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基金疑雲牽舊約

字數:5347   加入書籤

A+A-


    南城的盛夏總是帶著燥熱的風,蘇婉瑜坐在振軍慈善基金的辦公室裏,手裏翻著最新的資金流向報表。報表上 “非洲助學項目撥款 500 萬”“東南亞圖書館建設投入 300 萬” 的數字清晰明了,窗外傳來孩子們在基金會樓下玩耍的笑聲,那是附近孤兒院的孩子,每周都會來這裏看書畫畫 —— 這是她和錄野峰最想看到的畫麵,也是對父親和錄野峰父親最好的告慰。
    “婉瑜,有份緊急文件需要你簽字。” 助理敲門進來,遞過一份密封的信封,“是監管部門送來的,說是有匿名舉報,懷疑我們基金存在‘資金挪用’,需要配合調查。”
    蘇婉瑜的手猛地一頓,報表從指尖滑落。她接過信封,拆開後,裏麵是一疊厚厚的舉報材料,附帶著幾張模糊的轉賬截圖,截圖上顯示有一筆 200 萬的資金從基金賬戶轉出,流向了一個海外匿名賬戶,轉賬備注寫著 “應急”—— 和當年父親去世前那筆匿名匯款的備注一模一樣。
    “怎麽會這樣?” 蘇婉瑜的聲音帶著顫抖,她立刻撥通錄野峰的電話,“野峰,你快回來!基金出問題了,有人舉報我們挪用資金!”
    半小時後,錄野峰匆匆趕回辦公室,看到舉報材料,眉頭緊緊皺起:“這不可能!我們的資金流向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筆支出都有審批記錄,怎麽會有匿名轉賬?”
    他立刻讓財務部門調取原始轉賬記錄,可查遍了所有賬戶,都沒有找到那筆 200 萬的轉賬記錄。財務總監擦著汗說:“錄總,蘇總,我們的係統沒有任何異常,這筆轉賬很可能是偽造的,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夏晚星拿著一份報紙衝進來,頭版標題格外刺眼 ——“振軍慈善基金陷挪用疑雲,創始人錄野峰蘇婉瑜被指‘借慈善謀私’”。報紙上還刊登了那張模糊的轉賬截圖,下麵配著煽動性的文字:“昔日富家千金與窮小子的愛情傳奇,竟藏著慈善外衣下的利益陰謀?”
    “這些媒體怎麽能這麽亂寫!” 蘇婉瑜氣得渾身發抖,她看著報紙上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當年被林墨辰陷害、被全網謾罵的日子,“一定是有人故意泄露給媒體的,想毀了我們的基金!”
    錄野峰握住她的手,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別慌,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證據,證明我們的清白,同時查出是誰在背後搞鬼。對了,海叔去世前,有沒有跟你提過基金可能遇到的風險?”
    蘇婉瑜搖了搖頭,突然想起什麽,轉身衝向書架:“我去把爸爸的日記找出來,說不定裏麵有線索!海叔說日記裏記錄了所有計劃,或許也提到了可能的威脅!”
    日記被小心地存放在一個絲絨盒子裏,蘇婉瑜翻開之前看過的頁麵,突然發現最後幾頁像是被人撕過,邊緣還留著參差不齊的紙痕。她心裏一緊,仔細檢查日記的封皮,發現夾層裏藏著一張泛黃的殘頁,上麵的字跡斷斷續續,是錄建軍的筆跡:
    “…… 振海,黑鴉組織的餘黨未清,他們不會放過基金…… 我在瑞士銀行開了一個秘密賬戶,裏麵存著‘備用金’,密碼是念瑜的生日(若未來有女)…… 若基金遇危,可憑此金周轉,但切記,需找到‘老 K’,他知道如何徹底清除隱患…… 老 K 的線索,在非洲支教學校的那棵猴麵包樹下……”
    殘頁的最後,畫著一個小小的猴麵包樹圖案,旁邊寫著一行小字:“此約未竟,望後人續之。”
    “老 K?猴麵包樹?” 錄野峰看著殘頁,眼神裏充滿了疑惑,“這是誰?爸爸為什麽會提到這些?難道當年他早就料到基金可能會遇到危機?”
    蘇婉瑜的心髒猛地一跳,她想起去年在非洲參觀的那所支教學校,校園裏確實有一棵巨大的猴麵包樹,樹幹粗壯,枝葉繁茂,當時她還和念瑜在樹下拍過照。“我們必須去非洲!” 她堅定地說,“隻有找到老 K,才能知道是誰在陷害我們,才能證明基金的清白!”
    第二天,他們將念瑜托付給夏晚星,再次飛往非洲。飛機上,蘇婉瑜靠在錄野峰的肩膀上,手裏緊緊攥著那張殘頁,心裏充滿了忐忑 —— 她不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是什麽,也不知道這個 “老 K” 會不會是另一個陷阱,可她知道,為了父親和錄野峰父親的遺願,為了那些期待幫助的孩子,她必須去。
