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張封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杜氏酒樓當初買的時候可是隻要1000兩銀子。上下兩層,一層六間的門麵,總共十二間,後麵帶一個院子。
而張家的羊肉鋪子和杜氏酒樓的格局一模一樣,可是價格卻快要高出一倍了。
杜家現在雖然不缺這一千八百兩,但是杜永豐又不是傻子,怎麽會吃這麽明顯的虧。
就看到杜永豐挑了挑眉,卻沒變臉色,還是笑吟吟的,隻是話語裏沒有當初兩人的熟稔親和了。
杜永豐清潤的嗓音響起:“張老板,我雖然年輕,但到底也是管著家裏的產業幾年了,也不是一竅不通的少年,拿您的玩笑話當真。我隻知道,您家這個鋪子和我們家的酒樓,是一模一樣的格局。我也不瞞您,我家酒樓當年買的時候,花了這個數。”
杜永豐比了一根手指,接著說:“一千兩。也是現在的市場價,這長興街的酒樓雖然很少有人出售,可是這什麽東西都是有定價的。”
“您這邊張口喊價一千八百兩,這同樣的東西,要多花將近一半的錢。張老板,你我都是生意人,這買賣,你要是我,恐怕也不怎麽會接受吧。”
杜永豐原本真當這人是朋友,雖然不是推心置腹的好友,可是也覺得張封這人不錯,沒想到如今能開出這個獅子口。
張封原本就知道自己這個要價太離譜,可是他原想著杜永豐年輕,平日裏還好說話,沒準他賣個慘,添個臉,這事能成。
誰知道杜永豐根本不吃這一套,行雲流水一氣說下來,讓張封羞愧的要死。
一時間兩人無話,片刻後,杜永豐站了起來,彈了彈衣袖,禮貌地告辭了。
枯坐在原地的張封後悔的要死,一雙大手像是突然沾染了風霜,一把捂住自己已經有了皺紋的臉。
想起家裏的情況,還有他那個不成器的兒子,他簡直要嘔血。
原來他兒子跟著狐朋狗友,被人帶去賭坊,輸了五千兩銀子!結果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為了害怕,不告訴家裏人,又自己去暗娼館子找個消遣,排解壓力。
誰知道那人和當初在賭坊設計他的人是一夥的,又給那個孽子設計了仙人跳。那女子的丈夫在兩人歡好的時候帶人闖進來,把那孽子打了一頓,說是他欺辱良家婦女,要直接讓孽子坐大牢。
孽子嚇破了膽,一個勁嚷著自己家有錢,可以賠錢。最後那人獅子大張口,要賠一千兩銀子,要不然就坐大牢。
這事最後孽子兜不住,隻能捅到他老子也就是張封的麵前。張封簡直想把他腿打瘸,可是最後還是要捏著鼻子給孽子還賬。
其實六千兩,尋常時候他們自己家是能拿出的,但是不巧的是,他前幾天剛給自己另一個布店鋪子,進了許多上好的絲綢和雲錦。
如今,家裏能拿出來的也就隻剩下四千兩銀子了。
而且和那群設局誆騙逆子的人接觸了兩次,張封就知道那群人就是水蛭,會一直趴在受害者的身上吸血。
所以在張封不得已賣掉長興街這個鋪子的時候,他就想多要些銀錢,最起碼能抹平逆子現在欠的銀。
可是杜永豐完全不買賬,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張封在店裏又坐了一個多時辰,最後下定決心,給圈裏幾個做生意的好友都正式下了帖子,相約明日在太白樓雅間宴飲。
……
次日,太白樓,二樓雅間。
張封一開始隻聊閑話,在宴飲快要結束的時候,才賣了一波慘,並說出了自己一千七百兩的報價,比給杜永豐當時說的低一百兩。
可想而知,迎接他的還是隻有幾個好友的“拂袖而去”。
杜家。
杜幼菱聽三哥說了,長興街那家鋪子不靠譜,也沒什麽失望。能在長興街最好,不能在也沒關係。
她對自己的火鍋非常有信心,覺得就算在其他街道開,作為京城甚至是大曆朝第一家火鍋店,生意也不會差。
所以杜幼菱和杜永豐兄妹倆,又開始找其他合適的店鋪。
隻是這幾天,張封的處境就不是很好了,羊肉鋪子暫時賣不出去,他隻得先給了那個婦人一千兩,之後又給了賭坊三千兩,還差兩千兩!
隻是讓張封想要吐血的是,那賭坊居然給他漲了“高利”,並且放話要是還不給錢,就切掉他兒子一條腿,再不還錢,就再切掉一條腿。
張封嚇得要吐血,那個孽子早就嚇得在床上醒了暈暈了醒。
最後張封咬牙把新進的上好料子要轉出去,可是他布店的同行,全都落進下石,把價格生生壓了一半,可是他急需用錢,最後還是對門的布店,直接甩過來一千兩銀票,張封咬牙賣了。
最後還差一千兩的缺口,他也想過賣布店,可是布店所在的地理位置不是頂尖的,隻能算是中上的低端,比不上長興街的鋪子好出手,而且那些同行沒一個好的,隻願意出幾百兩就想買他的布店鋪子。
最後張封走投無路,總不能真的不顧逆子的性命,又想起杜永豐算是最為和善的。而其他老板,目前都在觀望,就等著自己熬不下去,揀個便宜。
杜家。
杜永豐在前門看到了明顯憔悴許多的張封,愣了一下,還是客氣地將人帶進宅院了,並讓小廝上了杯茶。
張封接過茶杯,頗有些喝酒的架勢,一口氣喝完了茶水。
最後鼓起勇氣說:“杜老弟,我知道前幾天,我提的那個價,是我不夠意思。但是哥哥如今實在是遇上困難了,牽扯到身家性命,還求你救救哥哥。”
張封說的誠懇,隻是杜永豐在慢條斯理地喝茶,雖然視線是看著張封的,但是並沒有開口的意思。
張封抹了一把臉,繼續說:“杜老弟,一千兩!隻要一千兩,我們都知道這是市場價,就按這個價格怎麽樣?
而且這長興街的鋪子不好買,很少有人騰退的,我家這鋪子也是趕巧了。而且你們家買下來,新鋪子和杜氏酒樓就在一條街上,隻要賣的東西不一樣,就不存在搶生意的顧慮。而且兩家鋪子還可以相互照顧,你看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