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購買英超俱樂部?(3更)

字數:3277   加入書籤

A+A-


    全球媒體在得知陸家貴80億巨獎的消息後,再次被世界首富陸家貴的財大氣粗所震撼,隻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
    華國的球迷和民眾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更是歡欣鼓舞,網絡上幾乎是一邊倒的讚譽:
    “陸首富仗義,這錢花得值!”
    “就該這樣,誰流汗流血,誰就拿最多的錢,後勤人員少拿一些別想揩油!”
    “雖然多少不一,但所有有功人員都有獎勵,這下看誰還敢不拚命?以後國家隊比賽,估計人人都要搶破頭!”
    “陸氏集團,民族企業之光!”
    陸家貴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再次向世人宣告:在他這裏,功勞和回報,絕對成正比。他的“鈔能力”,不僅僅是激勵,更是一種重塑規則的力量。
    世界杯的狂熱逐漸平息,但陸家貴對華國足球的投入並未停止。
    經過這次史無前例的世界杯之旅,陸氏集團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華國足協最重要、也是最強大的戰略合作夥伴和金主。
    當然,陸家貴也深知,單靠巨額獎金刺激是無法讓華國足球獲得持續健康發展的。
    在與足協和體育總局的後續談判中,他提出了係統性的合作方案。
    “獎金,是成績的催化劑,但不是根基。”陸家貴在與合作方的會議上明確表示,“我們要做的,是打好地基。陸氏集團願意長期讚助華國足球,但希望資金能用在刀刃上。”
    最終,一個覆蓋全麵的“陸氏足球振興計劃”出爐。
    陸氏集團旗下專門成立了“陸氏足球發展基金”,初期注資100億人民幣,用於長期支持華國足球事業,這筆資金將用於:
    1、各級國家隊保障:繼續為男足、女足、各年齡段青少年國字號球隊提供頂級後勤保障和具有競爭力的獎金(雖然後續單屆大賽獎金未再達到80億的恐怖高度,但依然遠超以往),確保國腳們動力鈔足。
    2、青訓體係搭建:投入巨資與各地足協、優秀中小學、足球學校合作,建立遍布全國的青少年足球培訓網點,提供專業的教練、設備和競賽平台。
    3、校園足球推廣:讚助全國大學生(CUFA)、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足球聯賽,讓足球深入校園,擴大選材麵。
    4、社會足球普及:讚助五人製足球、沙灘足球、街頭足球等更具趣味性和參與度的項目,舉辦民間足球賽事,營造更濃厚的足球氛圍。
    5、教練員裁判員培訓:資助優秀的本土教練、裁判員出國深造,邀請世界頂級專家來華講課,提升專業人才水平。
    6、球員出國讚助:鼓勵球員出國,特別是到歐洲聯賽踢球,根據轉會費金額、年薪、聯賽等級、出場時間等等,對球員和轉出俱樂部進行補助,避免因為國內聯賽條件太好、薪水太高,許多人好逸惡勞不願出國留洋吃苦鍛煉的現象。
    7、基礎設施建設:捐款幫助經濟欠發達地區修建或修繕足球場,改善硬件條件。
    與此同時,借著女足奪得世界冠軍、男足奪得世界杯季軍的東風,以及陸家貴在高層的影響力,華國足協的內部改革也在繼續加速。
    管辦分離、引入專業經理人、建立更透明的財務製度、嚴厲打擊假賭黑、大幅降低各級別賽事對俱樂部的抽成比例。
    一係列舉措,雖然推行中仍有阻力,但方向已經明確,環境正在改善。
    在陸家貴重生帶來的先知和巨額資本的雙重驅動下,華國足球的發展軌跡,與他前世所知的那個令人失望的平行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偏轉。
    無數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因為親眼所見的國家隊輝煌戰績和陸氏集團營造的強大聲勢,以及球員們獲得的上億的獎金,開始真正將足球視為一個有前途、有榮譽感的事業選項。
    足球人口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各地青訓營人滿為患,業餘比賽如火如荼。
    沒有人敢斷言未來的華國足球就一定能奪得世界杯冠軍,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更完善的青訓體係、更健康的聯賽環境和更強大的資本支持,華國足球無論男足還是女足,在未來幾十年內,都肯定能穩穩地站在了亞洲頂尖強隊的行列,成為了世界杯等世界大賽的常客,並持續向更高的目標發起衝擊。
    而這一切改變的起點,都源於陸家貴恐怖的鈔能力和他促進的足協改革。
    看到陸家貴這麽不遺餘力的投入巨資支持華國足球領域的發展和未來布局,特別是支持華國球員出國踢球,範誌毅、孫繼海、楊晨、李鐵等幾個本身就在海外踢球球員心裏泛起了別樣的心思。
    如果歐洲頂級聯賽有一家華國人掌控的俱樂部,這不是比把華國球員送到其他俱樂部效力方便多了嗎?
    有華國老板罩著,起碼不會受到歧視,能夠得到公平的出場時間,這可比華國球員去其他俱樂部從零開始好多了。
    沒有陸家貴大手筆讚助男足的事情,他們也不會想到這些事兒。沒有陸家貴世界首富的身份,他們也不敢想。
    但現在陸家貴個人資產達到了8000多億人民幣,一屆世界杯就拿出80億獎勵國家隊和相關單位,又拿出100億布局華國足球的未來。
    這樣的財力和魄力,有實力有意願,憑什麽不能嚐試一下購買歐洲俱樂部,自己玩,也方便華國球員出國留洋?
    特別是在英格蘭待的時間頗久的範誌毅、孫繼海知道,英國有富勒姆、伯明翰、樸茨茅斯、牛津聯等不少職業俱樂部都被外國私人老板收購。
    而英超中,有不少俱樂部都處於財政危機中,財政負擔極為困難。
    以陸家貴的財力,花一兩億英鎊買一支英超俱樂部,完全跟玩似的,沒有任何壓力。
    因此,範誌毅、孫繼海、楊晨、李鐵幾人找隊長馬明宇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向陸氏集團申請,要求與陸家貴主席見麵,向他當麵提出這個購買歐洲頂級俱樂部,特別是英超俱樂部的構想。
    如果陸家貴同意的話,這對華國足球又是一大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