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兩兄弟鄉試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A+A-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次日傍晚天空總算放了晴,人們還驚喜地發現湛藍的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
    七月二十七,京城裏的溫度徹底降下來了,甚至比以往的夏季還要涼爽一些。
    百姓們奔走相告,擁抱在一起慶祝。
    京城這次百年難得一遇的高溫災害是徹底過去了,不止是景元帝鬆了一口氣,文武百官也跟著長舒一口氣。
    畢竟災害就意味著要出亂,還是在京城,他們這些京官每天都提心吊膽著。哪有歲月安穩時,每天上上朝,喝喝茶來的輕鬆。
    又過了幾日,天氣沒有反彈的趨勢,雖然熱,但也是夏天的正常溫度。早晨和傍晚以及夜晚,都還是要蓋薄毯子的。
    京城中的百姓恢複了正常生活,朝廷上也開始討論三年一次的鄉試。
    往年鄉試舉辦都是在三年一次的八月初九,可是今年百年難得一遇的高溫酷暑剛剛過去。
    如今一轉眼就到了七月底,離鄉試時間不到十天了。朝中有人提議,可以延遲鄉試的時間。
    也有人反對,說是從前從未有過推遲鄉試這樣的事。
    坐在上首的景元帝,透過冠冕,一雙銳利的眼睛掃過下麵爭吵的群臣,又摩挲著手中的帝王綠扳指。
    最後金尊玉口,一錘定音:“鄉試延長一個月,給這屆應試的學子一個緩衝機會,讓他們養養身體,再鞏固些學問。回頭科舉結果出來,朕希望能看到一些真才實學之人。”
    “臣等替萬千學子,叩謝陛下大恩!”出聲的正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從二品大員。後麵還有好幾個文臣跟著應和。
    鄉試考出來的就是舉人,其中前麵的佼佼者後麵都是要入他們翰林院的。而且此次鄉試,翰林院掌院學士還是主考官,如果考生的成績太差,他這個主考官的臉上也無光。
    而剛過去一個月的高溫酷暑,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別說讀書做學問了,就是不中暑就是身體素質好的了。
    鄉試一旦開始,就要在考棚裏待上九天六夜,尋常光景都有學子扛不住暈倒被送出考場,別說這剛過去了一個月的酷暑天氣。很多讀書人都要好好調養一番身子,才能上考場。
    所以景元帝這個恩旨一出,最高興的當然是和此次鄉試關係最大的翰林院掌院學士最為高興了。
    其他大臣,家中有今年下考場的子孫,對於這一恩旨自然也是萬分感念。
    隻有幾個禦史或者是和翰林院掌院學士不對付的大臣,才會不高興。
    但這件事到底也是景元帝體恤學子,他們也不好多說。
    ……
    杜家宅子。
    杜鴻羽和杜清安聽說鄉試延後了一個月,倒是也無可無不可。
    他們這一個月,房中的冰盆都沒有斷過,自是沒有受到暑氣的幹擾。而且過去三年,兄弟倆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一日不曾間斷。
    無論是早一個月還是晚一個月考試,對他們來說,影響都不大。他們都已有了足夠的把握。
    隻是京城中其他學子還是很是高興的,有些是身體實在太虛,高溫酷暑那些天,險些丟了半條命,可是要好好休養一番再上考場。
    也有平日裏功課不紮實,一看又多了一個月的複習時間,連忙臨時抱佛腳。
    無論是哪種。
    白駒過隙,一個月緊張的備考時間就匆匆過去了。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景元十四年鄉試,正式開始。
    天剛霧蒙蒙亮的時候,杜家的下人們就起來灑掃庭院了。
    李月娘隨即起來,招呼著下人在門頭上掛上茱萸,又搬來了好幾盆菊花放在正廳裏。
    隨即,家裏其他人也都陸陸續續起來。
    早餐桌上,不僅有豐盛的早餐,還有重陽節必吃的重陽糕。
    因為杜鴻羽和杜清安吃完早飯就要趕往貢院了,所以桌上壓根就沒有放菊花酒,而是替換成了菊花茶。
    一家老小,都陪著兄弟倆,吃重陽糕喝菊花茶。
    吃完早飯,門口馬車已經停好。
    杜鴻羽和杜清安的考籃也早已備好,李月娘不放心又檢查了一遍,最後確認無誤之後,一家人才前前後後登上了三輛馬車,送杜鴻羽和杜清安趕往考場。
    今日重陽節,休沐,杜星劍也不用去宮裏上值。
    兩歲的耀哥兒今日早起,聽說全家要一起送二叔和四叔去考場,他雖不知道考場是什麽,但是不影響他激動啊。
    全家一起出去玩啊~~
    耀哥兒從吃飯的時候就在激動。粥沒喝幾口,重陽糕也沒吃兩口,但是就拍著自己的小肚皮說,已經吃飽了。
    倒是一雙靈動的眼珠子,一直看向外麵,家裏人還有什麽不知道的。
    都是寵著他罷。
    反正一直給他留著好克化的糕點,倒也不怕餓肚子。
    上午九點,杜家一大家子人全都到了貢院門口。
    有上次的院試,杜家人也算是有送考的經驗了。不會表現出緊張,也不給杜鴻羽和杜清安兩兄弟壓力。
    原本都快要去排隊檢驗了,從遠處趕來一輛馬車,看著馬車前麵的標記寫著“江”,杜鴻羽和杜清安的步子就頓了頓,等著來人。
    從馬車上下來兩個俊雅非凡的公子,原來正是江清妍的兩個哥哥,江奉和江舟,上一屆的狀元和探花,如今都在翰林院當值。
    江奉和江舟走下馬車,分別拍了拍杜鴻羽和杜清安的肩膀。
    江奉給兩人說:“放輕鬆,沒什麽難的。你倆的學問絕對榜上有名,等你們鄉試結束,今日的菊花酒我們再補上!”
    這三年,江奉也時常指點杜鴻羽和杜清安的學問,幾人更是成了至交好友。
    杜鴻羽微笑點頭:“那就借奉兄吉言了。”
    江奉點了點頭。
    旁邊的杜清安倒是心裏也鬆快一些了,想著從前奉兄對他兄弟倆學問的肯定,杜清安最後一絲緊張感也不見了。
    江舟卻有著和外麵謙謙公子完全不一樣的性格,內裏是個跳脫的。隻見他一邊逗著自己的大外甥,一邊和那邊站著的三人說:
    “好了大哥,你可快讓鴻羽和清安去排隊檢驗吧,別誤了時辰。”
    江奉白了弟弟一眼,看他這不著調的樣子頗為頭疼,倒是沒再說什麽。
    杜鴻羽和杜清安和眾人告辭,就去了排隊檢驗的隊伍裏。
    等檢查了全身衣服以及考籃,確認無夾帶,就可以進考場了。
    午時一刻,“龍門”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