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安置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A+A-


    旁邊王阿婆的兒子杜青,也將家裏的東西都從倒塌的房子裏搶救出來了,看到杜老二,走過來喊了一聲“裏正。”
    杜老二看著此情此景也是難受,問杜青:“房子下麵可還有東西?我們過來幫忙。”
    杜青苦笑了一聲:“沒了,裏正,就三床棉被,還是當初剛來千水村的時候你家幫著置辦的。幾個襖子也拿出來了,還有桌子板凳,不過那些砸壞了不能用了。”
    杜老二看著這個樸實的漢子,心裏也說出去其他話,隻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阿婆一家原本在柳樹村,就是最讓人可憐的一戶人家,修火炕的時候杜老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杜青,年後準備還帶著他去。
    他家情況特殊,村裏人也能理解。
    如今杜青手裏自然有修火炕賺的十兩銀子的工錢,隻不過他節儉慣了,年前買年貨的時候,杜老二看他也就買了50斤粟米和一斤肉,其他的什麽也沒買。
    窮怕了的人,看到錢,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花,而是存起來。
    杜老二看著他家這樣也隻能安慰:“好在你家還有修火炕的十兩銀子,等雪化了,能去城裏修火炕了,還帶著你,還能賺銀錢的。”
    杜青感動地說:“謝謝裏正。”
    杜老二看著他又說:“如今你家房子塌了,先去我家住吧,我那院子裏房間也多,你們一家五口人住,一點問題都沒有。”
    杜青不好意思大年初一去打擾裏正一家,隻是看著年邁的老母親,和自己凍的吸著鼻涕的兒子以及另外兩個侄子,最後也“嗯”了一聲,答應了。
    於是杜老二就讓杜星劍帶著他們,去家裏,將他們安置在一進院的倒座房裏。
    那裏年前的時候,杜老二也讓兒子們壘了火炕,想著雪災嚴重的話,有人家的房子要是倒了,就住到一進院裏去,也凍不著。
    如今,正好派上用場了。
    之後,杜老二又帶著杜鴻羽一起去看了剩下的一些人家。
    最後統計下來,全村70戶人家,有七戶人家的房子受損嚴重,正在全力搶救加固中,鄰裏都幫忙,想來問題不大。
    加上王阿婆一家,總共有5戶人家的房子是塌了的。
    剩下四家,杜老二到的時候,鄰近的村民們都幫著那幾家從倒塌的房屋下麵,搶救物件。
    杜老二和杜鴻羽也連忙加入。
    一個多時辰後,屋裏的糧食、還能用的物件也都扒出來了。
    隻是,這房子,一時半刻是住不了了。
    這幾戶人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比一個難受,臉上沒有一點新年的愉悅,全是愁苦。
    杜老二看著這幾戶人家說:“住我家去吧。”
    那幾戶人家一聽這話連忙說:“裏正,這可怎麽使得。”
    杜老二說:“有什麽使不得的,你們的房子塌了,暫時住不了,我那正好有空房子能住。我還是裏正,難道能看著你們大人小孩都席天幕地睡在外麵。好了,別說了,你們幾家跟我走。”
    那幾家當家的男人,雖然不好意思,在大年初一就去叨擾裏正一家,可是看著家裏的老娘、媳婦,還有小娃娃們,又看著自家倒塌的房屋,最後隻能厚著臉皮去了杜家。
    好在杜家光一進院裏的倒座房就有6間,他們五戶人家一人一間,完全夠住的。
    這倒座房原本就是那三品大員給莊子上的下人住的,每間房都蓋的寬大,能住很多人。所以一間房住一家人也住的格外寬敞。
    房子裏麵還有火炕,一點也凍不著。
    另外,這一進院裏也有一個廚房,他們五家人正好可以一起做飯。
    雖然房子塌了,但是屋子裏麵的東西,村裏人都幫著一起找出來了,又一起送到了杜家。
    所以,這些人自然是有糧食的,他們每家每頓湊一些糧食,吃大鍋飯,也是很方便。
    杜老二將人都安置在前院,李月娘帶著孩子自然也來幫著收拾。
    那幾戶人家雖說房子塌了,但沒有人受傷,一個個都好好的,所以沒讓李月娘動手。
    倒是杜幼菱小手捧著一個大圓盤,裏麵裝著花生瓜子和果幹,給這幾戶人家的小孩吃。
    村裏的小孩一看著吃的,什麽都忘了。如今有地方住,爹娘都在身邊,還有好吃的,頓時剛剛在他們自己家門口的愁苦與難受就都忘了。
    小孩子不就是這樣嘛。
    這些人家的小孩大都比菱寶大,有六七歲的,八九歲的,還有十一十二歲的,當然年歲更大的小孩,都不跟他們玩了,都是站在父母那邊的。
    還有兩個兩三歲的娃娃,是在自己母親懷裏抱著的。
    一群大人看著菱寶給其他小孩分零嘴吃,也都難得地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雖然大年初一就遭受了雪災,但好在家裏沒有人受傷。
    他們這些人家家裏都是不富裕的,所以當時修火炕選人的時候是都被選上了的。
    如今他們這些人家,手裏最起碼是有修火炕賺來的十兩銀子的,當然彼此還有多少家底,那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等雪化了,再重新蓋一棟房子也不難。十兩銀子,正好可以蓋幾間泥瓦房。
    那些人家想著這些,也有心氣和希望了,倒不至於一直難受。
    這邊,前院的村民都安置好了。
    杜老二帶著媳婦孩子也回到了二進院裏。
    忙活了一通,如今已經是中午了。
    李家舅舅帶著人,幫著妹妹家,也把屋頂上的雪都掃下來了,如今正在休息。
    杜老二一進堂屋就和李家舅舅說:“大舅哥,中午就在這吃,咱哥倆好好喝一杯。”
    “好啊!今天大年初一,往年這個時候可見不著麵,是一定要好好喝一杯。”李家舅舅也欣然同意。
    往年兩家人,一個在柳樹村,一個在縣城,離得遠,新年前幾天李家舅舅還要和生意上的人往來送禮。
    所以都是初五初六,杜老二才會帶著李月娘去縣城李家舅舅家去拜年,兩家人好好聚一聚。
    今年他們一起逃荒來到京郊,被分到一個村子裏,住的還近,倒是一樁大好事。
    以後倆家離得近,也能相互照料著。
    旁邊的李月娘也高興地說:“那大哥,我讓清安去家裏叫嫂子和孩子們也都過來。”
    李家舅舅:“哎,好,去吧。對了,讓你嫂子把那條金華火腿拿來,做一道蜜汁火方來,咱今兒,一道吃了。”
    李月娘不讚同:“那金華火腿可是稀罕物,咋能拿過來一起吃呢,家裏有菜有肉。哥,必讓你吃好的。”
    李家舅舅也不讚同妹妹說這話:“嘿,你這丫頭,你和親哥我客氣什麽。”
    轉而也不和妹妹掰扯了,直接叫外甥:“清安啊,你去叫你舅母他們來,務必把那條火腿給我帶來,知道了嗎?”
    杜清安一下子為難了起來,嗯了一聲,又看向母親。
    可謂是夾在舅舅和母親中間,左右為難。
    李月娘噗嗤一聲笑了,最是了解她大哥的脾氣,對著兒子說:“算了,就按你舅舅說的,去喊舅母他們吧。”
    “哎!”杜清安得了準話,立馬去舅舅家,去喊舅母和表姐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