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版長平之戰,蘇長青要打大殲滅戰

字數:7435   加入書籤

A+A-


    “振東!”
    “跟我去北極熊國的最高統帥部!”
    “日耳曼帝國突然出現的兵力異常調動。”
    “必然是出了大問題!”
    “曼施坦因是隻狡猾至極的狐狸,他絕對不可能做出這些調整!”
    “我分析過曼施坦因這個家夥的所有資料,他是個冒險主義的普魯士貴族軍人!”
    “雖然在很多時候,都極具冒險主義精神。”
    “但在沒有明確尋找到敵人的弱點之前,他又會化身為一個保守主義者。”
    “從眼下這些異常的兵力調動來看!”
    “極有可能是有人接手了曼施坦因的指揮權,對日耳曼帝國陸軍進行了異常的調度。”
    “屬於我們的機會到了!”
    蘇長青極為驚喜的說道。
    “可是司令!”
    “或許,這不過是日耳曼人的疑兵之計。”
    “我們並不能僅僅從這些情報,判斷出日耳曼人臨陣換將。”
    “司令!”
    “日耳曼人雖然遲遲無法拿下斯達林格勒,但臨陣換將始終是大忌。”
    “況且縱觀整個日耳曼帝國,能夠取代曼施坦因指揮全軍之人。”
    “資曆!”
    “可能大有人在,但是論及指揮能力!”
    “怕是沒幾個能比得上曼施坦因吧!”
    劉參謀長看向蘇長青,有些疑惑的問道。
    “當然!”
    “縱觀整個日耳曼帝國陸軍,雖然將星璀璨。”
    “但論及能力!”
    “能比得上曼施坦因這樣天縱之才的,確實是很難找出來。”
    蘇長青點了點頭,對劉參謀長的這番話表示認可。
    作為日耳曼帝國公認的三大名將之首。
    別說是日耳曼帝國。
    放眼整個世界,能夠找出壓過曼施坦因這種超一流名將的,怕是都很難找出來。
    畢竟世界名將之間交手的記錄,寥寥無幾。
    而朱可夫!
    這個北極熊國公認的第一名將,即便是在兵力遠超曼施坦因的情況下。
    也沒有在曼施坦因的手上,占到什麽大便宜。
    哈爾科夫反擊戰 中: 北極熊國軍隊在收複哈爾科夫後戰線過長、補給困難。
    曼施坦因果斷集中兵力,利用北極熊國軍隊的弱點發動反攻,以10萬兵力擊潰約50萬北極熊國軍隊,先後收複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穩定了日耳曼帝國陸軍南方戰線。
    此役是曼施坦因的傑作。
    庫爾斯克戰役。
    曼施坦因主張盡早發動進攻,但因日耳曼陸軍準備延誤,北極熊軍隊在朱可夫主導下構築了嚴密的多層防禦體係。
    日耳曼帝國軍隊的進攻受挫後,北極熊國軍隊發起反攻,日耳曼帝國軍隊軍被迫撤退。
    此役朱可夫的防禦和反攻策略成功,曼施坦因未能實現突破。
    第聶伯河戰役 / 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 ,這也是雙方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正麵對決的戰役。
    朱可夫指揮烏蘭第1、第2方麵軍,意圖圍殲曼施坦因麾下胡貝指揮的德國第1裝甲集團軍(約20萬人)。
    朱可夫判斷日耳曼帝國陸軍會向南突圍,將主力部署在西南方向。
    曼施坦因卻命令日耳曼帝國陸軍丟棄重裝備,從崎嶇的西北山地突圍。
    日耳曼帝國陸軍雖損失幾乎全部重裝備,但大部分人員成功突圍。
    此役北極熊國陸軍戰略目標未達成,日耳曼帝國陸軍突圍成功。
    幾次交手!
    曼施坦因或是取得勝利,或是因為一些原因而無法順利展開計劃。
    最終失敗!
    其在對抗之中,並不遜色。
    甚至要略勝朱可夫一籌。
    所以,即便是要找人取代曼施坦因。
    也很難找出比曼施坦因更為出色的對象。
    隻是!
    劉參謀長是個軍事上的天才,但在政治上就沒有這麽敏銳了。
    “日耳曼帝國元首這個人,擁有極其出色的演講才華。”
    “一個靠演講,坐上日耳曼帝國元首位置之人。”
    “其內心的自信,可想而知。”
    “在政治上的縱橫捭闔,將歐洲列強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軍事上的頻頻勝利,甚至連傳統列強高盧帝國和大不列顛帝國都不是對手。”
    “如果你處於日耳曼帝國元首的位置上,你會覺得是自己麾下的將軍指揮能力強悍,才贏得眼下的一係列戰爭勝利。”
    “還是自己擁有天才般的指揮能力,主導了一切的發生?”
    蘇長青笑了笑,繼續說道,“斯達林格勒之戰萬分重要!”
    “眼見曼施坦因遲遲無法拿下斯達林格勒,身為上位者。”
    “必然坐不住!”
    “而曼施坦因都無法拿下斯達林格勒,對於日耳曼帝國的元首而言。”
    “或許!”
    “隻有親自出馬,才能一錘定音!”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日耳曼帝國的元首應該是親自插手指揮這一戰了。”
