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二戰絞肉機—馬馬耶夫,曼施坦因抵達斯達林格勒
字數:7244 加入書籤
斯達林格勒。
日耳曼帝國的JU88式轟炸機在這座北極熊國的都城上空方向咆哮。
來勢洶洶的日耳曼帝國陸軍,將海量的燃燒彈扔向北極熊國的都城。
火勢席卷!
像是一條巨龍,撲向北極熊國的陣地方向。
與此同時,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發出咆哮聲。
滾滾而來的坦克,朝著北極熊國的陣地方向碾壓過來。
“這些日耳曼佬!”
“我要殺了他們!”
“殺了他們!”一名北極熊國士兵,雙目赤紅的盯著滾滾而來的日耳曼帝國坦克群。
目光中,盡是仇恨。
“準備攻擊,燃燒瓶!”
“掩護我!”
“柯察金同誌!”
“掩護我!”
隻見這個名為柯察金的戰士,手持燃燒瓶朝著日耳曼帝國的三號坦克方向衝去。
自日耳曼帝國陸軍入侵北極熊之後,柯察金的家人都死在了戰爭中。
這也讓柯察金對日耳曼帝國陸軍,可謂是恨之入骨。
而在北極熊國與日耳曼帝國戰爭爆發以後,北極熊國軍一度奇缺反坦克武器,連老舊的反坦克槍都拿出來湊數。
所以北極熊國陸軍大量使用燃燒瓶,而且還製定了詳細的攻擊戰術。
北極熊國陸軍要求反坦克手,盡量將燃燒瓶投在日耳曼帝國陸軍坦克的發動機或者排氣口上。
這樣大火就有一定概率,點燃坦克的燃料。
而日耳曼帝國坦克使用的石油,可以被明火點燃,麵對燃燒瓶是有一定危險的。
當然!
這也意味著反坦克手的陣亡概率極高。
不過斯達林格勒保衛戰已經打到眼下這等地步了,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程度。
誰也不願意往後退一步。
尤其是鋼鐵慈父發布了絕不撤退的命令之後。
匆忙趕至斯達林格勒戰場上的士兵。
也是不計傷亡、不惜一切代價往上撲過去。
這一幕!
倒是與大夏國對付小鬼子的坦克時,極其類似。
自斯達林格勒保衛戰爆發之後,日耳曼帝國陸軍的攻勢極為猛烈。
其陸軍甚至一度占領了90%的中心城區。
這場戰役從7月17日開始,經過3個月的血腥戰鬥,至11月初。
日耳曼帝國陸軍推進到了伏爾加河岸,占領了城市大部分地區,但始終未能完全控製整個城市。
盡管日耳曼帝國陸軍占據了城市絕大部分區域,但北極熊國陸軍仍在馬馬耶夫高地、北部工廠地帶等區域進行頑強抵抗,特別是紅色十月工廠、拖拉機廠和街壘工廠等戰略要點的戰鬥異常激烈。
這種頑強抵抗,最終為北極熊國陸軍集結兵力實施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
其中!
馬馬耶夫高地無疑是雙方爭奪的焦點所在。
馬馬耶夫崗位置十分重要。
在馬馬耶夫崗高地上,可以俯視整個斯達林格勒市和伏爾加河,控製住這裏就能控製一個很大的範圍,包括作為斯達林格勒命脈的伏爾加河運輸線。
斯達林格勒戰役作為二戰乃至整個人類戰爭史上最慘烈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其總傷亡人數超過200萬,其中北極熊國陸軍傷亡約110萬,日耳曼帝國陸軍傷亡約150萬。
士兵存活時間極短,北極熊國陸軍士兵平均存活時間不足24小時,軍官僅3天;日耳曼帝國陸軍士兵每天損失約2000人,一個4000人的部隊投入前線後僅剩不到20人,若士兵存活三天,甚至有可能可因軍官大量陣亡被提升為團長。
平民也死傷慘重,戰役前斯達林格勒有80萬平民,戰後僅剩7850人。
存活的婦女和兒童隻能躲藏在下水道中靠老鼠和汙水維生。
因此這場戰役也被稱為“人間活地獄”和“二戰絞肉機”。
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最慘烈的戰鬥,絞肉機中的絞肉機,又是哪一場呢?
