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各種桃花宴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月娘對著三兒子杜永豐和四兒子杜清安也耳提麵命了一番。
杜永豐和杜清安嗯嗯的點頭,其實也有些敷衍,實在是他們原本就想找個和自己眼緣的妻子,這兩年不是也沒找到嘛。倒是真的不急。
其實就是佛係,相信緣分,一切隨緣。
李月娘可不是個隨緣的人,看三兒子和四兒子不怎麽走心,想著不能一起催,那樣效果也不大,如今鴻羽已經鬆口了,那就先從鴻宇開始。
飯桌上,說起幾個哥哥的婚事,看著母親那個激動勁,杜幼菱倒是說了幾句提醒。
“二哥,三哥,四哥,雖然娘親有些著急你們的婚事,但主要還是要合自己眼緣,所以不能急。如今我們家在京城也算是地位還可以,有些人看著我們杜家的地位水漲船高了,也開始動了心思。
你們出門在外,或者參加桃花宴,遇到哪家姑娘掉了帕子的,可不要輕易去撿,說不好就死別人故意製造的偶遇。”
“嗯嗯嗯。”杜永豐和杜清安倒是聽的一臉認真,一副自己長了見識的樣子。
杜幼菱之後又轉向二哥杜鴻羽說:
“特別是二哥,最近很多人家都瞄準著二哥呢。二哥你去別人府裏作客,要是遇到掉水裏的姑娘,趕快讓即墨喊人,讓即墨去救都可以,可千萬不能自己去救。
因為很可能你把那姑娘救起來之後,人家要“以身相許”,或者是說她的名節沒有了之類的話,到時候可是一樁麻煩事。做好人好事,也有被道德綁架的。”
杜鴻羽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他雖然聽不懂最後一句“道德綁架”,但是杜幼菱的意思,他是一清二楚了。
“放心吧,菱兒,二哥注意著呢。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不會給自己造成被動的局麵的。”
說實話,杜鴻羽也是有些汗顏,他也是的確沒想到自己一個男人,在這京中也有了點“藍顏禍水”的意思。
大嫂江清妍也坐在圓桌的另一側,看著杜幼菱這個小姑子這般懂得其中“內情”,倒是覺得也格外稀奇。但終究還是少了一些、
江清妍補充道:“菱兒還是說少了,像是那宴席之上,不小心潑上了哪位公子的衣衫,那也是假的。還有有些千金小姐,在家中備受寵愛,驕縱地養大了,膽子頗大的那種,倒是也容易劍走偏鋒,像是在酒中下料之類的。
總之,鴻宇,永豐,還有清安你們回頭要是跟著婆母一起參加桃花宴時,記得身邊一定要帶著小廝。要是有主家的丫鬟小廝們,來叫走你們的貼身小廝,就可以開始警醒了。”
江清妍總是書香官宦門第,這些帶著相親意味的桃花宴,她當初也是參加許多,自是明白其中的套路。所以特此提醒一下。
杜鴻羽、杜永豐和杜清安自是連頭表達謝意:“謝謝大嫂叮囑,我們省得了。”
從年後一直到陽春三月,杜鴻羽倒是跟著李月娘,參加了大大小小十幾場桃花宴,倒是真的沒有合乎眼緣的。
李月娘卻不氣餒,甚至是越挫越勇。每天大兒媳管著家事,她就張羅幾個小兒子的婚事,隔三差五不是在自家安排桃花宴,就是帶著杜鴻羽去別人家府上去參加桃花宴。
意外的是,杜鴻羽沒有絲毫的不耐,他真的下定了決心,跟隨母親的心意開始娶妻,也是因為他如今的官位已經達到了他曾經給自己設置的目標。
正三品的戶部侍郎,實權在握,且是朝中重臣,當然他的目標是首輔,可是他也不可能真的等他成為首輔之後再娶親。
而且他曾經和母親的五年之約也快要到了,杜鴻羽這個人,隻要是他曾經說過的話,立過的目標,隻要是完成或者是需要他去做的,他絕不食言。
所以杜鴻羽現在倒是也真的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想要找一個妻子,娶一門親事。
可是各家官宦人家相看,也不是說一兩個月就能好的,誰家小兒郎相看不是一年半載才能成功的,如此李月娘也不是十分著急,杜鴻羽心態也良好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一望無際的原野都變得綠草如茵,充滿生機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三月末,也是春種了,整個春耕時間是三月底至四月中旬。
今年的春耕,景元帝肯定要講全境大部分都種上高產兩種,並且擬定了推廣的大致方向。
具體實施的細則,自是交給了杜鴻羽這個戶部侍郎去了。
杜鴻羽為了春耕,和戶部的十幾個管事,緊鑼密鼓地商定好了具體實施的細則。
隻用了七天,老百姓們便在京兆衙門衙門外,看到了正式貼出的告示,老百姓們也都十分感動,
高產穀種由,戶部賣給老百姓們10文每斤,每畝用量大概七斤左右,肯定是百姓們杜能負擔的起的價格。
但是因為種子數量有限,杜幼菱當時中了五百畝都給了戶部,也不能保證全國都中的上,所以最先供應京城,以及東北肥沃土地和貧困府城、
這些老百姓隻需要,持戶籍冊子與田契,到本村裏正處登記報名,然後統一購買就好了。
杜幼菱去年做出來的豆油,在鋪子裏副一上新,就備受好評。
除了戶部做的豆油最多,接下來就是杜家了。
做豆油剩下的豆渣也是好東西,可以用來養雞鴨鵝。
正好杜幼菱在千水村自家的私山上養了一山頭的雞,所以直接杜家在千水村新建的豆油工坊,出來的豆渣,轉而就會被村裏的小孩子們帶著上山喂雞了。
就這樣一點也不累的喂雞活計,滿山到處跑,一邊跑著玩,一邊給小雞們喂豆渣吃,小孩子們一天自己也能掙十文錢呢。
所以千水村的小孩子們可喜歡每天去山上喂雞呢。
一大早,裏正的大孫子,去喊杜興家的小兒子,最後呼啦啦的帶著一群小孩,最後又去喊了王老太的孫子,
“寶根,我們去喂雞,你去嗎?”一大群孩子端著一盆盆豆渣,興趣盎然地跑來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