    說著說著,蘇長青笑了笑。
    “日耳曼帝國的這位元首,和我們大夏國的總司令!”
    “在這一點上!”
    “有很大的相似性!”
    “最喜歡插手,進行指揮!”
    “振東!”
    “剛才我就跟你說過,日耳曼帝國的後勤物資保障!”
    “快要跟不上了!”
    “在這個時候,越是心急的話,就越是會出錯。”
    “而臨陣換將!”
    “就是大忌中的大忌,將熟悉前線情況的曼施坦因換掉。”
    “由柏霖對斯達林格勒之戰,進行遙控指揮。”
    “就算日耳曼帝國元首是個軍事天才,也不可能對戰場的實時情況洞察。”
    “如此一來,屬於我們的機會就到了!”
    “長平之戰中,戰國換下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
    “最終導致數十萬趙軍被坑殺!”
    “趙國國力崩潰!”
    “希望這一次,我們也能漂亮的贏下斯達林格勒這一戰。”
    蘇長青信心滿滿的說道。
    大夏國的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實施“遠交近攻”策略,攻占韓野王城切斷上黨與韓聯係,韓王被迫獻上黨於秦。
    上黨郡守馮亭拒絕降秦,轉而將十七城獻給趙國,引發秦趙爭奪。
    趙孝成王貪圖土地,派廉頗率軍接收,秦國遂出兵攻趙。
    公元前260年4月7月,秦將王齕攻破趙軍防線,斬趙裨將茄及四尉,廉頗退守丹河東岸築壘堅守,秦軍多次強攻未果,雙方相持五個多月。
    趙國求和失敗,外交孤立。
    後,趙王受秦軍反間計影響,誤信“秦畏趙括”的謠言,以趙括取代廉頗;秦國秘密任命名將白起為統帥,王齕降為副將。
    趙括改變防禦部署,主動出擊秦軍。
    白起佯敗後撤,誘趙軍主力追擊至秦軍壁壘,同時派2.5萬騎兵切斷趙軍退路,5000騎分割趙軍中軍與糧道,形成包圍。
    趙軍被圍46天,斷糧後殺戰馬充饑,多次突圍失敗。
    趙括戰死,剩餘約45萬趙軍投降,白起以詐降計坑殺降卒,僅釋240名青年回趙。
    此戰!
    趙國元氣大傷,加速秦國統一進程,此戰被視為戰國曆史轉折點,也是大夏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殲滅戰。
    眼下的情形對於蘇長青而言,與戰國時期的這場長平之戰有諸多相似之處。
    後勤問題!
    臨陣換將!!
    如果能夠利用好日耳曼帝國陸軍急於取勝。
    以及小胡子的冒險心理。
    很有可能取得極大的戰果。
    這也是蘇長青為什麽要拉上劉參謀長,前往北極熊國最高司令部的原因。
    畢竟戰機!
    稍縱即逝!
    劉參謀長點了點頭,“司令,你是想效仿白起將軍。”
    “在斯達林格勒打一場殲滅戰?”
    蘇長青對於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的掩飾。
    “對!”
    “如果能在斯達林格勒戰場上,打上一場殲滅戰的話。”
    “大量消滅日耳曼帝國陸軍的有生力量。”
    “重新奪回斯達林格勒,這一戰應該能夠成為北極熊國與日耳曼帝國兩國之戰的轉折點。”
    “甚至可能成為整個二戰的轉折點!”
    “我們在北極熊國待的時間已經很長了。”
    “按照我們與北極熊國締結的條約,一旦北極熊國最危急的時刻解除。”
    “我軍可以陸陸續續的撤出北極熊國戰場。”
    “不用再投入如此之多的兵力,放在日耳曼帝國與北極熊國的戰場上。”
    “說到底!”蘇長青的聲音突然變小了幾分,他湊近劉參謀長的跟前,繼續說道,“這是北極熊國和日耳曼帝國之間的戰爭。”
    “而我們大夏國而言,隻是國家利益。”
    蘇長青盯著劉參謀長的眼睛,“目前,盤踞在我們大夏國國土上的小鬼子。”
    “才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是我們必須消滅的敵人。”
    “達成合作!”
    “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
    “才能將兵力抽調回奉北!”
    “振東!”
    “奉北的問題拖了這麽久,也是時候應該解決了。”
    “如果斯達林格勒這一戰,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話。”
    “奉北的問題還要拖下去!”
    “我是等不及了!”
    聽到蘇長青這麽一說,劉參謀長的眼睛裏立刻出現了光芒。
    和日耳曼陸軍打!
    屬實是可以鍛煉出精銳。
    但正如蘇長青所言,大夏國真正的敵人是小鬼子。
    而馳援北極熊國。
    除了盟友的相互幫忙之外,隻有利益。
    日耳曼帝國與大夏國之間的利益衝突,並沒有多少。
    犯不著與日耳曼人打生打死。
    剩下的事情,交給北極熊國人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