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所謂的任務!?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事情是這樣的....”
陳林繼續說道:“這不要組建皇家軍事學院嗎?”
“你爹任校長,你這個太子也要在軍事學院掛職,我覺得太子任教導處主任比較好,主管思想教育這塊。”
“這樣,軍事學院的學生不僅是天子門生,也是在太子的熏陶下學習成長,有利於皇家掌握兵權。”
“這個製度還要形成慣例,今後每一任皇帝和太子都將自動擔任校長和教導處主任,必須時不時去軍事學院逗留幾天,與學生同吃同睡同訓練,以增進與學生的感情。
所有的軍官都是天子門生,就能極大程度上避免兵權旁落,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朱標和早已睜開眼睛的朱元璋對視了一眼。
“孤覺得可以,非常可以,先生到時候呈一份詳細計劃上來,孤批閱後沒問題,就定下規矩。”
陳林搖搖手指:“具體細則你們自己定,定好後遞到我這邊,我看過沒問題,你們就可以定下規矩祖製之類的,嗯,就這樣吧!”
朱元璋:......
朱標:.......
朱棣表示,這很陳林,非常陳林。
朱標再次點上一根煙:“那這軍事學院的框架、生源、選址這些.....”
陳林點點頭:“選址就在金川門外,那裏地域相對開闊,距離江邊也不算遠,可以兼顧水師學生的訓練。”
“對了,金川門就是永樂大帝靖難之役時攻入京城那個門,很有紀念意義,你說是吧,我們的永樂大典。”
朱棣:........
朱標笑笑的看著朱棣,朱元璋則是橫眉冷對。
朱棣表示,這事過不去了是吧,有完沒完!
陳林繼續說道:“至於生源嘛,第一批我建議從勳貴二代子弟中挑選,還有中上層將領的子嗣,或者軍中年輕軍官。”
“第一期先收個1000人吧,至於框架,也沒那麽多複雜事項,我提供訓練教材,魏國公、曹國公他們負責具體教授,這1000人就當是新兵,該怎麽操練就怎麽操練。”
“主要是學習新式火器對於當下戰爭的使用,扭轉舊有的軍事思想,這個才是關鍵。”
“殿下要是想去學習的話,也可以去,包括燕王他們幾個成年的皇子,都可以去。”
陳林不斷講述自己對於後世軍校的理解,朱元璋父子仨一邊聽著,一邊不斷點頭。
陳小蘭一旁負責記錄,陳林這邊剛講完,她的記錄緊接著完成,將記錄好的資料遞給自己的太子哥哥後,端走太子哥哥的茶盞遞給自家少爺。
朱標也剛好想喝茶,手卻撲了個空,隻好拿起桌案上的記錄資料,避免尷尬。
“少爺,喝口茶歇歇再說。”
咕咚咕咚喝完茶後,陳林起身說道:“今兒就到這,來人,帶我去睡覺。”
呃......
沒動靜
朱標笑著搖搖頭:“來人,領陳先生去房間休息。”
值班太監這才應下,帶著陳林和陳小蘭離開了。
現場就剩下父子三人,在那消化陳林剛剛所講。
許久後,朱元璋才將皇家貿易集團,軍工、重工之事說於朱標。
朱標聽後又愣神了一會兒,感歎道:“陳先生對於大明太重要了,他提出的這些事項,每一件都能改變大明,避免史書上的一些悲劇發生。”
“爹,陳林此人決不能讓他輕易離開!”
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好大兒:“你也有那種預感?”
朱標點點頭:“是的,他在一次一次的死而複生中,帶回許多東西和知識,似乎是在完成幫助大明的任務,如果真有這個任務,那完成後他是不是就不回來了!?”
朱元璋來回走動著:“完成任務不回來了......”
“那就別讓他完成任務,他不是對倭國心心念念嗎,咱們就不隨他的意願,不滅亡倭國,他的任務就完不成,對,就這麽幹!”
這時候朱棣說道:“爹,我覺得還是不要在倭國這事上卡陳林,倭國在後世對華夏的傷害太大了,我怕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朱標讚同道:“我也這麽覺得,倭國一事決不能卡他脖子。”
朱元璋默然:“那你們覺得他還可能有什麽任務,工業革命?”
“咱可舍不得卡自己脖子,工業革命必須完成。”
“還有什麽可能的任務呢?”
朱標提議道:“咱們在這瞎猜沒用,隻需今後注意他對哪些事上心,咱們有針對的篩選,隻要不影響大明發展的,咱們就從中阻撓。”
朱元璋一拍手掌:“對,就這麽幹!”
這時候,朱棣心裏想起了一個極有可能存在的任務,就是讓他這個燕王成為皇帝。
但他不想說,因為他真的想要成為皇帝,即便是遠在萬裏之外的美洲,他也願意成為皇帝,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事業!
真要說出來,老爹和大哥肯定會選擇阻止這個任務,因為這對大明沒有任何損害,還能去除他這個將來的永樂皇帝的威脅.......
父子仨陷入短暫沉默後,朱標從眾多奏章中抽出一份:“爹,第一批朝貢使臣已經抵達鬆江府,不日就將沿江水而上,抵達龍江驛。”
“但原鴻臚寺卿年歲已高,去年就告老還鄉,這接待之責.....”
朱元璋一拍桌案:“讓陳林去,全權負責此次藩國朝貢,直接給他個鴻臚寺卿,咱倒要看看,他在麵對這些藩國使臣時,能玩出什麽花樣。”
朱標點頭記下,又抽出一份奏章:“航海侯張赫,此次與朝貢船隊一起進京,是直接授予其水師元帥之職,還是暫領某個職銜?”
朱元璋捋著胡須:“水師元帥之職不能隨意授予,沒有足夠說服人的海戰戰績,怕是不能服眾。”
“先授予直隸水師提督,等清剿浙江外海倭寇後再授予水師元帥,要是他能屠滅倭國,直接給他個國公也不是不可以,到時候就叫倭國公!”
倭國公!!
朱標差點沒笑出來:“我覺得張赫可能不會喜歡倭國公這個爵位。”
朱元璋不在乎道:“那就琉球公,扶桑公,實在不行就東海公,名號嘛,怎麽叫不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