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2登基前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景元帝一個眼神,他身邊的大太監就極為尊重地雙手捧過來一道聖旨。
眾人紛紛猜測卻不敢確認。
隻見景元帝一錘定音,“沒錯,朕接下來就要宣布禪位詔書。”
“太子,接旨。”
慕容玄一掀下擺直接跪了下去,拱手道:“兒臣接旨。”
杜幼菱身為太子妃,隨即在慕容玄的左下首也跟著跪下。
以至在場眾人,也呼啦啦全部跪下。
大太監獨特的嗓音,前所未有的鄭重,捧起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命,禦極三十載,夙夜憂勤,惟恐德薄,難副祖宗之托、黎民之望。
今幸天佑社稷,儲君賢明,太子慕容玄,秉性仁孝,文武兼備,德才足以繼承大統,威望足以服眾。朕觀其臨朝理事,明斷如流;察其統軍治政,恩威並濟。朕心甚慰,可托神器。
朕年漸高,精力漸衰,宜釋萬機,頤養天年。今傳位於太子慕容玄,即皇帝位,改元承熙。朕退居慶寧宮,稱太上皇帝。
爾文武百官,當同心輔弼新君,共襄盛治;天下臣民,宜各安本業,同享升平。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欽此。”
慕容玄行大禮:“兒臣領旨謝恩!”
“吾皇萬歲萬萬歲!”
陛下禪位詔書一出,京城裏直接炸開了鍋。
文武大臣府邸,茶樓酒肆、京郊田間地頭,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
“聽說了嗎?陛下頒布了禪位詔書給太子殿下!”
“真的假的?現今就禪位了?”
畢竟景元帝那一代的皇位爭奪有多激烈,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記憶猶新呢。
那時候的京城可以說是腥風血雨,也不為過。
如今雖說陛下與太子相得,可景元帝終究也才五十歲左右的年紀,身體康健。
眾人也萬萬沒想到,他這麽早就願意禪位了。
但其實景元帝早就厭膩了這宮裏的生活,要不是當年事,他與梓潼的日子過的不知道有多自在。
如今連孫兒都周歲了,他們夫妻倆終於可以放心地把這個位置留給玄兒,出去看看這大好山河,也過過二人世界了!
對於慕容玄繼位稱帝,民間交首稱讚。
“太子殿下可最是賢明仁厚了,他和太子妃殿下,不但大冬天的,讓咱們老百姓也能吃到蔬菜,還把珍貴舒適的暖炕帶到了千家萬戶。”
“那年俺遠方親戚老家遭了水災,聽說還是殿下親自去督辦的賑災呢!”
“可不嘛!太子妃娘娘也是頂好的人,前些日子弄出的新式紡車,俺和俺婆婆在家織布又快又好,一天掙得比俺家老爺們都多!如今俺家男人賢惠的哩,家務活都不讓俺碰了,讓俺一心織布就好~”
“是啊,哪想咱們女子有一天,還能比自家男人能賺錢,這腰杆都直了不少,哈哈!”
“這下好了,太子殿下成了皇帝,那太子妃肯定就是皇後啦!有這樣的好皇帝,好皇後,咱老百姓以後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哩!”
百姓們可是激動。
文武大臣在各自府上,其實也十分激動,
雖說景元帝也算是明君吧,但他也畢竟上了年紀。
大臣們這個時候想的自然是江山順利過渡。
畢竟到了晚年,根據曆史經驗,大多數皇帝難免變得昏聵。曆朝曆代,明君和太子前期父慈子孝,後期水火不容的也多的是。
那時候遭殃的可就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一個弄不好就是丟官沒命啊。
如今陛下禪位,那是做臣子的心裏最盼望的一種理想情況,沒想到這好事就讓他們趕上了!可不是高興。
太子殿下文武雙全,太子妃娘娘雍容聰慧,大家夥兒心裏都跟明鏡似的——
“這往後的國朝啊,至少幾十年都是太平盛世,穩穩當當的!”
宮裏頭,如今也忙得腳不沾地、熱火朝天。
內務府的管事太監嗓子都喊啞了,指揮著宮人擦拭每一個角落,鋪設大紅地毯。
禮部的官員們,忙著指揮各種細節,“蠢貨,這件東西擺這兒!”
“是是是,大人知道了,您消消火,別生氣。”
禮部的官員忙的暈頭轉向,小跑著各處查看官帽都要歪了,實在是陛下(如今已經自封太上皇)要求半個月就要準備妥當。
這可是登基大典啊!還包括前麵的禪讓儀式以及登基典禮,必要辦的規模宏大且盛大。
半個月就要準備妥當,實在是時間緊迫。
禮部的官員忙的有時候都顧不得吃飯。
杜幼菱聽說了,想了想,讓人製成了一種新鮮吃食。
禦膳房,杜幼菱指揮,最厲害的禦廚動手做。
杜幼菱:“這手抓餅簡單,隻需要先烙好一張白麵餅,然後在上麵打入一顆雞蛋煎熟,裏麵加肉,鹵肉雞肉你們隨意發揮,再加入蔬菜,淋上調好的醬汁,卷好就直接可以拿在手裏吃了,絲毫不耽誤其他事兒。
先做兩百個,給禮部的官員,包括小吏們都送去,不夠了再添。”
至於宮女們和太監,杜幼菱早就把後宮這一攤子的人事,調配得宜,每個人都是輪班的,雖然忙碌,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到時間換班吃飯休息。
倒是禮部的官員平日裏最是清閑,如今忙起來也是最忙。
吳大廚得了這麽一個新奇的吃食方子,還是太子妃娘娘,噢即將的未來皇後親自傳授的,以後可都是傳家寶。
就算是別人以後也學了,他家也是最正宗的!親自受皇後娘娘點撥的!
“是,娘娘您請放心,保準不出三刻,就讓禮部的官員們全部吃上這手抓餅!”
杜幼菱笑著點頭,滿意的離開了。
禮部尚書緊張核對著登基大典的每一個流程,生怕出一丁點差錯。
即使腹中餓的打鼓,這個時候也沒心思坐下來好好吃飯,隻吩咐身邊的隨從小廝:“給我拿兩塊糕點來。”
正好送飯的小太監提著食盒過來。“大人,這是太子妃娘娘特意吩咐禦膳房裏給大人們做的手抓餅,拿著就能吃。您看是要吃手抓餅還是吃糕點?”
那吏部尚書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餓昏了,聽岔了。
結果和一旁的幾位侍郎一對視,發現眾人都沒聽錯。
一齊來了十幾個送膳的小太監,打開食盒,裏麵都是一個個用油紙包好的手抓餅,一看就能拿起來直接吃,一旁還備好了熱飲子。
眾人心裏那叫一個感動,齊齊對著東宮的方向拱手道謝。
“感謝太子妃娘娘惦念!”
吃著手抓餅,喝著熱飲子,還能不耽誤自己到處盯著細節,看著流程圖,禮部的幾個大官員心裏那叫一個感動。
就連小吏們也笑出了一口口大白牙,往常有這種緊要,舉國歡慶的大事,他們前期籌備期間一天能忙的腳後跟不挨地,哪顧得吃什麽飯呀。
如今不僅是大人們有著手抓餅,就連他們做小吏的也有!
太子妃娘娘果然仁善,以後成了國母,不知道他們這些下人,跟著也能有多少好處啊。
想想眾人就幹勁十足,趕快陛下登基,太子妃娘娘也就成了皇後娘娘!
……
終於到了吉日這一天,天還沒亮,整個皇宮就已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