答案是“馬馬耶夫崗高地爭奪戰”。
從9月13日至次年的1月31日,雙方圍繞高地展開200餘次大規模衝鋒,山頂易手超過14次。
日耳曼帝國陸軍單日向高地傾瀉20萬發炮彈,浮土被翻起達3米深,地表溫度因爆炸升至60℃以上。
當日耳曼帝國陸軍炮火將這座102米高的山崗轟成焦土時,北極熊國陸軍士兵在彈坑中爬行,用戰友的屍體堆砌掩體。
近衛第13師的士兵像“鋼鐵鑄成的人偶”般發起衝鋒,政治指導員帕堅科剛投出手榴彈便被機槍撕碎,後續的士兵踩著血泊繼續推進。
而日耳曼帝國陸軍的MG42機槍,則是以每分鍾1200發的射速收割生命。
而北極熊國陸軍士兵的殘肢與彈片混入焦黑的泥土中,以至於戰後每立方米土地都能挖出上千塊金屬碎片。
在9月16日早晨,北極熊國陸軍第39團奪回陣地僅數小時,日耳曼帝國陸軍轟炸機便將整個高地翻了個底朝天。
士兵們還未從耳鳴中恢複,刺刀與鐵鏟的肉搏已在下水道和廢墟間展開。
一位日耳曼帝國陸軍士兵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剛占領廚房,北極熊國陸軍就從衛生間的瓦礫堆裏射出子彈。”短短六小時內,同一塊彈丸之地竟易手十四次,屍體層層疊壓形成“人肉階梯”,士兵的斷指仍緊扣著扳機。
此戰,北極熊國精銳部隊近衛第13步兵師投入戰鬥時約1萬人,三天後存活者僅剩320人,存活率僅3.2%,士兵平均存活時間不足24小時。
而日耳曼帝國陸軍整建製部隊在馬馬耶夫遭到覆滅,日耳曼帝國陸軍第295步兵師、第71步兵師等主力部隊在此折損過半。
高地上每平方米土地平均埋葬超過1200具屍體,日耳曼帝國陸軍士兵形容“街道不再以米計算,而是以屍體數量丈量”。
有學者就推測日耳曼帝國陸軍在此傷亡約5萬人,北極熊國陸軍傷亡3.5萬人。
在這場持續135天的拉鋸戰,最終以超過10萬條生命的消逝為代價,將馬馬耶夫崗變成了“二戰最密集的死亡沙盤”。
其傷亡密度(每平方公裏日均死亡約500人)甚至超過了凡爾登戰役,成為人類戰爭史上對“絞肉機”一詞最血腥的詮釋。
從斯達林的辦公室出來之後,蘇長青的臉色很不好看。
可以說是極度難看!
這一次對北極熊國的援助,是基於雙方之間早早簽訂的盟約。
在這一次的參謀會議上,蘇長青就針對這一次的斯達林格勒保衛戰的防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與朱可夫等人的意見完全一致。
那就是馬馬耶夫崗高地絕不容有失。
不過蘇長青沒有想到的是,或許是自己這隻蝴蝶扇動的翅膀。
導致很多事情發生了巨變。
比如說!
日耳曼帝國對斯達林格勒保衛戰投入兵力的增加。
比如說,日耳曼帝國各種物資的運抵。
以及最為重要的!
遠在日耳曼帝國的小胡子,也不知道抽得哪門子瘋。
竟然與曼施坦因二人冰釋前嫌,將由曼施坦因接替保盧斯指揮斯大林戰役。
這些消息!
對於北極熊國而言,絕不是什麽好消息。
相比於對小胡子言聽計從的保盧斯而言,曼施坦因絕對是日耳曼帝國堪稱最為優秀的將領。
其對小胡子的越級指揮也是多次表達不滿,如今兩人達成一致意見。
這個越級指揮!
可能就不會出現在斯達林格勒保衛戰中。
除此之外!
小胡子還將有防禦大師的莫德爾,扔到了斯達林格勒。
協助曼施坦因指揮!
局勢已經惡劣到了,蘇長青都得屏住呼吸的程度。
而最令蘇長青感到有些窒息的是,崔可夫所部的第62集團軍被曼施坦因部牢牢牽製在斯達林格勒外圍戰場。
遲遲無法支援斯達林格勒的主戰場。
在不久之前!
於飛機、大炮的配合之下,日耳曼帝國陸軍的黨衛軍第三“骷髏”師奪取了馬馬耶夫高地。
這讓斯達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北極熊國陸軍,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麵。
日耳曼帝國頂級名將!
較為充裕的物資!
絕對精銳的部隊!
就連蘇長青在看到這些情報之後,都倒吸了幾口涼氣。
難不成!
自己的到來,要讓整個戰局崩潰?
出現驚天逆轉?
難不成,北極熊國真要兵敗斯達林格勒?
這一串的連鎖反應帶來的惡劣影響,就連蘇長青都覺得頭皮發麻。
也難怪!
斯達林在與我黨的談判中會突然鬆口,態度變得格外的和藹可親。
要不是局勢如此惡劣的話。
想讓這個鋼鐵慈父改變自己的想法,簡直是癡人說夢。
三十萬有生力量。
對於斯達林格勒保衛戰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
而這一次!
令蘇長青沒有想到的是,斯達林竟然給了蘇長青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奪回馬馬耶夫崗高地。
堅守此地!
至少堅持到次年的一月份。
為北極熊國集結大軍,並且發起反攻爭取時間。
在得知這個情況之後,蘇長青的腦袋瓜子都是嗡嗡嗡作響。
這個二戰絞肉機!
說實話,蘇長青是不想碰的。
而斯達林之所以給了蘇長青這麽一個任務,必然是有朱可夫等人的助力。
蘇長青是想拒絕這一切的,但北極熊國給出了難以拒絕的籌碼。
而蘇長青也明白,如果無法守住馬馬耶夫崗高地的話。
整個斯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局勢,將徹底崩潰。
甚至影響整個二戰的局勢。
就這一代價,蘇長青完全承受不起。
沒想到,第一方麵軍抵達北極熊國。
麵對的就是這麽一個堪稱可怕的戰鬥。
蘇長青苦笑了笑!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骷髏師啊。
馬馬耶夫崗高地!
骷髏師!
斯達林格勒!
曼施坦因、莫德爾!
這bUff,還真是疊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