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徐達暈倒了!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甲板上,倭國、安南、高麗等各國使臣們也被這震撼的場麵嚇得驚慌失措。
他們緊緊抓住船沿,雙腿發軟,全身無力,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這巨大的衝擊波掀翻到江裏去。
麵對如此強大的鐵甲艦,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敬畏,僅存的一絲絲地理上的自信,在這一刻都蕩然無存。
而琉球使臣李順則暗自慶幸自己投誠得早,否則這些炮彈恐怕就要落在他的琉球國土上了。
他心中暗自感歎,這鐵甲艦的威力實在是太可怕了,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相比之下,占城使臣那日勿則顯得異常激動。他看著鐵甲艦的威猛火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三千大明天兵,外加無敵之姿的鐵甲艦,我倒要看看安南還怎麽南下蠶食占城的土地!
高麗使臣樸仁勇卻顯得有些惶恐。
他不時地偷瞄著陳林,因為陳林此時正在與一個蒙古人交談。
這個蒙古人他認識,正是納哈出麾下的一名文官,之前曾出使過高麗。
大明和納哈出竟然接洽上了,這讓樸仁勇感到十分擔憂。
如果讓這位外交部長知道他們同時也臣服於納哈出,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高麗在大明和納哈出之間左右逢源,如今卻可能兩頭都得罪,這可如何是好?
不行,不能再這樣猶豫不決了,必須做出選擇,決不能再像北元朝廷那樣,最終連朝貢的資格都失去。
想到這裏,樸仁勇向身邊的兩位隨從使了個眼色。
三人默契地點點頭,然後緩緩地朝著陳林那邊走去……
“使臣既然願意出兵協助兀良哈三部,那咱們之間的恩怨就算了結了。
互市自然也沒問題,但我們隻要羊毛和鐵礦,其他的就不必了……”
正當陳林和那位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起的納哈出使臣相談甚歡時,突然間,一陣騷動打破了原本和諧的氛圍。
隻見樸仁勇帶著他的兩名手下如餓虎撲食一般,氣勢洶洶地徑直衝向納哈出使臣。
隻聽得“撲通”一聲巨響,伴隨著“嘩啦啦”的落水聲,樸仁勇的兩名手下和納哈出使臣一同跌入了水中。
“哎呀,這這這……”
樸仁勇臉上露出驚恐的神色,他手忙腳亂地跪到陳林麵前,連連磕頭,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外臣不慎失手,竟將貴客推入水中,還望大人恕罪啊!”
陳林卻顯得異常淡定,他不緊不慢地從口袋裏掏出一支香煙,悠然地點上:“演技不錯嘛。”
說罷,陳林揮了揮手,對旁邊的侍衛下令道:“來啊,把樸仁勇也給我丟到水裏去。”
樸仁勇一聽,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磕頭如搗蒜一般,嘴裏不停地哀求著:“大人饒命啊!大人饒命啊!”
然而,盡管他表麵上表現得如此驚恐,可實際上,他的內心卻是暗自竊喜。
因為他會水,他的兩名手下同樣也精通水性。
而那位可憐的納哈出使臣根本就不會遊泳,因為他是蒙古人。
隨著陳林的一聲令下,樸仁勇也被毫不留情地扔進了水中。
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和他的兩名手下一起,裝出一副拚命救人的模樣。
實際上,他們卻是在暗中使勁,將納哈出使臣死死地按壓在水裏,讓他無法浮出水麵。
朱元璋麵帶疑惑地湊到陳林身旁,壓低聲音問道:“你就這麽放任不管嗎?”
陳林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戲謔的笑容:“管什麽,狗咬狗一嘴毛罷了,就讓他們去咬吧!”
朱元璋顯然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可是這樣一來,我們穩住納哈出使臣的目的豈不是要落空了?”
陳林不緊不慢地解釋道:“納哈出又不隻是派出了他一個使者,正使沒了,不還有副使嗎?這並不影響大局。”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似乎還有些疑慮:“那高麗使臣此次的舉動又該如何解釋呢?”
陳林緩緩吐出一團濃煙:“這恰好說明了高麗的心境已經發生了轉變啊,這是好事啊!”
朱元璋聽後,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嗯,倒也是這麽個道理。
現在各國的使臣基本上都已經到齊了,那麽什麽時候才會正式發行新鈔?”
陳林稍稍遲疑了一下:“目前新鈔還在印刷過程中,銀行那邊的相關事宜也尚未完全理順,所以暫時還不能發行,等到朝貢大會的時候再正式宣布也不遲。”
朱元璋接著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可現在的情況是,各使團都把帶來的財貨當作貢品獻給了我這個皇帝,他們手上可就沒錢了,到時候他們要怎麽兌換我們的新鈔呢?”
陳林沉思片刻:“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且他們還需要采購大明的軍火,沒錢的話,難道我們要白送給他們不成?”
朱元璋緊皺眉頭:“那你的意思是……”
陳林想了一會兒後說道:“這樣,咱們可以貸款給這些外國使臣,讓他們將消息傳回國內,請求他們的國王送銀子或者貨物過來,這些使臣也不必再離開大明,就讓他們常駐於此.....”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突然,從另一邊的甲板上傳來了一聲驚恐的呼喊:“爹,你怎麽了?”
這突如其來的叫聲讓兩人都吃了一驚,他們急忙轉頭看去,徐達竟然暈倒在地!
兩人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查看情況。
隻見徐達麵色蒼白如紙,嘴角還殘留著一些嘔吐物。
“暈船了?”
陳林麵露疑惑之色。
朱元璋卻立刻搖頭否定道:“不對,天德一路南下都是乘坐船走運河,他不可能暈船!”
藍玉在一旁沉思片刻後推斷道:“依我看,應該是魏國公身體虛弱,再加上剛才大炮的轟鳴聲,使得他的五髒六腑受到了震動,這才導致他突然暈倒。”
朱元璋聞言,心中一緊,連忙下令道:“快,回港!回港!趕緊靠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