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百三十四章 馬馬耶夫高地上,不可戰勝的夏國軍人

字數:7226   加入書籤

A+A-


    馬馬耶夫高地。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敵人向馬馬耶夫高地上,瘋狂湧上來。
    局勢!
    變得異常的危急!
    此時。
    日耳曼帝國的骷髏師,已經衝上高地了!
    大夏國陸軍與日耳曼帝國的骷髏三師宛若兩股海浪,猛然碰撞到了一起。
    麵對來勢洶洶的日耳曼帝國骷髏三師。
    大夏國陸軍某部的班長大吼道。
    “同誌們!”
    “現在日耳曼人的飛機大炮,已經對我們構不成威脅了!”
    “現在輪到我們好好教他們做人了!”
    “同誌們,跟我衝啊!”
    隨著班長王大山一聲怒吼,一位位戰士手握著裝好三棱軍刺的長槍,從縱橫交錯的坑道中魚貫而出。
    這些士兵像從地底蘇醒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被炮火犁過無數遍的焦土上。
    陣地上空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和血腥味。
    李德剛握槍的手在微微發抖,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白刃戰。
    就在半小時前,他還在坑道裏數著僅剩的五發子彈,而現在,他刺刀尖上的寒光正映照出遠處敵人猙獰的麵孔。
    “保持陣型!背靠背!”老陳低沉的聲音在小李耳邊響起。
    這位三十五歲的老兵是連裏最年長的,臉上早已刻滿了戰火留下的溝壑。
    數百米外,骷髏師第三突擊連的士兵們正謹慎地向高地頂端推進。
    上尉漢斯·邁爾端著MP40衝鋒槍,踩著還在發燙的焦土,內心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看來北極熊帝國的炮火,也沒能挽救這些無能的亞洲人。”
    他暗自思忖,腳下踢到了一截燒焦的斷木。
    就在一小時前,日耳曼帝國陣地上的觀察員向指揮部報告:“馬馬耶夫高地已無生命跡象。”
    持續猛烈的炮擊將這片土地反複翻攪,幾乎所有地表工事都被夷為平地。
    漢斯和他的連隊奉命進行最後的清掃,他們預計隻會遇到零星的抵抗。
    然而,當第一聲軍號劃破長空時,漢斯愣住了。
    從焦土和硝煙中,突然冒出了無數身影。
    他們如同從地獄歸來的亡靈,破舊的軍裝上沾滿泥土,但手中的刺刀卻閃著駭人的寒光。
    “上帝啊,他們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年輕的列兵卡爾驚叫道。
    漢斯來不及回答,龍國士兵已經如潮水般湧來。
    沒有呐喊,沒有槍聲,隻有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和刺刀碰撞的金屬聲。
    “小李,左邊!”老陳大喝一聲。
    小李猛地轉身,正好看到一個高大的日耳曼帝國士兵向他撲來。
    那士兵至少比他高出一頭,金色的頭發在硝煙中格外顯眼。
    小李本能地弓身,躲過了直刺而來的刺刀,隨即一個突刺,感到刺刀似乎撞到了什麽硬物,接著是肌肉被撕裂的觸感。
    滾燙的鮮血噴了他一臉。
    透過血霧,小李看到那個日耳曼帝國兵瞪大了藍色的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插入自己腹部的刺刀,緩緩跪倒在地。
    小李想拔出刺刀,卻發現卡在了肋骨之間。
    就在他奮力掙紮時,另一個日耳曼帝國士兵從側麵襲來。
    “小心!”
    趙鐵蛋猛地撞開小李,用自己的肩膀硬生生接下了這一刀。
    骨肉被撕裂的聲音讓小李渾身一顫。
    “鐵蛋!”小李嘶吼著,終於拔出了刺刀,發瘋般地衝向那個傷了他戰友的敵人。
    趙鐵蛋跪在地上,右手死死抓著插入自己肩膀的敵刃,左手掏出了腰間唯一的手榴彈。
    “來啊,狗日的!”他咬開引信,對著周圍的日耳曼帝國士兵大笑。
    兩個日耳曼帝國士兵驚恐地向後退去,但已經來不及了。
    轟隆一聲巨響,彈片和血肉四處飛濺,小李感到一陣熱浪撲麵而來,臉上沾滿了戰友的鮮血。
    “鐵蛋——”小李的哭喊聲被淹沒在廝殺聲中。
    老陳和班長王大山背靠背站著,周圍是三個日耳曼帝國士兵。
    老陳的左臂已經被刺刀劃傷,鮮血順著手臂流到刺刀上,使刀柄變得濕滑。
    “老陳,還能撐住嗎?”王大山喘著粗氣問道。
    “放心,死不了。”老陳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比這更糟的情況我都挺過來了。”
    一個日耳曼帝國士兵率先發動攻擊,直取王大山胸口。
    王大山側身閃避,刺刀擦著他的肋骨而過,劃破了軍裝。
    與此同時,老陳猛地前衝,他的身高隻到對方肩膀,卻利用這個劣勢低頭躲過橫劈,刺刀向上斜插。
    精準地刺入了對方的下顎。
    那個日耳曼帝國士兵發出可怕的咯咯聲,倒地抽搐。
    另外兩個日耳曼帝國士兵見狀,明顯猶豫了一下。
    就在這瞬間,王大山和老陳同時出擊,解決了剩下的敵人。
    “這些日耳曼帝國佬沒想到我們會從地下鑽出來。”王大山苦笑著,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和血水。
