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報到
字數:3765 加入書籤
出了故宮,已是下午三點多,雖說在裏麵呆了幾個小時,但走走看看歇歇,也就逛了個大半個故宮而已,中午也是在裏麵吃自帶的幹糧。
看了看身後的雄偉的宮殿,宋向國有點感慨,“這皇帝住的地方,也就這樣吧,雖說雄偉大氣,可入目一片片的朱色,剛開始看覺得挺震憾,可時間久了怎麽就感覺有點別扭呢。”
安安,“唔唔,還是家裏好,空氣又清新。”
宋文,“龍床不如狗窩,這層層疊疊的圍牆,就像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監獄,哪是一般人能住的。”
一家子都統一的三觀,宋七七自己也就算了,見慣了後世的各種的繁華和仿古建築,難得的是自家這幾個土包子也不受影響保持初心。
讚歎的點點頭,“對對對,自由自在的多好,又不是有病,幹嘛把自己關進籠子裏。”
圓明園那邊就不一樣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建築風格。
每個院子都各具特色,特別是西洋樓,上輩子宋七七還在那拍了很多相片,雖然隻剩下殘簷斷壁,可也能看得出當年萬園之園的盛況。
可惜現在還沒有得看,圓明園還要過幾年後,才會正式對外開放。
一路吐槽著回到京大,這大城市就是這點不好,出個門就得坐車,坐車也就算了,還得轉幾趟。
這要是後世的地鐵,也就20分鍾路程,現在這公交車,愣是慢悠悠的晃了一個多小時。
回到招待所,已是下午5點多鍾,眾人歇了會兒,就打算去飯堂吃飯。
宋文可不敢再從乾坤袋裏拿出什麽食物了,這大兒子也忒心細了些,不過也難怪,畢竟吃了十幾年的口味。
食堂裏已是紛紛嚷嚷的,開學的第一天,已經有不少學生報到。
這老三屆的大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有應屆的高中畢業生,也有下了幾年鄉的知青,乃至工作了十幾年的工人幹部,甚至帶著小孩的也不稀罕。
所以宋家這一行人,倒也不顯突兀。
宋七七好奇的去逛了一圈,飯堂裏開了幾個賣飯的窗口。
裏麵的食物都差不多,也就幾樣,肉片炒豆角、肉沫炆茄子、雞肉燉粉條、炒南瓜和鹹菜,主食有米飯和窩窩頭,說是炒,其實就是煮,就是水少一點,油多一點點,味道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放在當下,已經是很不錯了,看著眾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就知道了。
起碼是幹的,外麵很多還是粗糧稀粥加紅薯度日呢。
很多人也就是兩個窩窩頭就著開水啃,或者米飯加鹹菜,要一份肉菜的還是少數。
而且那肉菜也是肉少素多,肉片炒豆角就兩三片肉,剩下的都是豆角。
其它兩樣也都差不多,倒也不貴,八分錢一份,飯兩分,加上一份鹹菜也是兩分錢,總共也就三角二分,當然還是要加上糧票的。
宋七七和安安分了一份飯,幾人各攤了一點菜進自己的飯盒,這樣每樣菜都能嚐點。
夾了一筷子豆角進嘴裏,味道果然差強人意,還有股臭青味。
宋向國可是吃過六塊多錢的豪華大餐,聞名全國京市烤鴨的人,吃著這勉強叫做肉菜的食物,正想發表一下不滿。
不過,看到周圍投來的那羨慕忌妒的目光,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他們這幾人要完三樣肉菜就夠招人的了,要是再吐槽,估計那目光會直接變成死亡凝視。
宋文也皺了皺眉頭,要說他也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但這幾年日子好過了不少,七叔隔三差五的進山打獵,肉是不怎麽缺的,雖不至於餐餐吃肉,味道總是還不錯的。
可這大食堂煮出來的東西,完全沒有一點技術含量,也就是叫做煮熟吧,說難聽點跟那豬食也差不了多少。
看著宋向國那一副生無可戀臉,宋七七不禁為自家哥哥掬了一把同情淚。
小聲說道:“大哥,我剛聽人說,這京大不止一個食堂呢,還有另外的什麽小炒部,那裏的菜應該要比這好點。”
宋文也道,“嗯,我早上過來時也聽說了,小炒部的菜是現炒的,味道肯定比大鍋菜要好吃,估計要過兩天才開放。”
宋向國一聽,臉色稍安,就算不能天天吃小炒,偶爾打個牙祭也是好的,要不天天吃著這夾生味的飯菜,估計自己會活不到畢業。
次日一早,宋向國來到了新生接待處,登記了姓名,給老師看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負責接收學生的是招生辦的一位年輕助教,等宋向國簽完字,笑道,“同學歡迎你加入京大,我們會安排人帶你去宿舍的。”
宋向國笑道,“謝謝老師,我不著急,可以等多幾位同學一起,免得讓同學來回跑。”
他們這住得近,到得比較早。
“這樣也好。”助教覺得這學生挺懂事,又看向宋向國後麵的宋七七幾人。
宋向國忙道,“這是我爸爸和弟弟妹妹,這次是順帶一起來玩的。”
“老師好。”宋七七和安安奶聲奶氣乖巧的叫了聲。
“哎,你們好。”
宋七七從包裏掏出一把紅棗幹,“老師,我請你吃棗子,這是我家自己種的,可甜可甜了。”
宋向國捂臉:又雙叒叕是這一招,作者你就不能換個新鮮的?
作者弱弱道:要不,換成櫻桃?
宋向國崩潰臉: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啊啊啊啊啊......
作者木然臉:招數不在老套,有用就成,你看......
宋文對著推辭的老師說道,“這是自家種的東西,不值錢的,娃娃的一點心意,老師您就嚐嚐吧。”
老師們推辭不過,每人拿了一個放進嘴裏,自然又是一波讚歎。
宋向國無語向蒼天......
一會兒功夫,宋小外交官七七已經跟幾個老師助教們混熟了,也大致了解了一些京大的情況。
比如,幾個食堂裏哪個食堂的師傅煮菜比較好吃,分菜工勺菜的時候哪個手抖得比較厲害。
再比如,學校的後門的旁邊的小巷,每當某一時間,會有一些小販推著裝著吃食的小車來售賣......
又有兩波人來報到,其中一個還是熟臉孔,原來是在火車上遇到的李豐,家在本地的那個。
兩夥人相互點點頭,便跟著助教去了宿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