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與北極熊國的交易,狂賺北極熊國黃金
字數:7558 加入書籤
呼嘯的寒風,席卷、肆虐整個北極熊國。
這可怕的狂風帶著令人徹骨的寒意,像是冰封了整個北極熊帝國一般。
而斯達林格勒。
這個堪稱絞肉機一樣的戰場,日耳曼帝國陸軍與北極熊國、大夏國聯軍的對峙。
依舊在持續!
在經曆了連續幾日無休止的炮擊之後。
大夏國的士兵采用土木作業的方式在馬馬耶夫高地,挖掘出了縱橫交錯的坑道係統。
功能完善的坑道係統也令日耳曼帝國的炮擊,對大夏國軍隊的殺傷變小。
而無論是日耳曼帝國投入多少兵力,似乎都永遠拿不下馬馬耶夫高地。
持續不斷的熱戰!
也逐漸發展成了烈度絲毫不差的對峙戰。
馬馬耶夫高地的戰略性放在那裏,日耳曼帝國陸軍絕不會輕易放過此處。
但在無法拿下馬馬耶夫高地的情況下,日耳曼帝國陸軍也隻能是暫時將更多的精力。
投入到其他區域的戰爭之中。
用曼施坦因的話來說,如果拿下了整個斯達林格勒。
馬馬耶夫高地就算是依然無法拿下,這個高地也不過是個孤島罷了。
即便是困!
也能將孤島上的大夏國軍隊,給困死在這片高地上。
“按照目前從各地趕往斯達林格勒的部隊行進速度。”
“我們最快在一月份將完成力量集結!”
“按照帝國常年以來的天氣情況,溫度必然會迅速降低!”
“冰雪覆蓋的情況下,對日耳曼帝國陸軍的後勤是重大的打擊!”
“冰雪!”
“會為我們消滅大量的敵人,削弱敵人的戰鬥力。”
“而我們北極熊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很久了。”
“應對這些極端天氣的經驗,也遠比這些日耳曼人強!”
“等到日耳曼人的士氣低下之際,就是我們展開全麵反攻。”
“奪回斯達林格勒的時候了!”
朱可夫看著擺在自己麵前的巨型沙盤,信心滿滿的說道。
站在一旁的蘇長青,也不得不承認北極熊國的地理環境雖然算不上太好。
但在戰爭時期!
這一出冰雪的輔助,對北極熊國而言。
簡直是救命的存在。
在曆史上,北極熊國就憑借著這一極端天氣。
戰勝了橫掃了整個歐洲大陸的拿破侖,以及其麾下戰無不勝的高盧帝國陸軍。
1812年6月,拿破侖曾率領超過60萬的“大軍團”渡過涅曼河,入侵北極熊國。
與日耳曼帝國的策略一般無二,高盧帝國陸軍的計劃是速戰速決,尋求與北極熊國陸軍主力進行決戰,一舉摧毀北極熊國軍隊戰鬥力。
而北極熊國軍隊司令巴克萊·德托利深知正麵決戰必敗,因此采取了堅決的撤退戰略。
隨著軍隊後撤,北極熊國軍隊執行了殘酷但有效的 “焦土政策” :燒毀村莊、城鎮、莊稼,帶走或銷毀一切可能為高盧帝國軍隊所用的物資。
這導致高盧帝國軍隊無法在北極熊國境內獲得有效的補給。
此舉!
不斷拉長高盧帝國陸軍的補給線,消耗其有生力量,讓北極熊國廣袤的國土和惡劣的後勤成為自己最大的盟友。
當時,由於持續撤退引發國內不滿,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任命庫圖佐夫為總司令。
庫圖佐夫決定在莫泗科附近的博羅季諾打一場防禦戰,以提升士氣。
1812年9月7日,雙方爆發了慘烈無比的博羅季諾戰役。
這是整個戰爭中最為血腥的一天,雙方傷亡總數高達7萬人。
博羅季諾戰役後,庫圖佐夫做出了一個震驚的決定:放棄莫泗科,不戰而退。
而高盧帝國陸軍於9月14日進入莫泗科,但發現它幾乎是一座空城。
很快,莫泗科燃起大火,城市的三分之二被燒毀。
拿破侖占領了一座廢墟,期待的沙皇投降書也遲遲沒有到來。
他陷入了政治和軍事的絕境。
當時,拿破侖在莫斯科滯留了五個星期,一無所獲。
他的軍隊補給極度困難,士氣低落,嚴冬即將來臨。
於是,拿破侖終於下令撤退。
他原計劃走一條未被破壞的南路以獲得補給,但在小雅羅斯拉維茨戰役中被庫圖佐夫阻擊,被迫沿來時已被“焦土”的斯摩棱斯克原路返回。這宣告了撤退變成了潰敗的開始。
而這一年,北極熊國的嚴冬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
11月初就開始降雪。
氣溫驟降至零下二三十度。
高盧國陸軍士兵身著夏裝,大批被凍死。
槍械失靈,馬匹成批倒斃。
其補給線完全斷絕,士兵四處劫掠但一無所獲。
而北極熊國的正規軍、哥薩克騎兵和農民遊擊隊不斷襲擊潰退中的高盧軍隊,使其雪上加霜。
等到 11月底,曾經橫掃了整個歐洲的高盧國軍隊在別列津納河渡口遭遇了最後的災難。
當時,北極熊國軍隊試圖圍殲高盧軍,雖然拿破侖憑借出色的指揮架橋讓部分軍隊逃脫,但渡河過程損失慘重,成千上萬的士兵溺死或被踩死。
等到12月中旬,高盧國軍隊殘部最終逃出北極熊國領土。
而拿破侖的六十萬大軍,最終隻剩下不到三萬人,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侖本人則拋下軍隊,匆忙返回巴裏。
而這場發生在1812年戰爭的失敗,極大地削弱了高盧第一帝國的軍事力量,成為拿破侖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很顯然!
