用小稱重新稱量,分成五兩銀子一小份。會有些麻煩。”
李月娘笑著摸著閨女的頭,看向眉頭又擰了起來的杜老二,連忙笑道:
“這不是巧了,你舅舅做生意的,他那裏應該有一些五兩的小銀錠。”
杜幼菱一想,還真是,舅舅那裏肯定有。
這就省事了。
杜老二的眉頭也重現舒展了開,看向二兒子:
“鴻羽啊,你拿著這兩張一百兩的銀票,去你舅舅家都換成5兩的小銀錠,或者碎銀子也行。”
“好,爹,我這就去。”
杜鴻羽將銀票塞進懷裏。
因為銀票換成200兩銀子,會很重,所以他就隨手拽過來在旁邊一直看書的杜清安。
讓他陪自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