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喜訊

字數:3692   加入書籤

A+A-


    杜幼菱聞言,第一個反應過來,先給三嫂韓玥道了喜:
    “先給三嫂和三哥道喜了,等我這小侄子或者小侄女出來,我一定準備著好禮物送上!”
    坐在上首的李月娘,驟然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直呼:“好啊好啊,老天爺保佑,我們家又添丁進喜了!”。說著拉住韓玥的手,好一番親熱。
    可真是高興壞了。
    隻是其他兩個妯娌,麵上有一點不自然的神色。
    他們懷孕的時候,可是察覺到喜脈,第一時間就在家裏說了出來,怎麽這老三家的,好像還特意等到三個月再說,是不放心誰。
    這懷孕三個月之前,不往外說,說的是除了自家不要往外說,自家人還怎麽瞞著。
    說實話,其實韓玥真的沒那個複雜的心思,她原本在家就被寵愛非常,一直過的都是無憂憂慮的生活,對於這有喜的事,她隻有開心的份,別的都沒想到。
    倒是他的奶嬤嬤,世家大族之中的隱私見的多了,還按照以前的想法,凡事都要穩妥。所以才特意叮囑韓玥,等三個月胎像穩固了再說。
    這可不是,讓其他兩個妯娌給誤會了。
    隻不過江清妍和唐子萱很快就將心裏的那點不快給拋來了,畢竟人家隻是小心自己的第一胎,也沒對她們兩家做什麽,也沒說什麽,算了。
    很快,兩人臉上也都漾起笑意,跟著上前給韓玥道喜。
    等晚上,家裏人都回來,除了一早就知道的杜永豐,其他人都是驚喜,特別是杜老二,這個做祖父的。
    一想到自家老三永豐也有孩子了,杜老二和自己媳婦相視一笑,那眼裏都是心滿意足啊。
    好啊,三個兒子都已經成家,有孩子了。
    菱兒的婚事,也是一直定好的。
    還有兩個兒子,等鴻羽和清安也成了親、有了孩子,他們老兩口就是徹底心滿意足了。
    等一大家子吃了晚飯,盡數散去。
    正房之中,杜老二和李月娘坐在上首,一起用棗紅色的木盆挨著泡腳。
    杜老二握著李月娘的手,滿臉都是笑意,眼角帶著細紋,
    杜老二如今也上了年紀,能看到孩子們都有了家室,能看到孫輩的一個個出生,這心裏別提多熨帖了。和自家媳婦一起感慨:
    “真好啊,這日子。”
    李月娘也笑,“是啊,這日子越過越紅火,家裏除了耀哥兒、葉哥兒,雯姐兒,如今又要有一個孫輩了!”
    “是啊,以後等鴻羽和清安也成了親,家裏會越來越熱鬧,人定會越來越興旺。”
    杜老二突然想,加上三兒媳肚子裏的這一個,自己就要有四個孫兒,自己還是陛下親封的伯爺,總是出門被人喊杜老二也不好。
    於是杜老二就將自己心裏的想法給自己媳婦說了:“媳婦啊,你說我要不要給自己取個大名啊。你看啊,現在孫子孫女越多了 ,不然等我回頭給孫子啟蒙的時候,孫子問我叫什麽,我告訴他們祖父的名字叫杜老二,這也不好聽吧,多沒麵子啊。”
    再說了,我出門去,也是個伯爺,不說什麽,總不能給咱女兒、兒子丟臉,所以還是要有個大名!”
    李月娘一聽這話,先是笑,“怎麽一把年紀了,想起給自己起個文雅的名字了?”
    說著李月娘又心疼起丈夫了,那一對親生父母像是沒有一樣,從相公年幼時就對他不好,後來還將他推到刀劍無眼的戰場上。
    後來他們結了親之後,那一對公公婆婆是什麽樣子,李月娘也是心知肚明的。
    再說這名字,雖說自家相公和他大哥都是杜老大、杜老二這樣叫著。
    可是她卻是知道,這杜老大其實是有大名的,還是偶爾聽村裏的長輩說的。
    說是大伯哥那名字,可是特意去鎮上找了書院裏的先生,給了十文錢,特意取的,寓意可好了。
    隻是平日裏,在村裏,大家也都杜老大那般混叫著,其實人家是有正經大名的。
    可憐他相公,是真的什麽也沒有!
    父母好像就給了他一條命,就連名也都是混叫的,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了。
    當時那一對公公婆婆將家裏那麽掙錢的產業,賣大醬的生意全權交給了大伯哥,不讓自家相公碰一點兒,更是連做醬的手藝也都沒教。
    哪怕是給一個做醬的棚子,讓相公自己做醬自己賣,相公手底下也能存著兩個錢。
    當年朝廷征兵的時候,就算是兩個老人不願意出錢,自家相公憑著自己的一身手藝,肯吃苦,也能剩些銀子給自己交了代兵役的兵錢,也不用上戰場,風裏雨裏刀子雨一般地拚。
    雖說相公上戰場機緣巧合救了小將軍,回來拿了一筆豐厚的安家費,500兩。
    可是李月娘現在想想,也心疼著自家相公。
    那刀劍無眼的戰場上,有多少人去了就再沒回來,也是他家相公命大,僥幸回來了,隻是想不到這世間還有這般偏心的父母!
    李月娘當年嫁進杜家之後,看著那一對公公婆婆惡毒的嘴臉,以及對自家相公做的事情,也和杜老二說過:
    “會不會相公,你不是公公婆婆親生的。”
    還記得杜老二當時歎著氣說:“等我懂事了之後,看著大哥被爹娘疼愛偏寵,又看看自己在家過的日子,也想過自己不是爹娘親生的,也怨過。
    也問過村裏人,說我就是娘生下來的。再說了,他們就用一副憐憫可憐的神情看著我。我就問不下去了。
    而且我們柳樹村,一向土地肥沃,附近人家就沒有聽說過誰家會丟棄男孩的!”
    李月娘夫妻倆曾經那般說了好多,最後也都放下了那個想法。
    是呀,在鄉下男丁是最重要的,沒有誰家會把男丁丟了的。
    男丁就意味著勞動力,隻要長個五六歲就能給家裏幹活了。何況男丁還是傳宗接代的,沒有哪家父母會扔了一個十分健康的男孩的。
    再說了,當時的柳樹村沒有災難,家家戶戶都是能吃飽穿暖的,不至於丟了孩子。
    所以夫妻倆琢磨來琢磨去也就認了,這就是一對偏心的父母能怎麽辦呢?
    這心口長在身體裏都不是長在正中間,總是偏在一旁的。這偏心自古以來就有,杜老二也早早的認命,覺得是他自己不得父母親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