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啟程,二哥離別

字數:3768   加入書籤

A+A-


    景元帝是賜了一千甲士,護送糧草以及保證杜鴻羽安全,另外還私下賜了杜鴻羽20名禦林軍,各個都是高手。
    但是如今的青陽府城,肯定水深火熱,魚龍混雜,那些貪官汙吏隻要杜鴻羽查證了他們的罪證,弄不好都是要抄家滅族的。
    所以他們為了活下去,為了繼續保持著富貴官身,說不得要拚了命地暗殺杜鴻羽。
    所以李月娘和杜老二十分著急,杜幼菱也十分擔心。她想了想,準備把自己的暗衛讓二哥帶走十人。
    如今杜幼菱的暗衛,已經有三十人了。杜幼菱將10人分一小隊,一小隊就是一套完整的班子。
    這10人中各個都武藝高強,而且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像是傳遞消息,收集地形、善使暗器、善毒、擅醫,擅長算術等等。各種人才都有!
    無論是與對手狹路相逢,還是長途隨身護衛主人,這些暗衛都是十足的利器。
    杜幼菱準備給二哥一隊十人的暗衛,讓二哥帶去青陽。這一路上甚至到了任上,都肯定能保證二哥的安全。當然杜幼菱還給二哥準備一些藥粉,關鍵時刻絕對能保命,甚至還能反殺。
    杜鴻羽去青陽府城賑災,準備了一日,次日就在禦林軍的護衛下出發了。畢竟青陽府城的災情嚴重,此去青陽府城,光是路程也要半個月。所以,除了作為欽差的杜鴻羽,就是隨行的其他小官,也都在一日內打點好全部行囊。
    杜家一整天幾乎都圍著杜鴻羽轉。
    杜鴻羽看著整點的行李都快要兩個車廂了,緊急叫停了:“娘,真的不用那麽多,我是去賑災,是有聖命在身地去公幹,不是去遊山玩水,所以真不需要那麽多的行李。”
    “你懂什麽?!”李月娘極其不讚同,“那青陽府城在京城的北麵,路途遙遠。夏季酷暑難耐,但一入秋就如京城這邊的冬天一樣寒冷,等到了冬天,那可真是滴水成冰。不給你帶夠行李,打點好行囊,你到時候生了病,豈不是耽誤工作!”
    杜鴻羽此去青陽府城主要去是去賑災的,但是還要整治貪官汙吏,甚至之後的災後重建都是他要負責的,所以他待在青陽一年半載的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要是很順利的話,他在年前回來也都是有可能的。一切都是未知,李月娘作為母親,可不得給杜鴻羽打點行囊上用心嘛。
    其實除了杜鴻羽這個欽差,跟著一同前往青陽的還有其他六位官員,分別是六部各一位官員,都是六品小官。
    主要是為了他們輔助杜鴻羽可以順利完成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各種工作。欽差的團隊裏,是要有一個完整的領導班子的,因為到了青陽府城,你不知道會有多少官員,是與大貪官知府曾經在私下裏沆瀣一氣的。杜鴻羽他們此去,一定要保證行事的獨立性,與一些事情的保密性。
    杜鴻羽雖然覺得自己母親給自己準備的行李太多,加上小妹又給暗衛又給藥材的。
    但是終究都是為他好。
    杜鴻羽最後都一一收下了,好在出發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兩輛車,並不是最多的。
    六部的那幾個官員,有的還有三輛車的行李呢。為此,杜鴻羽放心地鬆了一口氣。
    至於杜鴻羽隨身帶的十個暗衛,都是做家中護衛打扮,隨身護衛著杜鴻羽。這個倒不罕見,就是其他官員也都有。
    次日,天還未亮,杜鴻羽以及其他六位前往青陽府城賑災的官員,都在城門口,他們一前一後都是甲士,前前後後的車輛裏裝著的都是糧食。
    慕容玄親自為他們送行,“預祝各位朝廷的肱骨之臣,順利到達青陽,解救萬民於水火!”
    杜鴻羽以及後麵的六位官員,齊聲拱手道:“謝殿下相送,我等定不負陛下與殿下的期望!”
    猶如誓言一般,杜鴻羽等人和慕容玄行禮告別之後,又最後看了一眼家人們,隨後利落地翻身上馬。
    隨著杜鴻羽一聲嘹亮的“啟程!”,蜿蜒數裏的車隊緩緩移動。
    杜家人在內的其他幾戶人家的視線,都隨著杜鴻羽他們的背影越來越來。
    作為官員家屬,他們都明白,京官去賑災意味著什麽,可能差事完滿完成回京之後就扶搖直上,被皇上委以重任。也可能被那災情之地混亂的官場暗害,丟了性命。
    總之是,一個扶搖直上一個命喪黃泉,呈兩極分化。
    但這是皇帝的看重也是機遇,無論他們是欽差的家屬還是小官的家屬,都不能多說,隻能祈禱自家的兒子/丈夫早日平安歸來。
    杜幼菱看著母親望向二哥遠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回身,連忙將李月娘的注意力拉回來。
    “娘,我們走吧,二哥已經走遠了。”
    三月的天,雖說是早春,可是天剛亮的清晨,還是十分冷的。
    李月娘被女兒喚回來心神,將視線從遠方收回來,又摸了摸女兒有些冰涼的小手。立馬意識到,女兒不受凍的。
    李月娘連忙牽著杜幼菱的手,拉著人就往馬車上走。嘴裏還念叨著蘭兒:“你們是怎麽照顧小姐的,怎麽沒給小姐準備暖手壺。”
    杜幼菱和蘭兒都知道這隻是李月娘這樣說罷了,其實並不真正地責怪下人。
    所以蘭兒從善如流地接道:“是,夫人,都怪奴婢不小心,忘了給小姐備好暖手壺。”
    杜幼菱也說:“好了,娘,不怪蘭兒,今日都是三月二十八了,天氣早就暖和了,也就清晨一些涼,不礙事的。家裏的暖手壺啊,那都收起來了。”
    此時兩人已經坐到車廂裏了。
    隔絕了外麵的冷風,李月娘又給女兒倒了一杯熱茶,“快喝幾口,暖暖身子。也怪我,忘了你不受寒,還站那裏許久。”
    杜幼菱喝了兩口暖茶,胃裏都暖和多了,放下茶杯,握住李月娘的手:
    “哎呀,這有什麽好怪您的。我知道,娘擔心二哥,但是娘也放寬心,二哥一定會沒事的,一定會圓滿完成賑災的任務,早日回京的。
    二哥的身邊,不但有外圍的一千驍勇善戰的甲士,還有陛下親賜的二十個武藝高強的禦林軍隨行保護,最後還有我給二哥的十個暗衛。所以,娘,你就放寬心吧,二哥一定能平安回來!”
    “嗯。”
    杜幼菱看著娘,還是很擔心二哥。想著一直這樣也不行,正好想到自己這幾天在籌備的事。
    “對了,娘,你不是說要親自幫我去麵試那些女娘的嗎?我們快回家吃了早飯,早早去別院那裏,要不然該遲到了!”
    李月娘也突然想起來,寶貝女兒最近要做的事,她也跟著十分上心。
    因為她沒想到自家女兒這般為天下女子著想,為天下女子謀求便利。
    所以李月娘當即就將對兒子的擔憂,轉變成對女兒接下來要做的事的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