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下民族英雄楊將軍,經略奉北

字數:4829   加入書籤

A+A-


    “特一縱的同誌?”中年男子露出興奮的表情,早在之前,中年男子就接到了總部傳來的電報。
    電報中談到,八路軍特一縱將與抗聯部隊取得聯係。
    未來陸陸續續將在奉北建立根據地,在打擊奉北地區小鬼子的同時,進一步經略奉北。
    不過抗聯部隊在奉北地區的處境,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妙。
    小鬼子對抗聯的圍剿力度極大,以至於抗聯各部的損失都非常的大。
    別說是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就連在奉北地區站穩腳跟、能夠時不時對關東軍進行騷擾。
    難度都相當的大。
    就像眼前這支抗聯部隊,其軍事主官都被關東軍與偽軍圍捕。
    險死還生!
    所以,目前的抗聯困境相當之大。
    即便是有特一縱介入其中,怕是也難以改變奉北地區的局勢。
    不過對於救了自己一命的特一縱同誌,中年男子和他的警衛員們依舊是非常的高興。
    畢竟信仰的相同,以及在困境之中見到自己的同誌援救。
    這種心情不言而喻。
    “我是奉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楊晉雨。”
    “很高興!”
    “見到我們自己的同誌。”
    “感謝你們,救了我們一命。”
    楊晉雨!
    這個名字不過是個化名,這位名鼎鼎的抗聯英雄,他的原名叫做:馬尚德。
    自“九一八”之後,馬尚德被黨和組織派到奉北地區,組建抗戰力量。
    如今,已經過去了六七個年頭。
    風雪將馬尚德將軍的兩鬢染白,卻未改變其初心。
    即便在被奉北地區的鬼子關東軍四處圍堵,馬尚德將軍依然是不肯屈服。
    蘇長青當然也知道奉北抗聯目前的困境,所以在回到了五台山根據地。
    整個晉西北的局勢稍微穩定之後,蘇長青便將曾經前往過奉北地區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給派了出去。
    在一次的任務中,魏大勇與特種部隊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烈士盧允浩的家人。
    就是奉北抗聯的鼎力相助。
    這一次,將魏大勇以及其率領的特種部隊派到奉北地區。
    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剛抵達奉北之後,魏大勇便與當地的一支抗聯部隊取得了聯係。
    並且得知馬尚德將軍與其率領的部隊,由於叛徒的出賣。
    被圍困在虎頭澗一帶,情況極為危急。
    來不及考慮更多,魏大勇便在當地抗聯部隊的偵察兵帶領下。
    先行出發,趕到了虎頭澗一帶區域。
    正好與搜山的小鬼子、偽軍正麵碰上。
    以特種部隊這群兵王的實力,解決這部隊負責搜山的小鬼子、以及偽軍並不困難。
    這也就出現在之前的一幕。
    “楊將軍!”
    “我們這一次奉總部和蘇將軍的命令,就是前往奉北聯絡您,以及您所率領的抗聯。”
    “如今和您、和抗聯部隊的兄弟們聯係上。”
    “我們也算是幸不辱命。”
    “楊將軍,目前晉西北的局勢逐步穩定了下來。”
    “總部令五台山根據地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與奉北抗聯部隊的聯係上。”
    “抗聯的兄弟們,最艱難的日子。”
    “要過去了!”
    魏大勇看了一眼,衣衫襤褸的楊將軍、以及抗聯戰士們。
    動情的說道。
    “好,好!”
    “好!”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我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的。”
    “我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的。”
    楊將軍的雙手顫抖,雙目通紅。
    這些年來,他和抗聯的戰士們過得太苦了。
    放眼整個大夏,艱苦程度能夠與抗聯部隊相比的。
    沒有多少。
    肉體上的摧殘,僅僅是一方麵。
    而來自心理上的摧殘,更是令這些抗聯軍官與士兵痛苦萬分。
    也隻有像楊將軍這種,擁有堅定信仰的英雄。
    才能堅持戰鬥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因此,在看到希望的那一刻。
    即便是像楊將軍這樣的鐵血硬漢,連聲音也變得顫抖了起來。
    “楊將軍!”
    “您的家人,蘇將軍已經將他們送到了鹽庵一帶。”
    “你放心,他們很安全。”
    聽到這句話,楊將軍的身形為之一怔。
    淚水再也止不住,奪眶而出。
    楊將軍與妻子郭鳳育有一兒一女。
    32年,將軍離家時,兒子一歲,女兒僅出生五天,從此再未回家。
    將軍的妻子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但直到兒女成家立業丈夫也未回家。
    45年積勞成疾的將軍妻子奄奄一息,臨終前她把孩子們叫到跟前叮囑“小鬼子投降了,你們的父親也應該回家了,我等不到了,記住你們的父親叫做馬尚德”。
    他們此時不知道,他們的父親馬尚德早已改名楊晉雨,並成為民族英雄。
    後來,調查組來到家中,兄妹二人才知道大名鼎鼎的楊靖雨竟是自己從未見麵的父親,當他們得知父親遇害壯烈情景時,兄妹倆抱頭痛哭。
    英雄!
    往往很難兼顧自己的家庭,蘇長青既然知道楊將軍的事跡。
    自然不會讓英雄流血,讓他們的家人流淚。
    所以!
    在這之前,蘇長青便向總部請示了一番。
    最後,將楊將軍的家人改了化名。
    轉移到了鹽庵一帶。
    對於楊將軍,蘇長青發自內心的欽佩。
    而將楊將軍的家人轉移至鹽庵,也是為了免除楊將軍的後顧之憂。
    39年時,在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
    楊將軍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濛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
    40年2月23日,在濛江三道崴子,楊將軍壯烈犧牲,年僅35歲。
    犧牲時,他的胃裏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
    他的錚錚鐵骨,死後連小鬼子也為他祭奠。
    鬼子頭目岸穀隆一郎自殺前竟寫出:大夏國有他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他,就是楊晉雨!
    不過如今,楊將軍也好、奉北抗聯也好。
    灰暗的時代將一步步過去,從蘇長青將自己目光逐漸投放在奉北大地的時候。
    局麵開始悄然改變,與原有的軌跡變得有所不同。
    而特種部隊入奉,也僅僅是第一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