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唐詩涵產子

字數:4339   加入書籤

A+A-


    李思源如今已經十七歲了,早就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其實要不是她自己不讓,鄒氏也會早早給她擇一門親事,打發了她。
    隻是她自己想的是那富貴人家,死活不願意。
    如今來看,她的年齡也是能頂立門戶的了。
    李四和李五對這個以前都是鼻孔看人的二小姐,也完全沒什麽好感,加上老爺當初的吩咐,將她們留在白家。
    這會兒,李四和李五,自是不會多管閑事。
    反正白家雖然被搶,這個大宅子還是在的,她們姐妹六人有住的地方。
    至於花錢,把這宅子租出去幾個院落,就夠她們姐妹六人嚼用的。
    所以,李四和李五,幹脆利落地帶上他們幫主家賣的田產鋪子房屋的錢,就直接北上,回了京城。
    回去的時候,就輕省多了,隻他們兩人,一路快馬加鞭,走官道,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回到了京郊。
    至於留在清泉縣的李思源六姐妹,有房子住,餓不死,至於從前想要的好日子,那必是沒有了的。
    李四和李五,回到了千水村,將一路貼身護送的銀票交給了李文彥,又向自家老爺稟告了老家的情況。
    李文彥沉吟許久,隻說了一句:“我知道了。”
    隻是,李四和李五還是聽出了老爺語氣裏的一絲解脫之感。
    是啊,老爺真是倒了八輩子黴,才遇到白家那樣的人。
    反正一切都過去啦,李柏少爺如今中了舉人,他們李家的好日子也來了。
    ……
    杜幼菱在千水村養的一百頭小豬崽,如今已經膘肥體壯,一頭都是兩三百斤了。
    等到臘月的時候,就從養豬場宰殺了兩頭大肥豬,一頭運回來了杜家如今在城裏的宅子,留在家裏吃。
    另外一頭,運到了杜氏酒樓,做了鹵肉和鹵煮。
    讓眾人驚喜的是,這提前閹割過的豬,吃起來肉質果真更鮮美一些,而且更好的是,居然沒有膻腥氣。
    自己家人喜歡不說,杜氏酒樓的客人更是搶著地買鹵肉。
    杜氏酒樓如今的吃食,也都不限量了。每人想買多少都可以,畢竟現在名氣已經全打出去了。
    多賣多得。
    正好到了臘月,大家都開始備年貨,所以很多食客從杜氏酒樓都是十幾斤十幾斤的鹵肉買走。
    還有杜氏黑鴨,很多客人也都是好幾斤好幾斤的買,會吃的人家,平日裏都拿這個當零嘴。
    所以杜氏酒樓的生意在臘月裏,又重現火爆了。
    原本在村裏養豬,杜幼菱是為了做香皂的,但是後來想想,還不急。一是他們家也沒有胭脂水粉鋪子,在哪裏賣也是個問題。
    另外就是香皂做出來,估計會比杜氏酒樓上新的吃食,造成的轟動還要大。也會更讓人覬覦。
    而杜家現在,最好就是保持現狀,不要再出新鮮東西了。
    杜幼菱就想著過幾年再說吧,畢竟自己如今也才剛剛五歲,還是盡量不要表現出智多近妖的好。
    這閹割過的豬肉吃起來很香,就正好供應給家裏酒樓做鹵肉了。
    ……
    臘月二十,林河的媳婦唐詩涵順利產下一個白胖小子,七斤六兩。
    生下來,雖然皮膚還是很紅,但是因為胖嘟嘟的,很是惹人喜愛,林河更是高興的差點找不到北。
    甚至是洗三這一天,宋玉臨一家帶著姨婆,都來了。
    當然還有杜家和李家。
    一時間,時隔小半年,林家又熱鬧了起來。
    如今林家的房子也寬敞了起來,在初冬的時候,林江和林河兩兄弟特意回來了一趟,將家裏的房子擴建了。又蓋了三間寬敞亮堂的磚瓦房,在外麵還圍了一個大院子。
    堂屋更是寬寬敞敞的一大間,難得的是,林家宋家杜家李家,四家人二十多口,也都能坐得下。
    老林氏在新蓋的房子裏,看了這個剛出生三天的小孫子,心裏也是暖烘烘的。還帶來一個長命鎖,專門給孩子。
    唐詩涵也高興地收了。
    之後,李月娘和鄒氏,還有夏琴韻,也都準備了給小孩子的見麵禮,無一不是金手鐲、銀腳鐲的。
    這個林家剛出生的小寶貝,也算是出生的時機格外的好。一出生,就受到眾多寵愛。
    金牛和鐵牛,身為大哥哥,也是極喜歡這個小弟弟,麵對小弟弟收到這麽多的禮物,也是一點都不嫉妒。
    兄弟倆更高興的,則是祖母回來了。
    之後更是纏了祖母一天。老林氏也笑嗬嗬地抱著這兩個大孫子,好一番親昵。
    當然,還有宋明睿和杜幼菱,也都是老林氏放在心尖尖上的小輩。
    “洗三”,林家並沒有大辦,也就是他們四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隻是傍晚,杜家和宋家又都走了。
    因為杜老二和宋玉臨,他們一到年關,酒樓生意都特別忙。他們作為東家,都要留在酒樓看顧的。
    而且宋玉臨生意網大,還有很多生意往來的夥伴,以及京城中的貴人需要打點送禮。一到了年關,宋玉臨和夏琴韻都忙的腳不沾地。
    而今年,杜家也不能留在千水村過年了。
    一是酒樓生意。二是,杜星劍的同僚,杜鴻羽和杜清安的同窗好友、師父尊長,這些都是要走禮的。
    年前這些時日,李月娘備禮,都快忙的腳不沾地了。
    這往來走禮,不同的人家還有不同的禮節要講。
    杜幼菱人小,實在也幫不了娘什麽忙。
    隻是拿著人參須和靈泉水,每日泡茶給爹娘喝。
    好在二哥杜鴻羽和四哥杜清安也都放假回來了,一些送給他們好友同窗、師父尊長的禮物,他們也能參考一二。
    就是酒樓裏的事情,二哥杜鴻羽也能幫著爹,忙活一二。
    臘月二十八這日,杜家的年貨以及年後需要走動人家的禮物都備好了。
    杜幼菱終於纏著她娘,好好歇一歇了。
    “娘,忙了一年了,這就要過年了,可不能再這般累了。”
    李月娘抱著菱寶柔軟的小身子,自是笑的開懷。
    “好好好,都聽我們小菱寶的。其實說起來也奇怪,娘這些日子,忙的幾乎腳都不沾地,可是除了胸口一直暖烘烘的,居然沒有一點疲累哎~”
    杜幼菱在娘懷裏,眨了眨眼睛,心說:那當然了,靈泉水泡人參喝,娘就是連軸轉不吃不喝,都沒事。
    隻是杜幼菱軟糯的聲音,說出來的卻是:“那應該是娘高興的吧~給哥哥們打點,最算是累,娘心裏也高興!”
    “哎呀,娘的菱寶,說到了娘的心坎上了。但是,娘最疼的還是我們菱寶~”
    李月娘啪嘰一口,親在了杜幼菱的腦門上。杜幼菱圓潤光潔的額頭上,就留下了一層透明的口水,就連她額頭的小胎毛都沾了兩個細小的水珠。
    “咯咯咯~”
    娘倆,一陣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