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趕製望遠鏡

字數:4706   加入書籤

A+A-


    如今醫用酒精工部正在做著呢。
    杜幼菱前些日子,捐了三十車的藥材,如今也正在太醫院,太醫們正在炮製那些藥材,等著回頭一起送到北疆。
    因為玻璃的茶壺和花碗都要賣到其他國家賺取銀錢,本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所以這玻璃的產量如今並不需要多少。
    所需要的玻璃,杜家東南角的院子裏,那些匠人們就能搞定。
    最近一堆事堆著,工部的人還要全力以赴、加班加點地製作醫用酒精,所以這玻璃,杜幼菱就讓自己的人先做著。也沒有提及將這法子給工部,再派人去教會工部的人,讓工部的人去做。
    那樣會耽誤時間,幹脆自己來。
    所以如今做出來的玻璃,都在杜家的那個小院子。
    杜幼菱在慕容玄生日的時候曾經送了兩套望遠鏡,其中一套是給慕容玄的,另外一套是給景元帝的。
    然後景元帝將其中的一個望遠鏡送給了遠在北疆的鎮國大將軍。
    大哥走的時候,杜幼菱也給大哥帶了一個過去,但是如今想起來,杜幼菱覺得可以隨著酒精和藥材再送進去一批望遠鏡。
    盡量做,能做出來多少就送去多少。
    將望遠鏡和酒精、藥材一起送往北北疆。能做出來500個就送500個,能做出來1000個就送1000個。
    如今,北疆的士兵多一個人能使用上望遠鏡,那麽對北疆整體的實力就會有大大的提升。
    北疆的整體士兵的實力提升了之後,對大哥也是一個安全的保障。
    杜幼菱確定了想法,決定明天就開始吩咐匠人們開始製作望遠鏡。
    隻不過,明天也要給慕容玄和景元帝說一聲。畢竟望遠鏡被作為帝王的景元帝看的是十分重要的。
    杜幼菱想著,製作望遠鏡馳援邊疆,景元帝肯定是同意的。
    之後就可以吩咐匠人們加班加點地做了。
    隻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如今杜家這邊的人手是有些緊了。
    想到這裏,杜幼菱倒是絲毫不慌,她準備明天讓季遠把別院那邊的匠人們,再調過來一批。
    最近幾年,杜幼菱一批一批的招納人才。
    隻要是有本事有手藝的匠人,杜幼菱都給最優厚的待遇,養活著他們一家老小,並且給著豐厚的薪資,所以杜幼菱招徠了很多有本事的匠人,如今是完全不缺人的。
    次日一早,杜幼菱就叫來了小院,將做望遠鏡的這件事吩咐了下去。
    因為望遠鏡這個事情,現在仍處於保密階段,絕不能走漏風聲。
    所以製作地點最好就在永安郡主府。
    因為杜幼菱的郡主府,處在皇城邊上,甚至每天都會有巡邏的侍衛在附近走過,十分安全。
    望遠鏡在這裏做,隻要進府門和出府門做好措施,不用擔心走漏任何的風聲。
    關於售賣玻璃到其他國家這件事情,杜鴻羽已經接到了景元帝的命令,並且回到家裏和杜幼菱還有三弟杜永豐一起商量著,事情怎麽辦。
    兄妹三個人在杜鴻羽的書房商量了一個多時辰之後,定下了詳細的計劃。
    首先是杜永豐去找一些相熟的大商人,
    再經過商人朋友的介紹,聯係上外國商人。
    最後順勢將玻璃推銷給其他四大國的商人。
    這個不能急,要很自然的和外國的商人取得聯係,不能將他們的真實目的泄露出去。
    而且要以杜永豐的名義進行這次交易,杜家如今的產業已經十分龐大,杜永豐在生意上的朋友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杜家有一些奇珍異寶,擁有比琉璃還要好的玻璃,那就很正常。
