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別墅(加更)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有一點宋七七卻是錯了,那就是之前判斷陳萬福的家世實力之事。
其實陳家在如今的港島,還是很有實力的。
雖不是屬於頂尖的幾大世家,但還是在一流世家之列。
不僅經營著房地產,還有珠寶生意,影視行業,醫藥也有涉及,那家私家醫院的大股東之一便是陳家。
都是一些賺錢的生意,之所以後來沒落了,就是因為陳老爺子陳長生死了。
陳家如今的掌舵人,就是陳長生。
他眼光獨道犀利,做事果決,雷厲風行,處事又極為圓滑,從不輕易得罪人,所以在圈中口碑極好。
陳家也在他的帶領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陳萬福是他長子,也是他著重培養的接班人,可惜在他死後,陳萬福壓不住那幾個野心勃勃的叔伯。
內部的爭權奪利導致了陳家的四分五裂,以至於後來的漸漸沒落,最後就無聲無息了。
所以,後世中,宋七七才沒聽說過陳家。
但現在,陳長生沒死,如無意外,還能健健康康的再活二十年,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不說二十年了,隻要再有多四五年時間,陳萬福在父親的支持下,便能徹底的掌控家族,而港島的頂流世家,也將保留著陳家的一席之地。
宋七七在幫陳長生治療期間,也通過張院長了解了陳家的情況,也由此推斷出,是自己改變了陳家的命運。
不由得暗暗感歎,這一百萬,陳家可花得太值了。
而陳萬福,在父親脫離危險後,便把重心又放到生意上來。
首先便是那批無敵神仙果了,從青鬆子口中得到肯定答案後,便全力營銷起來。
從包裝到功效,經過專業的設計包裝,和各權威機構檢測出示的各種數據,無敵神仙果一下子便上升了幾個檔次。
價格當然也呈幾何級的翻了幾倍之多。
部分包裝精美的神仙果,一枚竟然賣到了五至十港元,相當於在內地一個一兩塊錢的神仙果,在港島能賣到三四塊甚至七八塊人民幣。
而且還是供不應求的那種,畢竟,拋開功效不說,光那獨一無二的口感和賣相,就讓許多吃過的人欲罷不能了。
一時間,無敵神仙果成了港島上流社會送禮待客的必備之品。
而一些精明之人,也在紛紛打探著貨物的來源之處。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啦,以現在的信息傳遞速度,隻要不刻意去宣傳,想要找出源頭來,無異於大海撈針。
這些,也都在宋文和宋七七的意料之中,港島的一切,兩人也不必操心,隻等著分錢就是了。
等到了深市的果園圍牆建好,各種設施完備後,把成熟的果樹通過乾坤戒交給了梁建中兄弟倆,宋七七便也當了甩手掌櫃。
當然,隔三差五的澆下靈泉水還是要的。
這還得益於果樹在空間培育成長的,如果是以前隨便從山上移植的那種,還得天天的澆灌才能保持品質。
這對於懶癌病人宋七七來說,還真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如今倒是輕省了不少。
而現在,宋家有著另一件大事要辦。
那就是,宋家的大閨女,宋向君同學要出嫁了。
宋向君與楊誌其,兩人從高中便相識,經曆了下鄉、相戀、一起考上中專,說起來也經過了五六年的愛情長跑,現在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了。
雖說他們兩年前就扯了證,可這年頭在鄉下,在老農民的眼裏,不擺酒可算不得結婚的,哪怕扯證了也隻算得上定婚而已。
兩人畢業後,宋文找了點關係,把女兒女婿都分配到了縣二中。
縣二中的位置剛好就在宋文之前第一次買地的旁邊,從學校門口出來到家都不到一百米的距離,這下子,連學校的房子都不用等著分了。
宋家的大別墅,也早就建好了,就差最後的裝修就能入住。
按說現在的房子也沒什麽裝修,一般也就拉個水電,打個水泥地,刷個石灰大白牆就完事。
可宋文父女倆就不能這麽敷衍了,人家可是去過豪華飯店包箱吃過飯的人。
在深市轉了一圈,見識過了最前沿的建築風格和裝修,宋文毫不猶豫的采購了一批瓷磚和木板回來鋪地麵。
加上宋七七後世的眼光,提議宋文通過陳萬福請了港島的設計師出了個設計稿,又讓那在深市的未來房地產大佬,如今的包工頭兄弟,直接拉了一批有經驗的人回來參與建設。
在當地又請了幾十個工人,在宋文不計成本的大把撒錢下,不到半年時間,一幢低調而奢華的大別墅就完全建好了。
這還是因為裝修耗費了一半的時間。
不單是鋪了瓷磚和木地板,噴了牆漆,還用了後世的埋線,開了大大的落地窗。
各種精美的燈具,甚至一些材料,還是直接從港島運過來的。
比如衛生間的洗手盤和抽水馬桶。
可以說這裝修三十年後都不會過時。
別墅上麵三層,下麵還有一層地下室,又分為四大區域,既可合在一起,又可以單獨成幢。
就比如說宋向君的這一幢,在相連的位置徹上牆,便成為單獨的一幢樓房,但又能通過後麵的走廊相連。
圍牆跟之前與梁振南一起買的地塊也一起圍上了。
中間挖了一條兩米多寬蜿蜒的人工水渠作為分隔,水渠繞著別墅一圈,在前麵有一個人工湖,湖中有涼亭、假山,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
種上綠化,就像後世的小區那樣,綠樹成蔭,環境幹淨而優美。
而就是這麽一幢在當地來說超豪華的大別墅,卻沒有引起人們的多大關注。
這就得歸功於宋文一向的低調作風了。
事先就讓人先起好了兩米多高的圍牆,上麵還圈了一圈圈帶著釘的鐵絲網,又在圍牆內種了一圈的樹,阻隔了大部分的視線。
別墅的外牆,做了點仿古的風格,線條簡單不張揚,除了那幾扇大大的落地窗,可以說沒有什麽招人眼的地方。
而這裏的位置現在還是比較偏的,要不是還有個學校,這裏就相當是郊區了。
所以,除了裏麵幹活的人,還真沒幾個人關注到這裏的異常。
而少數幾個注意到的人,跟人家又不認識,也隻是看了看,好奇的嘟囔了幾句,也就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