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名人的安排

字數:4365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心裏沒底時,陳小蘭開著哈佛H9回來了,身後是一名家丁開著長城炮。
    朱元璋指著下車的幾人:“你看看,那小子又要搞事情了,竟然將標兒好不容易收集來的人才又收攏到自己身邊,他到底要幹嘛!?”
    馬皇後站起身:“那就去看看唄,總不能將這些人送給老四吧!”
    這時候,陳小蘭領著眾人走上新修好的台階,來到兩人麵前。
    “見過陛下,見過母後。”
    楊士奇、夏元吉等人見皇帝和皇後也在這,心中不由大驚,趕緊上前行禮。
    這位陳先生,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與皇室有如此深的關係?!
    朱元璋大手一揮:“進去吧!”
    一行人來到客廳,卻不見陳林和朱棣。
    一個丫鬟上前稟報,一行人又來到地下室。
    楊士奇、夏元吉幾人則是被別墅的燈火輝煌震驚住了,心中對陳林越發期待。
    “我草,沒想到爆破船集群衝鋒威力這麽猛,你給老子等著,等我炮船成型,一舉轟滅你所有建築。”
    朱棣在那大呼小叫,陳林卻是悠哉悠哉儲存戰艦,還藏在船塢裏,到時候突然全部放出,嚇死朱棣。
    朱棣還在那咬牙切齒,重新操作準備下一波進攻,然後啪的一聲,後腦勺被人呼了一下。
    “哪個王八蛋敢打老....爹!”
    “玩的很開心嘛。”朱元璋冷笑道。
    朱棣趕緊站到一邊,陳林也是鍵盤鼠標一推,來到楊士奇幾人麵前。
    “誰是夏元吉?”
    半大小孩的夏元吉上前拱手道:“學生夏元吉,見過先生。”
    “你就是夏元吉,長的還挺可愛,可願拜入我門下。”
    夏元吉看向朱元璋,又看向楊士奇求助。
    朱元璋沒說話,作為老大哥的楊士奇自然知道機會難得,對著夏元吉微微點頭。
    見此,夏元吉也不再猶豫,深吸了口氣九十度鞠躬下拜:“學生拜見師父。”
    “很好,今後你就是皇長孫他們的師弟了,先跟著你師娘學習新式記賬法。”
    和皇孫他們成為師兄弟!?
    楊士奇幾人都是豔羨的看著夏元吉,心中期待自己也能被收入門下。
    陳林繼續說道:“小蘭,給夏元吉一個筆記本電腦,這段時間你先帶著他學習數學知識,熟悉電腦操作。”
    “知道了,少爺。”
    說著陳林又看向長相最老成的楊士奇:“你應該就是楊士奇吧!”
    楊士奇拱手道:“學生楊士奇,見過先生。”
    陳林點點頭:“這段時間你就在我這當個管家,學習管理我手上所有業務。”
    楊士奇一愣,管家!?
    什麽鬼,不收作弟子,也不能是官家吧!
    難道他要當一個管理日常瑣事的跑腿?!
    不等楊士奇想明白,陳林再次喊道:“楊榮、楊傅出列。”
    兩人趕緊站出行禮。
    “你們兩個作為楊士奇的副手,協助他管理。”
    兩人也是一臉懵逼,但還是拱手應下:“是,先生。”
    作為後世這三人的君主,朱棣自然明白三人的才能,也知道在陳林手下當管家的份量,便上前解釋道:“你們別以為這個官家就真的隻是官家。”
    “需知你們的陳先生手下可是有著諸多產業,都是事關朝廷大政方針的工程。”
    “好好跟著學習,不會錯的。”
    朱元璋和陳林則是好笑的看著朱棣,他們都問道朱棣身上的酸味。
    能不酸嗎?
    原本屬於永樂朝三大名臣,現在活生生被別人撬走,酸,太酸了。
    三楊在聽了朱棣的解釋後,非但沒搞明白,反而更迷糊了。
    但他們看到朱元璋在一旁沒發表任何意見,也隻能默默應下,或許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陳林沒工夫管三楊的心態,而是看向長相清奇的鐵鉉。
    鐵鉉有胡人血統,鼻梁很高,眼窩很深,也很帥。
    “鐵鉉。”
    鐵鉉趕緊上前行禮:“見過先生。”
    “你的任務是學習後世的律法,我給你五年時間,你的畢業作業就是製定出一套完善的大明新律,有信心嗎?”
    鐵鉉臉色一緊,讓自己製定律法!?
    他有這個能耐嗎?
    其他人也是震驚的看向鐵鉉,朱元璋拉著陳林來到一邊:“啥意思,《大明律》不行嗎?”
    陳林不耐煩道:“你管那麽多幹嘛,新律法出來後行不行,不還得由你這個皇帝來定,到時候再說唄!”
    “那你讓鐵鉉白白浪費五年,不虧嗎?”
    陳林自信一笑:“退一萬步說,五年後他製定的律法在你這通不過,可這五年時間他也學習了海量後世律法,這樣一個既懂得大明律法,又精通後世律法的人才,你覺得能虧嗎?”
    朱元璋捋著胡子:“倒也是哈,行,那你繼續,我倒要看看你還有什麽花招。”
    陳林最後看向解縉:“天才伸童解縉是吧!”
    “先生過獎了,學生解縉,見過先生。”
    陳林點點頭:“你很聰明,但你要記住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人太聰明,容易遭天妒。”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我給你的任務是學習《新華字典》,編纂一本屬於大明的字典,並整理我帶回來的所有資料,分門別類,製定成冊,再搜集從古至今所有文獻,隻要你認為對值得流傳至後世的,都可以收錄在冊......”
    朱元璋、朱棣幾人腦海中突然跳出四個字!
    《永樂大典》!
    不對,現在應該叫《洪武大典》。
    而且是加入陳林所帶來的後世知識,可稱之為《超級洪武大典》!!
    朱元璋興奮了,怎麽看解縉怎麽可愛,《洪武大典》啊,這份功績足可讓後世稱頌他這個洪武大帝的文治之盛。
    難道他也有資格成為文皇帝!?
    文武皆能的皇帝,曆史上有幾人!?
    朱棣又酸了,因為他的《永樂大典》沒了。
    關鍵是眼前這幾為,原本都應該是他永樂朝的大臣,現在倒好,被大哥一網打盡,甚至還得到陳林的真傳,那自己今後還怎麽混。
    朱元璋這時候也想到這點,先前心底那份擔憂,瞬間煙消雲散。
    永樂大帝被砍斷手腳,即便他這個老四再有能力,沒了助手還怎麽翻出浪花?
    這些人再在陳林手下鍛煉幾年,到時候回歸太子身邊,如虎添翼啊!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