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哭訴
字數:3857 加入書籤
梅光寺,雖說是個香火不太旺盛的寺廟,但是偶爾還是有一些香客來上香的。
因為寺廟在半山腰,所以梅光寺在山腳下也修了一個院子,專門停放香客的馬車。
院子裏也有兩個小和尚守著,平日裏上山打水,鍛煉體魄,在寺中打坐,念佛吃齋。傍晚再下山來,守著院子。
杜鴻羽他們昨日的馬車,就是停放在這個院子的。
從山下的院子裏,取了他們的馬車,杜幼菱他們一行人,又趕忙往京城裏趕去。
一個時辰後,他們遠遠地看到了京城的城門。
誰知道,在城門口就看到了杜家人和滿眼通紅的楊氏。
唐子萱下了馬車,看見母親楊氏,母女倆就是一通痛哭。
杜幼菱也被李月娘攏在懷裏,好一番揉搓,她昨日也是擔心了一整晚。
杜幼菱知道讓爹娘擔心了,主動和爹娘貼貼,杜老二原本因為女兒自作主張,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很是生氣。
誰知道,昨日他從大舅哥回到家中,居然被媳婦兒告知女兒不在家,去找她二哥,一起幫著尋人了。
夫妻倆惴惴不安,滿腹擔心,也是跟著焦急了一晚。
杜幼菱看著爹娘眼中的失而複得一般的喜悅時,也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有些任性,沒有考慮到爹娘會也會跟著十分焦急。
杜幼菱有些慚愧,趴在李月娘的懷裏,心裏很不是滋味。
李月娘看到女兒這般,心裏一瞬間就心疼了起來。做父母的,擔心在外的兒女,是人之常情,是自發的,是天性。
就算知道子女們很安全,不會有危險,但是他們仍舊會控製不住的擔心。
如今女兒回來了,一切都都是好的,女兒知道自己莽撞了,李月娘欣慰的同時也十分心疼。
哄著女兒說:“沒事,爹娘昨日也睡的很好,知道我們菱寶向來聰慧,一定不會有事的。所以昨日爹娘睡的很好,不曾心焦整晚,所以我們的菱寶,不要覺得對不起爹娘,爹娘們為菱寶驕傲,啊,我們菱寶是最乖的。”
杜幼菱知道母親是在哄她,埋在母親懷裏,聲音悶悶地應了一聲:“嗯。”
片刻後,杜幼菱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從母親的懷裏起來,直起身子,轉過頭,看向唐子萱母女。
唐子萱和楊氏,母女倆還抱在一起垂淚呢。
也許她們哭泣的不全是,母子重相見,她們哭的還有這些年的委屈,一幕幕,都化為淚水,流了下來。
隻是她們終究都是有些身份的,城門口人來人往,不宜多待。
於是他們一行人去了,離城門口,相對近一些的菱記火鍋店。
二樓雅間裏,楊氏緊緊握住小女兒的手,向杜幼菱兄妹倆道謝,之後又向李月娘和杜老二道謝。
李月娘和杜老二,自是連連擺手,“不用客氣,不用客氣。他們小孩玩在一處。偶爾幫個忙,都是兄弟姐妹們之間的情分,都是應該的。”
因為眾人早晨都沒有吃飯,所以杜幼菱就讓掌櫃的,上些粥和炊餅過來。
炊餅可以到街上買,粥卻是菱記火鍋店的新品。
皮蛋瘦肉粥。其中這皮蛋還是杜幼菱新研製出來的,無論是蒜泥皮蛋還是皮蛋瘦肉粥都十分受客人們的喜愛。
杜家人以及楊氏母女三人,情緒大起大落之後,回過神來也都十分餓了。
這個時候,暖暖的一碗皮蛋瘦肉粥下肚,全身都暖洋洋的,也是十分的舒適。
隻是吃完早飯之後,楊氏母女兄妹三人,對視中,都是情緒複雜。
唐子萱傷心,楊氏恨自己軟弱無能,唐子樂悲憤且生氣。
越想越氣憤,最後這口氣,唐子樂實在咽不下去,他甚至想不等瓊林宴,今天就去京兆府衙,他要去狀告生父平遠伯,搶奪當年母親出嫁時的嫁妝,並這些年寵妾滅妻。
他要母親與平陽伯和離!
隻是這個激進的想法,被杜鴻羽攔住了。
“明晚就是瓊林宴了,這麽些年你都等下去了,這一天如何還等不下去!你是今年的新科進士,馬上就要入翰林院做官。文人最重的就是名聲,你怎可狀告親生父親,名生官途都不要了嗎!”
杜鴻宇一副“你不可如此糊塗”的神情。
唐子樂與杜鴻羽對視片刻,最後悲憤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胸口。
而唐子萱,她原本想悄悄結束自己的生命,就是不願意拖累哥哥和母親,所以她是絕對不會同意哥哥去狀告他們的生父平陽伯的。
這無異於斷送了哥哥的前途,唐子萱焦急地開口:
“哥哥你不要去!你不能去狀告我們的生身父親,狀告生父為“大不孝”,你以後的官身前途就全完了!”
說到這裏,唐子萱突然又激動起來:“犧牲我一個,值當的,哥哥!不行,不行我便嫁去那周家,大不了嫁進門去,一條繩子了結了自己。我也不能拖累你和母親啊!”
“那周家,我嫁,便是我嫁進去,也不能讓你去狀告父親,哥哥!你的前途官身才是最重要的!”
唐子樂聽到這話,一臉震怒:“你在說什麽,子萱,我絕不會允許你嫁入周家!絕不允許!大不了,這個官我不做了,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嫁入火坑!”
看著自己的一對兒女,因為自己的軟弱無能而陷入困境,楊氏恨的要扇自己的耳光,被旁邊一直注意著楊氏情況的李月娘,一把拉住了手。
可是楊氏也哭得不能自已,一邊捶著自己的胸口,一邊哭訴:“都怪我!都怪我軟弱無能,怎麽也立不起來,才讓我的孩子受這個苦啊!”
其實又怎麽能怪得了楊氏呢。楊氏生母早亡,在娘家就是十分艱難地活著,後來又被生父為了前途,而“賣”給平陽伯府,完成利益交換。
她當年嫁入平陽伯府,身邊就隻有一個貼身的侍女,除此之外,再無陪嫁丫鬟,毫無根基人脈。
高門大戶裏,女子一嫁入夫家,一身性命就被夫家掌控著。大宅院裏,要想磋磨一個人死,十分容易。
楊氏是不幸也是幸,要不是在前幾年,她和平遠伯還算夫妻恩愛的時候,生下了唐子樂和唐子萱,那麽楊氏恐怕在舒蘭進府的後幾年,就會被磋磨至死,悄無聲息地了結了性命。
恰恰是因為有了這一對兒女,平陽伯再不是人,也不會真的害了楊氏的性命去。
因為平陽伯不允許,舒蘭就是再磋磨,也不敢真的下死手。
這也是楊氏進府多年,懦弱、立不起來的緣故,實在是沒有條件能讓她立的起來。
她能保住自己的一條命,也是因為有這一雙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