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絕命空降,103師挺進曼德勒
字數:5557 加入書籤
林小泉是103師521團三營二連的一名戰士,出身奉北哈城附近。
祖輩是齊魯人士,後來闖關東,進入了奉北一帶地區。
隨著北滿政府的成立,以及奉北野戰軍的建立。
土地改革!
開始在北滿地區遍地開花,也就是那個時候,林小泉知道了奉北野戰軍。
知道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支願意為窮人作主。
一支殺鬼子超級狠,抗戰決心極強的軍隊。
那個時候,林小泉就追隨一個屯子裏的同鄉,一起加入了奉北野戰軍。
而此時,奉北野戰軍也在招募新兵。
上過兩年學的林小泉,被募兵辦的同誌看上了。
在林小泉表示願意加入奉北野戰軍的新軍,再之後轉戰東南亞地區之後。
林小泉便成為了奉北野戰軍麾下,大夏國遠征軍第8軍103師的一名普通戰士。
再之後!
就是強度極大的訓練,而像林小泉這種兵都是被挑選出來的。
那時候的林小泉甚至進行過好幾輪的空降訓練。
從最開始的膽怯、害怕。
到之後的習以為常,適應。
林小泉甚至可以達到了在夜間順利空降的水平。
而整個103師,也是一群通過了考驗與選拔。
具備夜間空降能力的精銳。
如今,站在C47運輸機的艙門口。
夜空中呼嘯而來的罡風一陣陣襲來,刮得林小泉臉頰都有些生疼。
不過林小泉!
依舊是無所畏懼。
靠近C47運輸機的艙門處,林小泉縱身一躍。
黑色的夜空中!
繁星點點!
無數黑點,極速墜落。
簡直像是一幅墜向地獄的世界級名畫。
眾所周知!
空降本就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
一著不慎!
士兵就可能因為空降而受傷,甚至是犧牲。
更不要說是夜間空降。
夜間空降,將整個空降行動的難度簡直是拉滿了。
不過針對夜間空降行動,103師早就訓練、排練過許多次。
在林小泉之前,就有精銳傘兵部隊先行一步。
確定了降落區域,以便後續部隊降落。
對此,蘇長青可是參考了不少諾曼底登陸戰中,傘兵夜間空降的案例。
因此,夜間空降的難度雖然拉滿了。
但並不影響103師傘兵部隊,成功降落。
高空極速墜落下,強風刮得人的臉頰生疼。
不過包括林小泉在內的所有103師空降兵們,腦袋依然保持著絕對的清醒。
隨著高度的迅速降低。
林小泉拉開降落傘,在降落傘的作用下。
下降速度!
猛然降低!
再之後,便是無數黑點朝著預定降落區域飛去。
此時,預定降落地點的上空風速並不快。
這對於空降兵而言,無疑是最好的消息。
臨近地麵時,林小泉采用標準的“著陸五要點”姿勢:腳踝、小腿、大腿、臀部、側背肌肉群依次著地並滾動,以吸收衝擊力。
隨著降落傘的緩緩落地。
林小泉長鬆了一口氣。
他的這一次降落,隨著降落傘的緩緩落地而宣告成功。
此時,那數百架C47運輸機已經離開。
將下一部分的空降兵士兵,帶到此處空域。
對於空降兵部隊而言,集結與戰鬥是夜間空降最困難的一環。
也此,蘇長青也吸取了二戰時期大不列顛帝國和燈塔帝國的經驗。
像“蟋蟀”玩具哨:這是燈塔帝國陸軍101空降師等在諾曼底登陸中使用的最著名的識別工具。
它發出的“哢嗒”聲(一下哢嗒聲作為詢問,兩下作為回應)是一種簡單的敵我識別方式。
口令:使用事先約定的挑戰應答口令。
對於傘兵而言,傘兵落地後,首要任務是找到任何友軍。
然後由軍官或士官帶領,循著探路者設置的信號或槍聲,向預定集結地點移動。
由於極度分散,很多時候隻能形成由不同單位人員組成的“雜牌”小隊投入戰鬥。
這對於大不列顛帝國以及燈塔帝國陸軍而言,無疑是戰鬥力的極大削弱。
甚至會造成可怕的混亂。
但在基層組織極度完善,並且擅長使用三三製戰術的大夏國遠征軍103師的戰士而言。
就不在話下了。
換言之,分散!
其實更能展現出103師強大的組織戰鬥能力。
隻要三個士兵能夠碰到一起,遠征軍103師就能迅速組建戰鬥小組。
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這一點,在蘇長青原本所在的那個世界中,就充分展現過。
在對天竺國的戰爭之中,大夏國的三名戰士就采用三三製戰術。
自發編成戰鬥小組!
這三名英雄就充分運用經典的三三製戰術隊形,不僅端掉了天竺國軍隊2處重炮陣地,還與1個步兵連的天竺國軍隊血戰一天,最後還能全身而退。
作為輕步兵之王!
臨時組成的戰鬥小組,依然能夠爆發出極為強大的實力。
林小泉將降落傘處理完畢之後,立刻從取出了一款專門提供給傘兵使用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
這款自行車,也被稱之為“哈城空降兵用折疊自行車”。
眾所周知,作為“天生就被包圍”的兵種,傘兵往往都會執行一些深入敵後的滲透行動。
而大部分傘兵在降落到地麵後,他所擁有的唯一交通工具就隻有他的雙腿,這也極大的限製了傘兵的機動性和活動範圍。
因此針對這一問題便很快衍生出了諸多可投送的傘兵用輕型戰鬥車輛。
而諸多空降交通工具中,自行車則是更為特殊的一種,因為可以單兵攜行並隨士兵一起投送。
同時由於無需耗費燃料,出現故障的概率較低,便於維修,因此這種簡易卻不簡單的載具在戰鬥中顯得更加有效。
對於山下奉聞率領小鬼子陸軍,橫掃東南亞地區。
甚至迫使八萬多大不列顛帝國殖民軍投降的這一戰例。
蘇長青當然清楚!
而在這一戰中,自行車則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兵貴神速的道理!
小鬼子懂得,蘇長青更懂。
而當年在五台山根據地的時候,蘇長青為了解決軍隊的機動性。
在無法令軍隊迅速成長為機械化部隊的情況下。
蘇長青就選擇了兩種方式。
一種是戰馬!
組建騎兵團,乃至騎兵師。
另一種,就是生產大量的自行車。
畢竟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生產起來並不困難。
而且其機動性頗強,且不耗油料。
要不然,小鬼子怎麽會喜歡這種交通工具?
在那個時候,蘇長青就極為重視自行車的生產。
等到了奉北!
蘇長青在生出訓練空降兵部隊的想法之時,生產一款適合空降兵部隊使用的折疊式自行車。
也就成了蘇長青考慮的問題之一。
此時,奉北野戰軍生產自行車的工藝和水準已經頗高。
適合空降兵部隊使用的折疊式自行車,也在這個時候誕生。
林小泉正在組裝的這款哈城牌折疊自行車,就是由哈城自行車廠生產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