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鬼子天蝗的選擇,以及決戰海參崴

字數:6585   加入書籤

A+A-


    關東軍司令部。
    就在丁偉、孔捷的鋼鐵洪流滾滾向四平壓去。
    李雲龍的奇兵悄無聲息地潛行向塔山之際。
    東軍司令部內,一場關於戰略判斷的激烈爭吵正在上演。
    關東軍司令官阪垣征四郎大將。
    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號稱“帝國之膽”的這頭老鬼子,此刻正緊鎖眉頭盯著巨大的軍事地圖。
    它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問題。
    隻見這頭老鬼子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四平的位置上。
    與石原莞爾隻是給出建議與想法不同,阪垣征四郎必須從全盤出發。
    綜合所有信息!
    做出更符合全局的判斷。
    “石原君!”
    “四平的戰略重要性,你我都是知道的。”
    “放棄四平?”
    “這絕無可能!”
    阪垣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感覺,“四平是奉北的脊梁。”
    “一旦放棄,整個奉北戰局將徹底崩潰!”
    “帝國在滿洲的經營,皇軍的威嚴,都將蕩然無存!”
    “如果放棄四平,我們未來該如何向天皇陛下交代?”
    “支那人出現在塔山、景州一帶,可能隻是我們的猜想而已。”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還未得到任何關於支那人穿插至景州、塔山一線的消息。”
    “我們不能因為一些猜測與判斷,做出影響全局的部署。”
    “若是分兵,四平有失,這個罪責我們擔待不起。”
    “或許蘇長青此人,就是想我們做出如此誤判。”
    石原莞爾的目光緊緊盯著地圖,其身材瘦削,眼神卻銳利如鷹。
    隻見這頭老鬼子扶了扶眼鏡,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焦慮。
    看起來,它對自己的判斷有著癲狂的自信:“阪垣君。”
    “蘇長青此人用兵,向來虛實結合,奇正相生。”
    “丁偉、孔捷大張旗鼓進攻四平,擺明了是佯攻,是為了吸引我軍的注意力!”
    “他們的真正目標,絕對就是這裏——”
    “是景州,是塔山!”
    “我敢用自己的人頭進行擔保。”
    石原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道弧線,重重地落在了遼西走廊的咽喉——塔山和景州!
    “塔山?”
    “景州?”阪垣征四郎苦澀的搖了搖頭,“石原君,我承認你的判斷有一定可能。”
    “但是奉北野戰軍主力盡在奉北一線,他們哪來的多餘兵力長途奔襲塔山?”
    “就算有。”
    “穿過我重重防線抵達塔山?”
    “簡直是天方夜譚!”
    “一旦他們的穿插部隊被我發現,就是有來無回!”
    “我們不可能憑借著一些子虛烏有的猜測,就做出影響全局的判斷與布置啊!”
    “支那人有一句古話:牽一發而動全身。”
    “若是四平方麵,以及其他各戰場的兵力調動,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啊!”
    “子虛烏有?”石原莞爾的聲音提高了八度,“阪垣君!”
    “你還沉浸在‘皇軍無敵’的舊夢裏嗎?”
    “海參崴的教訓還不夠慘痛嗎?”
    長穀川青的艦隊、長島佐助的登陸部隊,哪個不是被認為‘萬無一失’?”
    “結果呢?”
    “戰列艦沉沒,登陸部隊傷亡過半!”
    “蘇長青此人,麵對帝國軍隊屢戰屢勝,我們決不能用常理來看待此人啊!”
    “四平守不住,丟的隻是整個奉北!”
    “如果景州,塔山有失的話,丟的可就是幾十萬關東軍啊!”
    石原莞爾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蘇長青此人,用兵大膽至極,善於出奇製勝。”
    “他敢用部分精銳佯攻四平,就敢用另外一支精銳進行千裏大穿插!”
    “如果……如果真有一支支那人的部隊真的出現在塔山,截斷了遼西走廊,那麽我們在奉北的幾十萬大軍將徹底成為甕中之鱉!”
    “屆時,丟失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四平,而是整個關東軍主力!”
    “滿洲國也將頃刻瓦解!”
    “這個責任,你我都負擔不起!”
    “八嘎!”阪垣征四郎勃然大怒,“石原!”
    “當務之急是守住四平,擊退丁偉、孔捷的進攻,穩定奉北戰線!”
    “至於塔山方向,我會命令景州、葫蘆島駐軍加強警戒的!”
    “加強警戒?”
    “遠遠不夠!”石原莞爾寸步不讓,“必須立刻從關內,甚至從夏中、夏南抽調兵力,加強遼西走廊的防禦!”
