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根據地飛速擴張,占地十萬,人口破千萬
字數:5225 加入書籤
此時距離小鬼子發起全麵戰爭的時間,還有7個月。
距離金陵慘案的發生還有十二個月。
甚至虹軍改編成八路軍,也還有八個月的時間。
雖說蘇長青一直在為將來前往金陵做準備。
但根據地的工作,是不能放鬆下來的。
畢竟根據地的規模越大,工業發展越是迅速、軍工業越是強大。
那給蘇長青帶來的支持,就會越多。
金陵那一戰。
必定是惡戰,雖然蘇長青對自己麾下虹一縱將士的戰鬥力。
有十足的信心。
但武器裝備能跟得上的話,對於虹一縱的戰士們而言。
是最大的支持。
當然,以五台山為中心根據地的擴張。
也是蘇長青工作的重點所在。
隨著局勢的越發不穩定,隻有控製一大片區域的同時。
納入更多的人口。
將更多的資源納入虹一縱的麾下。
才能取得長遠而穩定的發展。
畢竟人與資源!
才是一切發展的根基所在。
因此,這段時間內。
在蘇長青的籌劃之下,虹一縱幾乎是四麵出擊。
此時!
進行了大規模換裝的虹一縱蘇械師,其威力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盡管閻老板對突然出現在晉察冀五台山一帶的虹一縱,格外的重視。
但虹一縱的生猛,還是遠遠超出了閻老板的預料。
在蘇長青的指揮與謀劃之下,虹一縱的第一階段作戰,三大主力團全線出擊。
奪取了晉地十五座縣城,其中有名的煤礦產地也被蘇長青毫不客氣的納入懷中。
此舉。
可是將把持了晉西幾十年之久的閻老板,給氣得夠嗆的。
閻老板倒是沒有坐以待斃,他組織了好幾次對虹一縱的反擊。
但都被虹一縱越發彪悍的戰鬥力,給打懵了。
以至於閻老板不得不將蘇長青的學弟,那位曾經參與過圍剿虹軍、並被金陵老頭子派到閻老板身邊的楚雲飛坐鎮與蘇長青部交界之處。
蘇長青也是知道欺負老閻,需要適可而止。
而且目前總部首長正在與金陵方麵展開談判,和閻老板關係鬧得太僵的話。
不利於未來團結抗戰。
再說閻老板都把蘇長青在黃埔軍校第五期的學弟——楚雲飛給搬出來了。
蘇長青怎麽著也得賣個麵子,就坡下驢不是?
“哈哈,這晉西土財主閻老板倒是個有趣的家夥呢!”
“都把老子的學弟楚雲飛給整出來了。”
“他這是想來一出同門相殘?”
蘇長青搖了搖頭,目前虹一縱奪取煤礦資源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
並不需要再和閻老西鬥下去了。
“司令!”
“這個楚雲飛不就是當年追著我們屁股後麵,進入草地的那個家夥?”
李雲龍在聽到楚雲飛這三個字的時候,立刻想起了這個家夥是誰。
“沒錯!”
“就是他!”
“當年過草地的時候,我這個學弟啊!”
“倒是給我們清理了不少的敗類。”
“也算是賣他楚雲飛一個麵子吧。”
蘇長青淡然一笑。
自己的這個學弟楚雲飛是黃埔五期畢業,按道理來說,黃埔五期畢業的高材生是老頭子正兒八經的嫡係。
應該被重點培養才對。
但直到現在,楚雲飛依然隻是一個團長。
而且是晉綏軍的團長。
要知道就楚雲飛的身份與能力,位置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
而在未來!
即便是到了抗戰中期,楚雲飛依然還是個團長。
這聽起來有些奇怪,其實也與楚雲飛的背景有關係。
晉西人士的楚雲飛,被老頭子認為是閻老板的人。
而閻老板呢?
又認為楚雲飛是老頭子安插在晉綏軍中的釘子。
所以!
楚雲飛這叫一個兩麵不討好。
混得不開。
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往後,一旦兩黨再次展開合作的話。”
“楚雲飛是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我了解他!”
“在民族大義麵前,這位對老頭子忠心耿耿的家夥,是願意將信仰問題擱置下來的。”
賣楚雲飛一個人情,也是出於這一層考慮。
既然停止了對晉西省的攻勢,蘇長青又迅速籌劃了第二次行動。
這一次行動!
則是針對察哈爾省與冀北省。
經過兩次軍事行動,在蘇長青的努力下。
虹一縱控製區域從原來的兩個縣,共計六千平方公裏的土地。
一舉膨脹到控製了近五十個縣,控製地盤更是多達十萬平方公裏。
至於人口數量,更是一舉突破了一千萬。
可以說,蘇長青與他的虹一縱也成為了晉察冀一帶,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整整十萬平方公裏的根據地麵積,也僅僅比陝地根據地麵積稍小一些。
如此一來。
蘇長青的前期規劃,也算是達到了一定的目標。
在控製了十萬平方公裏的根據地,以及一千萬的人口之後。
晉察冀根據地也順勢停止了進一步的擴張。
而在這期間。
好消息也是陸陸續續傳來。
首先是在武器研製方麵,經過軍工部門的專家與北極熊國派人的專業人士支援下。
五台山根據地的長崖兵工廠,終於能夠批量生產各種口徑的大炮。
比如B4型203毫米榴彈炮,這款大炮又稱“大胡子之錘”,1931年服役,具有良好的彈道性能和較高的射擊精度,總重15.8噸,最大射程17.5公裏。
ML20型152毫米榴彈炮:此炮是二戰期間蘇軍重要的師級支援火炮,射程遠,威力大。
Br2型152毫米加農炮,口徑152.4毫米,身管長度超過7米,射程超過25公裏,主要用於打擊敵方防禦工事和重型裝甲車輛。
以及若幹種型號的高射炮。
盡管產量依然嚴重不足。
但是!
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要知道!
大炮可一直是“戰爭之神”。
當然。
除了武器裝備方麵的更新迭代之外。
最讓蘇長青為之驚喜與振奮的,還是另外一件事情的發生。
就連蘇長青也沒有預料到,在貧瘠的五台山根據地竟然會誕生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成果。
而這一研究成果,雖然也有蘇長青以及係統提供的支持。
但是,這依然是超出了蘇長青的預料。
令蘇長青震驚之餘,更是欣喜若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