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修路
字數:3530 加入書籤
慕容玄這話說完,朝臣們小聲的都開始探討起來。
要說這水泥的神奇之處,他們如今可算是見識的十分全麵了,那真是天賜神物!
有了這水泥無論是鋪路還是建造城池,都能給大曆朝的國力帶來一個質的飛躍。
而朝廷與杜家合作也並無不妥。
首先這是杜家的法子,要是杜家不拿出來,朝廷自然也就不會知道。
而據說發明出水泥的正是永安郡主杜幼菱,杜幼菱又是未來的太子妃。
杜幼菱的長兄杜星劍是太子的心腹,二哥杜鴻羽一直簡在帝心,如今擔任三品戶部侍郎,真正的帝王重臣。
杜家一家的忠心毋庸置疑。
所以朝廷與杜家合辦水泥倒是也合情合理,沒有風險,那麽現在最值得探討的也就是要不要拿出這麽多鐵礦粉去製作水泥。
但其實到底要不要,眾人心中已經有一個傾向了。
一刻鍾之後,朝堂上文武百官也都討論出來了。
推出一名代表出來,就是戶部尚書周大人,也是內閣閣老之一,首先站出來說:
“臣讚同使用鐵礦粉製作水泥。如今邊境加固城牆才是首要之處,蠻族雖隨時都有可能入侵,但隻要我朝邊境用水泥加固的城牆壘得足夠高足夠堅固,蠻族一時半刻恐怕根本都攻破不了。
那麽我們預計的20萬大軍馳援邊境,製作武器稍微拖慢一些進度,也不打緊了。”
戶部尚書說完就看到景元帝,捋著胡須點了點頭,麵露讚賞之意。
隨即其他的文官,同時開口:“臣附議!”
文官這邊既然通過了,那武官那邊就幾乎不需要說什麽了,他們原本第一時間就已經同意了。
於是今天的朝會,就這麽完美的結束了。
具體事宜,由太子殿下慕容玄負責和杜家實施。
杜家。
杜幼菱看向慕容玄說:“玄哥哥,陛下已經同意將鐵礦粉用於水泥路啦,那就好。水泥工坊的工人如今人手已經夠了,再加上工部的人,半個月之內我們就能生產出足夠的水泥,送去北疆,去將城牆都加固加高一遍。”
“太好了。辛苦你了菱兒。”,慕容玄看著杜幼菱眼裏都是深情。
杜幼菱笑的溫婉:“談不上辛苦的,玄哥哥。菱兒也是大曆朝的子民,水泥能幫助我們守護國門,對菱兒來說就是好事!”
慕容玄將工部的人交給杜幼菱,然後杜幼菱指揮工部的人,和水泥工坊的人,一起開足馬力製作水泥。
有了充足的鐵礦粉等原材料,所有人開足馬力,半個月之後水泥工坊就交了20萬袋的水泥,送往了北疆。
因為前期開采的鐵礦以及鐵礦粉大多用於製造水泥,所以20萬大軍的武器製作稍微拖慢了一些進度,但是如今水泥已經做完,工部又緊著20萬大軍的武器製造,倒是也沒有耽擱多少。
之後杜幼菱就開始計劃,修建從京都的路,到北疆的路。
不是路過一個府城,每條路都修,而是隻修一條路,從京都直通北疆,先供之後的軍隊行軍。
但是這條路十分長,其中跨越好幾個府城,不是杜幼菱從全程跟下去的。
所以杜幼菱隻負責前期的策劃,這條路一路修下去,對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慕容玄在朝廷上提了一次,景元帝直接任命杜鴻羽全權負責這件事。
“臣,遵旨。”
杜鴻羽被派著修這樣一條具有非凡意義的路,自然要全程跟著,意味著他從京城可能要一直到北疆去。
隨著修路的隊伍前進。
好在,如今前期籌備,所以杜鴻羽還是在家的。
因為朝廷本身就修有官道,所以杜鴻羽奉命修這條連接京城到北疆的路,倒也不用從頭開始,除草夯實、鑿山開路等,隻需要直接把混合好的水泥,也就是混凝土往官道上一鋪就行,省事又省力,修建的還快。
後邊修路的過程,因為修這條路對大曆朝的意義十分重大,一路上倒是有許多民夫,自發自願地願意來做工。又大大加快了修路的速度。
當然,朝廷給民夫發的工錢也是一分不少的。
等修好這條路,天下人也會看到水泥的價值,到時候杜幼菱都不用去宣傳,自然就會有人爭相來購買。
況且有了水泥路,南來北往的商人們也就不用顧忌惡劣天氣,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鵝毛大雪,都一樣可以行商。絲毫不會有泥濘,馬車騾車,隨便走。
杜鴻羽在戶部這麽久,自然知道怎麽為國庫省錢,給國庫創收。
修這條路即使水泥的成本低,但是因為這條貫穿京都北疆的路,十分漫長,也注定成本不會低。
所以杜鴻羽在臨走之前,給景元帝上書,可以在他們修好的水泥路,通車之後 ,在官道上設立驛站,除了軍隊和官府報信之人,其他商人運貨則要收取相應的費用。
百姓們走水泥路,自然更便宜,根據路段的長短,相應的收取就可以。
這樣一來,這條水泥路,不但會大大加快了行軍速度,還會源源不斷地給國庫創收。
景元帝聞言,讚歎道:“杜愛卿這法子極好,也全權交給你辦,另外朕再在從戶部和工部給你派幾個主事過去。”
杜鴻羽:“臣遵旨,必不辱使命。”
杜鴻羽帶著景元帝的命令,一路修路從京城向北,綿延至北疆。
杜鴻羽負責外麵的修路,京城人自是也有外出的,在城門口看到了水泥地,特別是水泥地剛在城門口修好,就下了雨。
雨過天晴,京城中的大戶人家都出去郊外踏青遊玩,或是是去郊外莊子遊園,總之,隻要出城的人,在城門口都見識到水泥路的神奇之處。
杜幼菱早就算好京中眾人在見到水泥地後的激動,於是在朱雀大街設立了一個辦事處。
自是誰家想要修自家門前的道路,是可以拿銀子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