    “同時,奉北部隊應逐步向奉天、常春收縮,建立堅固防線。”
    “甚至……”
    “做好必要時放棄部分外圍陣地,以空間換時間,確保主力後路安全的準備!”
    “放棄?收縮?”阪垣征四郎仿佛聽到了最可笑的笑話,“這絕不可能!”
    “若是因為放棄四平城,導致丟失了整個奉北。”
    “你我二人,怕是隻能切腹自盡,以謝天蝗陛下了。”
    兩人的爭論異常激烈,誰也說服不了誰。
    石原莞爾的判斷基於對蘇長青戰術風格的研究和對整體戰略態勢的悲觀預估。
    阪垣征四郎從全局出發,實在不甘心收縮防線,導致整個奉北戰局崩潰。
    丟掉了整個奉北地區。
    這場爭執很快通過密電傳回了鬼子的軍部,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支持阪垣的和支持石原的在軍部吵得不可開交。
    事態嚴重,最終驚動了皇宮深處的鬼子天蝗。
    在剛剛經曆了海參崴的“恥辱”之後,鬼子天蝗對於任何可能再次導致失敗的風險,都變得異常敏感。
    皇宮東一廳,禦前會議的氣氛比永野修身和杉山元請罪時更加凝重。
    鬼子天蝗端坐上位,麵無表情地聽著陸海軍大臣、參謀總長等人的匯報和爭論。
    軍部大佬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石原莞爾杞人憂天,過度誇大了奉北野戰軍的能力,堅持應集中兵力確保四平,在奉北尋求與敵決戰。
    必須將奉北牢牢把握在手中。
    帝國絕對不能失去奉北,失去了奉北,便等同於失去了戰爭機器運行的燃油。
    另一派則認為石原的判斷雖有風險,但不得不防,建議采納其部分意見,向遼西增兵,並允許關東軍適度調整部署。
    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大將這次學乖了。
    沒有輕易表態,畢竟海參崴的爛攤子還沒收拾幹淨。
    而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大將則傾向於支持阪垣征四郎,他認為放棄四平的政治和軍事影響都太過惡劣。
    丟失奉北的災難性後果,小鬼子無力承擔。
    鬼子天蝗沉默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禦案。
    良久,這頭鬼子才用那特有的緩慢而冰冷的語調開口:“諸卿,帝國在奉北的利益,關乎國運。”
    “幾十萬關東將士的安危,係於一線。”
    “朕,不希望再聽到第二個‘海參崴’。”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阪垣與石原,皆乃帝國棟梁。”
    “它們的爭論,源於對皇國不同的忠誠。”
    “但戰局瞬息萬變,不可不察,亦不可自亂陣腳。”
    最終,鬼子天蝗做出了一個看似折中,實則更加致命的決策:“命令:關東軍務必守住四平一線,擊退支那軍之進攻,確保奉北局勢穩定。”
    “同時,著軍部統籌,從夏北方麵軍抽調一至兩個師團,緊急增援錦州、葫蘆島地區,加強遼西走廊防務。”
    “至於奉北部隊之部署……授權阪垣征四郎視戰況發展,臨機決斷。”
    這個命令,既要求阪垣守住四平,又默許了石原的部分擔憂,向遼西增兵。
    但在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夏北抽調的兵力能否及時到位?
    到位後能否擋住可能出現的奇兵?
    一旦大夏國的奉北野戰軍奇兵抵達景州、塔山一帶,並且先行控製此地。
    關東軍又該如何應對?
    這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而戰場,最不需要的就是不確定性。
    就在鬼子的禦前會議在爭吵和妥協中落下帷幕的同時。
    遙遠的遠東,海參崴的外海,戰火再次以更猛烈的態勢燃燒起來。
    ……
    接到了鬼子天蝗嚴令,如同被架在火上烤的長穀川青和長島佐助,已經陷入了徹底的瘋狂。
    長穀川青指揮著殘存的聯合艦隊,不顧岸防炮的威脅。
    命令包括重巡洋艦在內的所有大型艦艇抵近海岸,用密集的艦炮火力覆蓋海參崴守軍的每一處疑似陣地。
    炮彈如同冰雹般落下,將灘頭和後方的土地反複犁了一遍又一遍,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天空中,小鬼子的零式戰鬥機和轟炸機傾巢而出,如同蝗蟲般撲向海參崴。
    它們試圖重新奪回製空權,為登陸部隊創造機會。
    然而,迎接它們的是已經從首次空戰勝利中積累了更多經驗的奉北野戰軍航空兵“飛鷹”戰機群!
    一架架奉北野戰軍空軍部隊的戰鬥機如同矯健的雄鷹,從雲層中俯衝而下,與零式戰機糾纏在一起。
    機槍和機炮的嘶吼聲充斥天空,不斷有戰機拖著黑煙墜落。
    在海麵上炸起巨大的水柱,或者在地麵上化作一團火球。
    空戰異常慘烈,但性能占優且士氣高昂的“飛鷹”們再次逐漸占據了上風,牢牢扼守著海參崴上空的製空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