北極熊國一直在致力於將這一戰,拖延至寒冬的到來。
複製當初北極熊國陸軍擊敗高盧帝國陸軍的方式。
有時候,蘇長青也不得不感歎。
似乎那些橫掃了整個歐洲的霸主,都要倒在北極熊國的嚴寒天氣下。
而曆史!
總是出奇的相似!
“蘇!”
“寒冬到來,大夏國的士兵應該沒有太多應對北極熊國天氣的經驗。”
“我想貴部!”
“也應該多多重視這一方麵的問題!”
朱可夫看向蘇長青提醒道。
目前!
先後抵達斯達林格勒的夏國軍團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
其他部分兵力,也分別支援了烈林格勒、莫泗科等被日耳曼帝國陸軍重點進攻的區域。
還有部分兵力,還在轉運的過程之中。
數十萬大軍!
光是後勤就是極大的壓力。
也難怪朱可夫會提上這麽一嘴!
“此事!”
“我出發之前,就有考慮!”
“隻要北極熊國能夠保證西伯利亞的鐵路一路暢通,我軍的後勤物資問題便能得到解決。”
“北滿根據地生產的糧食,以及棉被、軍服也能夠有效支持北極熊國軍隊。”
自從豫南省的大移民計劃展開之後,大量的豫南移民進入了北滿一帶。
依靠北滿地區的肥沃土地,大量勞動力投入生產。
這讓北滿地區的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而輕工業的發展,也是極為迅猛。
一些紡織工廠也是連軸轉,大量女工熱情的投入。
也令生產出來的紡織品數量劇增。
蘇長青此舉抵達北極熊國,可不僅僅是為了支援北極熊國戰鬥。
保住斯達林格勒!
和北極熊國做生意也是蘇長青的任務之一。
眾所周知!
北極熊國是個極度重視重工業的國度。
其重工業與輕工業的發展,處於極度不平衡的狀態。
在戰爭初期,日耳曼帝國占領了北極熊國約 47%的耕地麵積,這些土地戰前生產了全國38%的糧食。
這導致了北極熊國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麵臨嚴重的糧食短缺,實行了嚴格的配給製。
而為了生存和戰鬥,北極熊國則是將農業生產大規模地向東轉移到西伯利亞、烏拉爾和哈薩克地區。
而後方的農業生產和前線作戰同樣艱苦。
婦女、老人和兒童成為農業勞動的主力,他們忍受著饑餓和極端勞累。
至於前線!
也好不到哪裏去,要不然北極熊國士兵也不可能啃著和磚塊差不多硬度的黑麵包。
物資交易!
北極熊國以黃金,或者技術為交換,從北滿地區獲取糧食、過冬用的被服,也成為了雙方的貿易方式。
朱可夫看似關心大夏國軍隊的後勤,其實也是在關心北極熊國付出不菲代價得到的物資。
能夠運抵北極熊各處戰場。
“蘇!”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朱可夫鬆了一口氣,斯達林格勒保衛戰耗費了其太多心血。
而如今!
即便是日耳曼帝國陸軍尚未拿下馬馬耶夫高地,但其部隊已經與北極熊國陸軍在斯達林格勒的殘垣斷壁中,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此時!
朱可夫肩膀上的壓力,依然是極重的。
而除了李雲龍部之外,丁偉、孔捷等部,以及後續抵達的部隊。
也先後投入了斯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巷戰之中。
與正麵戰場的對決!
斯達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巷戰激烈程度,絲毫不遜色。
其血腥與殘酷性!
有過之而無不及!
“叮鈴鈴!”
“叮鈴鈴!!”
就在蘇長青與朱可夫對話期間,有電話打進了指揮部中。
羅科索夫斯基拿起了電話。
“是!”
“是!”
“我明白了,我會轉告司令員的!”
待到羅科索夫斯基放下手中的電話,朱可夫立刻問道,“羅科索夫斯基將軍,有什麽事嗎?”
“司令員!”
“巴甫洛夫大樓與“紅十月”、“街壘”工廠那邊請求增援!”
朱可夫點了點頭!
目前,北極熊國的防守兵力都鋪展了開來。
靠近這兩處區域的,似乎正是大夏國的兩個師。
分別是丁偉部與孔捷部。
想到這一點。
朱可夫看向蘇長青詢問道,“蘇!”
“你看?”
“我立刻電告第二師,第三師派出軍隊,支援這兩處戰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