    老陳點點頭:“他們以為炮彈能解決一切。”
    周老二是連裏有名的“拚命三郎”,此刻他正獨自麵對兩個日耳曼帝國士兵。他的刺刀在之前的格鬥中折斷了,現在隻能拿著半截帶刀的步槍。
    “來啊,龜孫子!”周老二用家鄉話大罵,盡管知道對方聽不懂。
    一個日耳曼帝國士兵率先衝來,周老二不躲不閃,任由刺刀刺入自己的左腹,同時用斷刀猛地劈向對方頸部。
    兩人同時倒地,鮮血從周老二的腹部汩汩湧出。
    另一個日耳曼帝國士兵被這同歸於盡的打法嚇呆了,轉身想跑,卻被從側麵衝來的小王攔住。
    小王隻有十七歲,是全連最年輕的戰士,此刻他的眼中卻燃燒著與年齡不符的怒火。
    “為周班長報仇!”小王嘶吼著衝上前去。
    漢斯·邁爾上尉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馬馬耶夫高地久攻不下。
    這些大夏國士兵的頑強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們不像高盧國戰場上那些見到刺刀衝鋒就潰逃的敵人,也不像波藍戰場上那些雖然勇敢但戰術呆板的守軍。
    這些身材矮小的東方人似乎不知道什麽叫做恐懼,即使身負重傷也會掙紮著撲上來,用牙齒咬斷你的喉嚨。
    “撤退!重整隊形!”
    麵對大夏國陸軍的瘋狂白刃戰攻勢,日耳曼人漢斯終於下達了命令。
    但此時,撤退已經太晚了。
    大夏國士兵完全纏住了他們,陣地上到處是小型包圍圈和混戰群體。
    日耳曼帝國士兵雖然體格高大、訓練有素,但在這種毫無章法的貼身肉搏中完全落了下風。
    更重要的是,大夏國士兵眼中那種視死如歸的神情動搖了日耳曼帝國的意誌。
    漢斯親眼看到一個大夏國士兵在腸子都流出來的情況下,仍然爬行了數米,用最後的力量將刺刀插入了一個日耳曼帝國士兵的小腿。
    “上帝,這些不是人,是魔鬼...”
    年輕的卡爾顫抖著說,他的步槍早已不知丟在何處,臉上滿是血汙和淚水。
    漢斯舉槍射擊,打倒了衝向卡爾的大夏國士兵,但立刻又有兩個大夏國士兵從硝煙中冒出。
    他們的眼神空洞而堅定,仿佛已經超脫了生死的界限。
    另一邊。
    小王跪在周老二的屍體旁,淚水模糊了雙眼。
    周老二是他入伍後的第一個班長,像父親一樣照顧他這個全連最年輕的小兵。
    就在昨天,周老二還把自己的半塊幹糧偷偷塞給了小王。
    “別哭,小子。”老陳拉起小王,“記住這感覺,我們之所以來到這裏,就是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贏得民族解放,為我們子孫後代贏來和平的機會。”
    小王抹去眼淚,重新握緊了手中的步槍。
    他的虎口早已震裂,鮮血染紅了槍托,但他感覺不到疼痛,隻有滿腔的怒火在燃燒。
    不遠處,小李和另外三個戰士組成了一個小型刺刀陣,他們背靠背站著,周圍是六七個日耳曼帝國士兵。
    明顯可以看出,日耳曼帝國士兵已經失去了進攻的勇氣,隻是圍而不攻。
    “這些日耳曼人事在拖延時間!”老陳看出了端倪,“等後續部隊!”
    王大山點頭,吹響了衝鋒哨。
    這是全線反擊的信號。
    頓時,整個高地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更多的大夏國的士兵從坑道中湧出,如同決堤的洪水。
    瞬間吞沒了還在抵抗的日耳曼帝國小隊。
    漢斯·邁爾上尉在衛兵的保護下向後撤退,他回頭望去,隻見高地上到處都是龍國士兵的身影。
    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但眼中燃燒的火焰卻仿佛能焚盡一切。
    “這不可能...”漢斯喃喃自語。
    骷髏師從未在近戰中敗給過任何敵人,更不用說是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
    一顆流彈擊中了漢斯身旁的衛兵,那是從側翼射來的冷槍。
    漢斯意識到,大夏國的士兵不僅守住了高地,還組織了側翼埋伏。
    “全麵撤退!向指揮部報告,我們需要支援!”漢斯終於放棄了最後的驕傲,對著無線電聲嘶力竭地喊道。
    夕陽西下。
    馬馬耶夫高地上的廝殺聲漸漸平息。
    班長拄著步槍,站在陣地最高點,望著潰退的日耳曼帝國部隊。
    緩緩的吐了一口濁氣。
    老陳正在組織傷員救護,他的左臂用撕下的軍裝布條粗略包紮著,鮮血仍在滲出。
    小李和小王在戰場上尋找還有生命跡象的戰友,同時給重傷的日耳曼帝國士兵補刀——他們沒有藥品救治敵人,這是唯一的仁慈。
    “我們守住了,班長。”
    小李走到副班長身邊,聲音嘶啞。
    副班長點點頭,目光掃過滿是屍體的戰場。
    趙鐵蛋、周老二、劉秀才……
    無數熟悉的麵孔永遠留在了這片焦土上。
    “隻是今天守住了。”
    王大山輕聲說,“明天他們還會再來。”
    遠處的地平線上,日耳曼帝國的坦克正在集結,下一輪進攻很快就會開始。
    但此刻,馬馬耶夫高地仍然在大夏國軍隊手中,就像一根插入敵人咽喉的骨刺,牢牢釘在這片血與火交織的土地上。
    小王從周老二的屍體上找到了一封未寄出的家書,放進了自己貼身的衣袋。
    他望著西沉的落日,突然明白了什麽是軍人,什麽是犧牲。
    “我會活下去,替你們所有人活下去。”他在心中默念,然後扛起槍,走向新的防禦陣地。
    夜幕降臨,馬馬耶夫高地上又響起了修築工事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