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審問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次日。
用完早飯,杜星劍就去了宮門口,遞了牌子。
等了一刻鍾多一些,就有東宮的小太監過年接他進宮了。
東宮。
慕容玄正在用早膳,看到杜星劍進來,隨手招來了帕子,擦了嘴。
這才看向杜星劍,問:“昨日剛剛封印,星劍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
杜星劍行了一禮,道:“回稟殿下,臣確實有要事稟告。”
杜星劍將季遠和那十幾個半大少年的事說了,以及慈幼院的隱私,一五一十全都告訴了慕容玄。
慕容玄聽完之後,眉頭緊縮,眉宇間隱隱有怒意在閃動。
“豈有此理,這些人居然敢染指慈幼院,我看他們是不想活了!”
“小夏子,去傳巡防營副指揮使。”
“是,殿下。”小夏子畢恭畢敬退下去,倒退出門,然後轉身,快步走出了中庭,去外麵傳人去了。
慕容玄:“星劍,隨我去書房。”
杜星劍:“是,殿下。”
兩人在書房商討其他事情。
兩刻鍾,巡防營副指揮使到了。
巡防營副指揮使姓蔣,名峰,家中無甚背景,年僅三十,有軍功,才得以坐到這個位置上。
蔣峰過來的時候,腦門上還有一層薄汗。春節休沐,他本來是準備吃完早飯,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去逛街的,誰知道突然被東宮傳喚。
他放下撒嬌的大胖兒子,馬不停蹄地和傳旨太監一路趕過來。好在他家雖小,離皇宮卻近,要不然讓太子殿下等久了,真是他的罪過了。
小夏子引人過來,蔣峰行了大禮。然後抬起頭來,問:
“不知殿下召微臣前來,有何要事?”
慕容玄道:“原本今日已經休沐,本不該打擾你闔家團聚的。”
蔣峰:“殿下這說的是哪裏話,我本來就是負責京中安全的,過年期間也是要輪班的,殿下有任何要事,盡管吩咐。”
慕容玄神色認真地說:“要你前來,的確有要事。京中慈幼院,父皇眼皮子底下,居然發生賣無父無母孤兒的醜惡事件。現今我命你,整理一對人馬,和東宮護衛長杜星劍,你們一同辦理此事。
據星劍所說,那慈幼院裏麵有打手,你們從外麵包抄,不動聲色給我圍攻,務必不準放走一個惡人!”
“是,殿下!”杜星劍、蔣峰同時抱拳,領命快速走了。
……
慈幼院所在街道的巷子口,此時一隊人馬正在駐紮。
領頭的正是巡防營副指揮使蔣峰和杜星劍。
蔣峰:“杜大人,我帶一半人馬從左峰包抄,你帶另一半人馬從右峰包抄。”
杜星劍點了點頭,做了一個手勢,其中一半的人馬就跟著他走了。
不到一盞茶時間,慈幼院前門後門,整個院子都被巡防營的人包圍了。
叫門不開,蔣峰一腳踢開慈幼院的大門,將裏麵還負隅頑抗的十幾個打手,一網打盡。
杜星劍在後角門,抓住要逃跑的慈幼院院長。
還有裏麵一個負責做飯的惡婆子,也被巡防營的侍衛五花大綁起來了。
孩子們躲在房間裏不敢出來,正好遇到來慈幼院上工的幾個女工。
那慈幼院院長,心懷歹計,所以將慈幼院原本的女工都趕了出去。
但是慈幼院還有很多孩子,不滿周歲的也有,她為了掩人耳目,直接從附近的百姓,聘請了幾個年輕婦人,照顧孩子。
每天上午來,傍晚的時候走。
所以,杜星劍和蔣峰,將慈幼院的人控製住,正好照顧孩子的女工們也來了。
杜星劍直接讓女工們趕快去哄孩子。
他們把所有歹人,都五花大綁的捆了,扭送到衙門。
雖說休沐了,但是太子殿下親自過問的案件,你就是讓京兆府尹休息,他也不敢啊。
開了府衙後門,將人扭送到監牢,沒有升堂,很多捕快都在休沐。
京兆府尹帶著師爺,和府衙裏的兩個捕頭,直接審問。
一開頭那慈幼院的院長張翠芳,還死扛著不說,倒是給孩子們做飯的那個惡婆子先說了。
據那惡婆子交代,她是張翠芳在老家的姨母,被張翠芳從老家接過來。
明麵上就在慈幼院給那些孩子做飯,背地裏她就利用買菜出去的時間,幫張翠芳接觸一些人,都是想要買孩子的人家,或者是人牙子。
她一個老婆子出去買菜,也沒有人會關注,所以她在裏麵牽了許多線、搭了許多橋,但是錢她沒拿到手,都在張翠芳手裏。
接著,慈幼院裏被雇傭的打手,也都招供了。是張翠芳從青樓裏和老鴇要的他們這些人手,就是為了將慈幼院裏的女孩,源源不斷輸送到青樓。
杜星劍、蔣峰在旁邊旁聽,聽的手中青筋都暴了。
他們一個有妹妹,一個有女兒,無論是誰,聽到那些喪心病狂的惡人,將那些無父無母的孤女,私底下賣到青樓裏,都是不能忍得。
隻是如今,最要緊的還是讓這張翠芳招供。
京兆府尹知道這事事關重大,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這惡毒的婦人毀了,罪行惡劣。所以也沒有顧慮,直接給她上了酷刑,在用針紮手指頭之後,她已是強弩之末。
說是下一個刑罰,直接扒指甲,她就徹底撐不住,淚流滿麵的招了。
誰知道,這一招,居然扯上了京兆府尹。
原來是京兆府尹的一房受寵小妾,向京兆府尹給她族中一個堂弟求了一個官職。
她堂弟張顯倒沒幹這喪盡天良的事,但是張顯納了一個商戶女為妾。那商戶女原本家裏就是開賭場的,隻是還有青樓未曾告知張顯。
張顯對這商戶女,也就稀罕了幾天,平日裏也就偶爾去一次。但不妨礙這商戶女憑著張顯這一個小官,私下謀暴利。
而張顯正好是負責招聘,慈幼院的新任院長的官員。
那商戶女看中了慈幼院裏無父無母的孩子,所以就給張顯吹枕頭風,說是家中有一個嬸子,很是慈善,平日裏最是喜歡小孩子,還識字。看那慈幼院的孩子可憐,曾經還捐過許多衣物。
如今老院長沒了,需要從民間再找一個慈善人,當這個院長。她嬸子想來試試,走了她的門路。她想求張顯答應。
慈善院的院長雖不是一官半職,但是官府每個月都會給二兩銀,還有糧食五十斤。
那張顯自己就是走後門的,對於走後門找差事的事,一點也不反感。
反而覺得,都是照顧孩子的婦人,隻要還認識字,偶爾還能和官府對接一些事,選誰都無妨。
既然如此,當然還是給自家人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