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梅興兄,一路走好,大夏有你,幸甚
字數:6174 加入書籤
“此生!”
“我黃梅興,不負大夏!”
“雖死!”
“我不悔!!”
黃將軍的眼角含淚,隻見他悄然拉響了袖口中藏著的那枚手雷。
縱然是死!
他也不願意如此窩囊的死去。
若是能帶幾個畜牲下去的話,也能讓自己的澤袍們少麵對一些壓力。
這是身為黃埔軍校畢業生的驕傲,也是大夏軍人的傲骨。
“轟!”
宛若璀璨的煙火,轉瞬即逝。
血肉飄零!
那幾頭沒有反應過來的小鬼子,與黃將軍一起被炸成了粉碎。
突如其來的爆炸,令時間靜止了一般。
“旅長!!”
警衛連的士兵此刻眼眶通紅,心存死誌。
身為主將的黃將軍身死,他們又怎能苟活?
這些雙目含淚的英雄們,衝向小鬼子的同時,拉動為自己準備的“光榮彈”。
至此,青天黨德械師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旅長、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四隊,陸軍少將——黃將軍。
不負少年之誌。
以身殉國!
追隨其以身殉國的大夏德械師士兵達到了152人。
戰場上。
爆炸聲不絕如縷。
小鬼子費盡心血、在付出極為沉重的代價之後。
終於奪下了這塊陣地。
隻是這塊陣地上,沒有一個人獨活。
到處都是散落的殘肢斷臂。
小鬼子某部指揮官看到眼下這種情況,也被眼下這一幕給狠狠地震撼住了。
他想不明白!
到底是為什麽,為什麽看起來不堪一擊的大夏國軍隊。
在這次的國都保衛戰中,展現出如此驚人的勇氣。
如此堅定的戰鬥意誌力。
即便是全軍覆沒,也沒有一人退出戰場。
也沒有一人,苟活於世。
這個鬼子軍官的眸中盡是絕望,與大多數的小鬼子軍官不同這個鬼子軍官對於戰爭並非很熱衷。
今日,從如此慘烈的戰場來看。
帝國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征服這個偉大的國家與民族。
在一眾小鬼子驚訝的目光中,這個小鬼子竟然朝著黃將軍陣亡之處。
彎腰鞠躬!
表達自己的敬意。
這一夜,德械師88師向東洋小鬼子占領的陣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瘋狂的進攻下,就連那頭小鬼子指揮官也被當場擊殺。
待到士兵們試圖收納黃將軍的屍骸時,卻見到令人崩潰的一幕。
屍骨無存!
連屍骸都未留下!
將士們當場崩潰,紛紛跪倒在陣地上,嚎啕痛哭。
“旅長!”
“你放心,就算是254旅全部死光了。”
“我們也會死在這片陣地上,我們絕不會讓東洋小鬼子輕易從我們的陣地上。”
“跨過去!”
254旅代旅長——高至嵩,跪地痛哭不止。
……
國都守備軍指揮部。
以顧問身份,實際掌控整個國都守備軍的蘇長青,雙手不住的顫抖。
他的雙目通紅,強忍淚水落下。
作為軍人,蘇長青流血不流淚。
作為朋友!
他又怎麽可能不流淚?
“司令,這是高旅長托人送過來的黃將軍絕筆信。”
小警衛員林宇,將黃將軍留下的兩封信。
遞給了神色異常的蘇長青手中。
“好!”
蘇長青的聲音有些沙啞,他點了點頭。
接過了林宇遞過來的那兩封信。
將其中一封輕輕展開,一手雋秀的鋼筆字出現在了蘇長青的麵前。
這是黃將軍留下的絕筆,也是他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情感。
“作為一名大夏國之軍人。”
“我黃某人慚愧,我這前二三十年,光打了內戰。”
“此事,對國家來說毫無利益。”
“消耗的,無非是大夏國之國防力量。”
“損失的,無非是大夏國同胞。”
“同室操戈罷了,實在沒什麽可炫耀。”
“身為軍人,不能抵禦外族入侵,馬革裹屍,這是軍人之恥辱。”
“餘畢生之偶像,無非衛霍,封狼居胥,揚我大夏之國威。”
“而今,倭寇吞並我大夏之東北,侵占奉天、屠戮夏北。”
“大夏無數百姓慘遭毒手。民不聊生!”
“餘,誓要報仇雪恨。”
“此次,餘本該戰死鬆戶。”
“幸得長青相助,偷得數日活命之機會。”
“如今,餘鎮守國都,此乃大夏國之國都,先生沉眠之地。”
“餘已抱定了為國犧牲的決心。”
“比心,堅不可摧,不可動搖。”
“隻是餘雖為軍人,卻也是一名父親,故而身死之前,卻始終無法放下汝等姐弟!”
“娟秀!”
“此戰,若是為父不幸陣亡,血染疆場”
“汝為家中的長女,一定要和弟妹聽從母親的教導,孝順汝等的祖父、祖母。”
“至於汝等上學之問題,餘個人並沒有多少私產。”
“實在是愧對你等,這是為父之無能。”
“若是將來國家能戰勝,汝等可以進遺族學校學習。”
“若是不能……”
“望汝等能繼承為父之遺誌,絕不為亡國之奴。”
“此信留給:娟秀、建華、忠國、為民、可兒五兒。”
“父!”
“黃梅興,留於1937年12月12日,絕筆!”
……
此時,蘇長青的臉頰上已是有淚水劃過。
滴落在信封上。
待到其將第一封信收好,隨即拆開第二封信。
雋秀之字體,再次出現於蘇長青的眼前。
“餘自武昌出發之時,曾留有遺囑與子女五人。”
“心中尚有掛念,卻不知從何說起。”
“餘為軍人,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
“故而,餘已抱定犧牲決心,不能成功,即成仁。”
“為爭取大夏民族之最後勝利,使大夏民族永存世界上。”
“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
“以激勵後來者!”
“我即犧牲後,隻要國家存在,你我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
“別無所念……”
“餘犧牲後,望汝好好孝順父親、母親母及教育子女……”
“為軍人者,為國家戰亡,並不可惜,此乃全族之榮耀。”
“隻是……”
“隻是……”
“賢梅,賢梅……”
“餘畢生,終是負了你,不能與你白頭,攜手同行……”
“餘此生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從不信生死輪回。”
“鬼神之說,無非虛幻。”
“隻是!”
“隻是!”
“唯有你,餘望來生不負!”
“書與伴梅賢內助,拙夫敬中。”
“十二月於大夏國都。”
字越來越小,似是有說不完的話。
終究是!
紙短情長!
在這一刻,於蘇長青的麵前具象化。
蘇長青的雙目有些模糊,他將兩封信妥帖收好。
麵向254旅戰鬥陣地方向,蘇長青對曾經的摯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梅興兄!”
“一路走好!”
“大夏有你!”
“幸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