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史迪威將軍的驚歎:蘇,你真是個瘋子

字數:5265   加入書籤

A+A-


    蒲甘鐵路主幹線(仰光  曼德勒  密支那),泰緬鐵路。
    這是東洋帝國在東南亞戰場至關重要的兩條鐵路大動脈。
    其中,泰緬鐵路由小鬼子強迫約6萬名盟軍戰俘和超過25萬名亞洲勞工(主要是蒲甘、柔佛和爪哇的平民)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施工
    約1.2萬名戰俘和9萬名勞工因疾病、饑餓、虐待而死亡修建而成的鐵路。
    因此,這條鐵路也被稱之為“死亡鐵路”。
    這條鐵路直到1943年10月才建成。
    其修建背景是在1942年中期,小鬼子占領了蒲甘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
    其海上運輸線受到盟軍潛艇越來越致命的威脅,損失慘重。
    原有的從海路經馬六甲海峽到仰光,再通過蒲甘鐵路北上的補給線變得極不可靠。
    而在眼下這個節骨眼上,泰緬鐵路甚至都沒有開始修建。
    因此!
    蒲甘鐵路主幹線(仰光  曼德勒  密支那),就成為了維係小鬼子在蒲甘北部地區展開烈度驚人大戰的唯一動脈。
    一旦這條動脈被切斷,尤其是作為中轉站的曼德勒地區,被遠征軍或者是大不列顛帝國皇家陸軍控製的話。
    對於東洋帝國蒲甘方麵軍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其重要程度,完全可以與抗鷹戰爭時期的鐵原相提並論。
    可以說,一旦曼德勒地區落入遠征軍之手。
    那目前圍繞著仁安羌油田爆發的,規模龐大的戰爭。
    必將以小鬼子的全麵崩潰結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大夏國千年來,經過無數次戰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而在大夏國的戰爭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現過斷敵人之糧道、燒毀敵人糧草。
    最終令敵人崩潰、大敗的戰例。
    像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袁紹軍力占優但補給線長。
    曹操采納許攸建議,親率精銳奇襲袁紹的糧草囤積地烏巢,焚燒全部糧草。
    袁軍士氣崩潰,曹操以少勝多,奠定統一北方的基礎。
    *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與趙將趙括對峙於長平。
    白起佯敗誘敵,派奇兵截斷趙軍糧道,分割包圍趙軍46天。
    趙軍糧盡投降,40萬降卒被坑殺,趙國元氣大傷。
    東漢昆陽之戰,新莽大軍圍困昆陽,綠林軍堅守。
    劉秀率輕騎襲擾莽軍後勤部隊,造成混亂。
    配合城中守軍反攻,以少勝多擊潰王莽主力。
    《孫子兵法》中就強調過:"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糧草不僅是物資,更影響士氣:斷糧常引發恐慌、內亂甚至嘩變。
    而古代後勤脆弱:運輸效率低,囤積點易成為攻擊目標。
    即便是在近代!
    對於極度依賴蒲甘鐵路主幹線(仰光  曼德勒  密支那),這條可以稱作為小鬼子“動脈”的鐵路。
    隻要其被截斷!
    小鬼子的糧食、軍用物資等等,無法通過這條鐵路運抵北方戰場。
    那麽!
    小鬼子投入在蒲甘北部地區的兵力越多,其崩潰的速度就越快。
    戰爭!
    將毫無懸念可言。
    當然,想要中斷蒲甘鐵路主幹線(仰光  曼德勒  密支那)。
    就意味著要將大量的兵力,投送至曼德勒一帶區域。
    想悄無聲息的瞞天過海。
    簡直是比登天還要困難。
    畢竟小鬼子又不是傻子,遠征軍的任何異動都不可能瞞得住它們的眼睛。
    一旦讓小鬼子發現異常的話,它們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過來。
    屆時!
    大夏國遠征軍不可能突破小鬼子的防線,更不可能切斷這條鐵路。
    中斷蒲甘鐵路主幹線(仰光  曼德勒  密支那)。
    而根據蘇長青的判斷,想要攻克。
    甚至拿下曼德勒一帶區域,徹底摧毀這段鐵路的中樞位置。
    並且抗住小鬼子之後的猛烈進攻。
    最少需要一個師的兵力。
    一個師!
    突然出現在曼德勒地區,並且兵貴神速的拿下小鬼子一個聯隊控製的曼德勒,
    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蘇長青看來。
    也並非是毫無可能!
    走陸路是不可能的!
    既然走不了陸路,那就飛過去。
    白天是很容易被小鬼子空軍發現,並且針對性發起攻擊的。
    既然白天無法行動!
    那就在夜色的掩護下,抵達曼德勒地區。
    大夏國奉北野戰軍素來有輕步兵之王,有夜戰之王的稱號。
    因此,隻要能夠將這一個師的兵力投放至曼德勒地區。
    那蘇長青就有把握在短時間內,吃掉小鬼子布置在曼德勒地區的那個聯隊。
    同時!
    在短時間內,構建起堅固的防禦陣地。
    讓小鬼子在七天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重新奪回曼德勒地區。
    “蘇!”
    “你真是個瘋子,徹頭徹尾的瘋子!”
    “如此大規模的空降作戰,還是如此重要的一個位置。”
    “如果能成功的話,絕對是打中了東洋人的七寸。”
    “直接奠定了仁安羌之戰勝利的基礎。”
    史迪威將軍擂了蘇長青一拳,興奮的說道。
    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較大規模。
    且成功的空降兵作戰!
    還要追溯到1940年5月10日。
    也被稱之為黃色方案。
    當時,為了攻占埃本埃馬爾要塞。
    85名日耳曼帝國傘兵乘坐滑翔機,精準降落在要塞頂部,使用空心炸藥摧毀了炮塔和工事,僅以輕微代價迫使這座號稱“歐洲最堅固要塞”的守軍在一天內投降。
    而攻占鹿特丹的瓦爾哈芬機場,日耳曼帝國傘兵突襲並占領機場,隨後運輸機源源不斷地運來援軍,以此為核心向風車國的腹地進攻。
    這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師級(多個傘兵團)進行的大規模、多目標的空降作戰。
    它完美體現了“閃電戰”的精髓,通過垂直包圍的方式,迅速瓦解了敵軍的防禦體係。
    而在東亞!
    這一幕根本不可能發生。
    畢竟就連號稱東亞陸軍最強的小鬼子,也停留在一戰的戰術思維之中。
    空降!
    聽起來更像是虛談!
    畢竟空降所需要的戰機以及滑翔機之類的武器,都是龐大的。
    更不要說,各部門之間的複雜協作。
    至於大夏國遠征軍!
    怎麽可能會擁有具備空降作戰的部隊呢?
    然而,小鬼子根本想不到的是。
    針對這批新入伍不久的新兵,蘇長青就有針對性的進行過小規模的空降作戰訓練。
    而且是夜間空降訓練!
    對於機動性作戰有極高要求的蘇長青,其想法又怎麽可能是小鬼子能夠猜到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