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到手的兵權也放棄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A+A-


    最終的決戰,遠比太原之戰更加輕鬆。
    當李勣帶領著右驍衛趕到戰場的一刻,就已經注定了戰局勝負。
    而麵對一場必敗之戰,特別是自家主帥已經先一步開溜的情況,再強悍的軍隊都不可能有拚死之心。
    還沒等程知節帶著白默的首級趕到戰場,幾個異族首領就先一步請降了。
    對他們而言,隻是因為被薛延陀部征服,才被當成是一個部族,實際上他們對薛延陀部隻有臣服這心,卻沒有歸屬之感。
    既然是“臣服”,那臣服於薛延陀部,和臣服於大唐又有何區別?
    大唐之強盛,天下皆知,而且中原王朝也遠比漠北王庭更加富庶,他們及時投降,至少也能混個貴族封爵,從大唐皇帝那裏得到豐富的賞賜,遠好過於被薛延陀王庭驅使。
    當然了,此時投降,之後必定要承受薛延陀王庭的怒火,隻是現在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剩下的頑固抵抗之兵,在看到白默的首級之後,也大哭著下馬拜倒,再也生不出抵抗之念。
    他們俘虜了足足兩萬草原戰士,包括他們的戰馬,得利遠遠超過了他們對於並州之地的禍害。
    李勣領軍看管俘虜,由程知節帶領大軍進入太原,護著太子殿下前來。
    他們二人雖然都是足可獨擋一麵的資深老將,但都默契地把此次功勞歸於太子殿下。
    他們不會自己壞了軍中規矩,搶主帥的戰功,而且兩人都很清楚此次太子領軍出征,其意義絕不止於軍事。
    若在這時候還想先攬戰功,不論他們是否是誠心的,都等同於在朝堂鬥爭中站隊,後果難料。
    ……
    李承乾從太原過來的一路,腦子都是麻木的。
    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勝利了?
    作為大唐的統帥,首次領軍出征,“準確地預料”到了敵軍動向,製定了應敵之計。
    雖然過程中有點兒小意外,但最後唐軍終得大勝!
    敵軍主力被擊潰,領軍主帥,同時也是薛延陀部大王子的白默被斬殺。
    以首戰之功來說,天下間沒有幾人能跟李承乾比肩了。
    本來他就貴為太子,等此戰的結果傳回長安,必將把他的威望推向更高。
    可是,這本來就不是他想要的啊!
    與李承乾相對的,杜荷就別提多興奮了。
    他終於沒有辜負太子的信任,由他帶來的那支騎兵成為了逆轉戰局的關鍵!
    作為杜如晦的兒子,他還是能在狂喜之下穩住心態。
    他看出了太子殿下似乎有點兒心不在焉。
    但也可以理解嘛。
    太子長時間被魏王壓製,一定是對於此次領軍出征抱有極高的期望。
    現在目標達成之後,他暫時失去了行動的目標,也需要消化這次大勝的喜悅。
    而自己作為謀士,有些事情必須要想在太子的前麵。
    杜荷早就憑著父輩的關係,與程懷亮結成了好友,極力影響程氏們子,增加太子在他們心目中的分量。
    同時,他還積極地跟右威衛、右驍衛兩軍中的中層將領接觸,代替太子許以重賞。
    借著大捷的由頭,這樣的賞賜不但能極大地拉近那些將領跟太子之間的關係,增強他們對太子的效忠之情,更不會引人注目,哪怕此事被傳出去,別人也不好說太子是借機拉攏將領,培養自己的班底。
    怎麽著?將士在前線打了這樣的大勝仗,作為太子和大軍主帥,私下給點兒賞賜都不行麽?
    那還怎麽保證大軍有足夠的士氣?怎麽保證將士們在後續之戰中為朝廷效死命?
    “殿下,白默身死,薛延陀部主力被擊潰,餘者已經逃回草原。”
    “白默的首級和屍身都已經找到拚起,按例是要運至長安,由朝廷決定如何處置。”
    白默身份極高,對於他的屍體處置關係到朝廷未來對於薛延陀部的安排。
    假如朝廷一意把薛延陀部完全鏟除,那當然無所謂了。
    可薛延陀部畢竟是大唐曾經的盟友,未來大唐若是還給他們機會重新效忠於朝廷,再借助薛延陀在漠北的勢力代朝廷鎮守,那做事就需要留有餘地。
    再者,朝廷乃是中原正統,行事自然也不能像草原部族一樣野蠻。
    李承乾借機道:“既然現在戰事告一段落,那便由本太子親自護著白默的屍體回長安吧。”
    “北疆大軍,就交由兩位將軍代領,以應敵情。”
    此言一出,整個軍帳中人全都露出錯愕的表情。
    就算是程知節都下意識地重複道:“殿下……您要回長安?”
    杜荷反而是眾人中最先反應過來的,當然,他的反應也最是激烈。
    “殿下,這怎麽可以呢!”
    意識到自己失言之後,杜荷才趕緊換了個語氣,耐心地勸諫道:“殿下雖欲回長安奈何您是大軍主帥,責任重大呀。”
    “薛延陀首戰雖敗,但是他們依然有數萬鐵騎逃回草原。”
    “若是任由他們據有草原,則時刻能再次對我大唐北疆形成威脅,殿下您豈能在此時輕離軍中啊。”
    杜荷簡直懷疑太子殿下是不是還沒睡醒呢。
    太子首次領軍,就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和危險的局麵,好不容易得了大勝,在軍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怎麽能輕離軍中呢?
    這不是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兵權拱手讓人嗎?
    誰都知道,經此大敗後,短時間內薛延陀部已經再難成氣候,之後任何人接手此戰,都不難應付。
    太子一走,主帥空缺,萬一真讓魏王那邊說服了陛下,將白白撿到巨大的軍功,又有資格跟太子殿下叫板了呀。
    李承乾卻像是沒有聽明白他的真正意思一般,直接搖了搖頭。
    “休要誇大。”
    “敵軍撤回草原,短時間內難以卷土重來,之後我大軍的重心,便在於維持北境防務,同時探明敵情,輔助阿史那思摩奪回草原。”
    “這些事情,本太子又能幫上什麽忙,隻看兩位將軍如何跟阿史那將軍配合了。”
    杜荷張了張嘴,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李勣和程知節對望一眼,明白太子是真心想要回到長安,雖然不知道他抱著何等想法,但兩人也不能幹涉太子的決定,隻能盡一名軍中將領的本分了。
    “請殿下放心,末將必不負太子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