    由杜永豐將玻璃賣給一些外國商人十分合理,總之不能讓那些人知道朝廷和這件事情有關係就好,所以目前這件事情需要平緩進行。
    杜幼菱這幾日沒事兒就去了水泥工坊那邊看了看。
    杜家在朱雀大街有一間鋪子,是專門給城中的大戶人家修水泥路的辦事處。
    從水泥剛開始問世,如今過了這麽久,整個京城的路基本上大部分都已經修了水泥路。
    但水泥鋪子前麵仍舊是客人雲集,因為京城裏各家大戶人家,修完了在京城裏的路,但是誰家在郊外沒有幾個莊子啊!
    那莊子裏平日裏下了雨,都是泥濘不堪,就是去郊外住,遊玩幾天的,要是遇到下雨天,那可是哪哪兒都去不了,就是想去外麵看個景,透個氣都不能。別提多糟心了。
    所以很多人家打定了主意,也想在自家城外的莊子裏修出來水泥道路,還要沿著院子外麵的景致修一條水泥小路。
    這樣無論是什麽時候下雨,撐著油紙傘走在光潔如新如白玉的水泥路上,不沾一絲泥濘,自是別有一番風味,別提多舒適的了。
    除了這些人,倒是還有一些人是杜幼菱沒想到的。
    今日杜幼菱剛上了水泥鋪子的二樓,就看到掌櫃的領著兩個姑娘迎麵走了過來。
    掌櫃的介紹道“老板,這兩位姑娘是宮裏來的。”
    杜幼菱點點頭,看她們的穿衣打扮、行為舉止倒像是宮妃身邊的婢女。
    杜幼菱掛著清淺的笑意說道:“兩位是哪個宮裏的人,所為何來啊?”
    那兩個婢女當即行了一個十分合規矩的禮,“參見永安郡主,我等是淑妃娘娘的宮裏人。淑妃妃娘想給永安郡主討個巧,想看郡主這邊的生意排到了哪裏,能不能給我們娘娘的承元殿門口的道路也修了。這裏是一點子心意。”
    杜幼菱這個時候也想起來,有了水泥路之後,首先是給勤政殿門前修了水泥路,還有從勤政殿到養心殿的那條路。
    修好了宮裏前朝的幾條水泥路之後,後宮裏杜幼菱的施工隊就不好進去了。
    原本會由內務府去修各位娘娘後宮裏的路,沒想到景元帝並沒有鬆口為後宮妃子撤下青磚去重修水泥路。
    至於原因杜幼菱不得而知。
    但是這些後宮妃子找到杜幼菱的話,杜幼菱倒確實可以給她們修的,並且和京中的大戶人家一樣,銀子不低。
    那兩位宮女一看杜幼菱的神色,就知道杜幼菱是願意接了這檔事。
    當即心中一喜,其中一個看著身份更高的侍女從懷中拿出一個荷包,雙手捧著上前,十分恭敬地對杜幼菱說:
    “郡主,這裏麵是我家娘娘的一點子心意,說是請郡主喝茶。之後就等郡主您得了空,派人給我們永元殿門前的那條路好好修一修,修完之後我家娘娘說還有心意~”
    杜幼菱接著輕飄飄的荷包,知道裏麵必是銀票。
    杜幼菱笑了起來:“前麵排著的活計,也都快做的差不多了。既然淑妃娘娘這般說了,過兩天等匠人們騰出手來,我就會安排他們去承元殿給娘娘鋪門前的那條路。”
    “隻是,這外麵的匠人進去後宮,你家娘娘……”
    那侍女立馬麻溜地回答:“這事,娘娘和陛下提了一嘴,陛下並沒有不許。至於匠人們來修路的那幾天,總之時間也短,兩三天就好。娘娘說,那幾天是暫時閉宮,是不妨礙的。”
    杜幼菱點點頭,自然人家都想好了,那必是再沒有其他的不妥了。
    “好,這事我記著了,你們回去吧。”
    杜幼菱這話一說,那兩個侍女立馬喜上眉梢,“那我們就恭候郡主派人來了,在此先謝謝郡主了。”
    “好說好說。”
    杜幼菱送走了兩人,打開荷包看見裏麵挺厚的一遝銀票,挑了挑眉。
    這淑妃倒是也大氣。
    杜幼菱將銀票再放回到荷包裏,向上輕輕的一拋,又落回手中。
    站了起來,準備去戶部,將這銀票交給二哥,就充到給北疆的軍糧之中吧。
    ——
    (多寫了幾百字,是個肥章。之後會盡量調節時間,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