    抵達非洲後,他們直奔那所支教學校。猴麵包樹依舊矗立在校園中央,樹下圍著幾個孩子,正在玩拍手遊戲。錄野峰走上前,輕聲問一個當地老師:“您好,我們想找一個叫‘老 K’的人,您認識嗎?”
    老師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你們是錄建軍先生的朋友?”
    “是的,我們是他的家人。” 蘇婉瑜急忙點頭,“他在日記裏提到,老 K 知道如何解決基金的危機,我們需要幫助。”
    老師領著他們來到樹後,撥開茂密的枝葉,露出一個隱藏的樹洞,樹洞裏放著一個生鏽的鐵盒。“這是老 K 去年托我保管的,說如果有中國人來找‘猴麵包樹下的約定’,就把這個交給他們。” 老師打開鐵盒,裏麵放著一個 U 盤和一張照片。
    照片上是錄建軍和一個黑人男人的合影,男人穿著軍裝,笑容爽朗,背後是那棵猴麵包樹;U 盤裏儲存著一份文件,詳細記錄了黑鴉組織餘黨的名單和他們的陰謀 —— 原來,當年黑鴉組織被摧毀後,還有一部分成員潛伏在海外,他們一直覬覦振軍慈善基金的資產,這次的匿名舉報和偽造轉賬記錄,都是他們為了奪取基金、報複錄家而策劃的陰謀,而 “老 K”,正是當年幫助錄建軍建立海外慈善渠道的非洲友人,去年已經去世,這張 U 盤是他留下的最後線索。
    “這些混蛋!” 錄野峰看完文件,憤怒地將拳頭砸在樹幹上,“他們竟然還不死心,還想破壞爸爸的遺願!”
    蘇婉瑜的眼淚流了下來,她看著照片上的老 K,又看了看文件裏的陰謀,心裏充滿了感激:“幸好爸爸和老 K 早有準備,不然我們真的要被冤枉了。”
    他們立刻將 U 盤裏的證據發給南城的監管部門和媒體,真相很快大白 —— 匿名舉報是黑鴉組織餘黨偽造的,轉賬記錄也是用技術合成的,振軍慈善基金的所有資金流向都是公開透明的,不存在任何挪用行為。媒體紛紛刊登澄清報道,之前的負麵新聞被迅速撤下,基金會的捐贈電話再次被打爆,很多企業和個人都表示願意繼續支持慈善事業。
    危機解除後,他們在猴麵包樹下舉行了一場簡單的紀念儀式,將錄建軍和老 K 的照片放在樹下,擺上當地的水果和鮮花。蘇婉瑜看著照片,輕聲說:“爸爸,老 K,謝謝你們。你們的約定,我們完成了;基金的清白,我們也證明了。以後,我們會繼續把慈善事業做好,幫助更多的孩子,不會讓你們失望。”
    錄野峰握住她的手,眼神堅定:“我們會的,不僅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念瑜,為了所有相信我們的人。”
    回到南城後,他們帶著念瑜再次來到錄建軍的墓前,將非洲的經曆告訴了父親和海叔。念瑜抱著一束梔子花,放在墓碑前:“爺爺,海爺爺,我知道你們是好人,你們想幫助很多很多孩子,我以後也要像你們一樣,做一個善良的人。”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墓碑上,溫暖而寧靜。蘇婉瑜靠在錄野峰的懷裏,看著女兒純真的笑臉,心裏充滿了幸福。她知道,他們的愛情和慈善事業,都經曆了太多的磨難,像一塊破碎的玉,經過千錘百煉,終於恢複了璀璨的光芒。雖然過去的傷痛無法完全抹去,卻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更加懂得愛的意義和責任的重量。
    日子一天天過去,振軍慈善基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在全球建立了上百所學校和圖書館,還啟動了 “貧困兒童醫療救助計劃”“鄉村教師培訓項目”,幫助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蘇婉瑜和錄野峰也成了南城的 “慈善模範夫妻”,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分享他們的故事和理念。
    念瑜漸漸長大,她沒有選擇繼承蘇氏集團,而是考取了公益管理專業,立誌要將振軍慈善基金的事業發揚光大。她在大學期間組織了 “海外支教誌願者團隊”,每年寒暑假都會帶著團隊去非洲、東南亞的貧困地區,給孩子們上課、送物資,就像當年的爺爺和外公一樣。
    “爸爸媽媽,這次支教我們幫助了 500 多個孩子,還為當地學校建了一個電腦教室。” 念瑜拿著照片回家,興奮地向他們分享,“孩子們說,長大了也要像我們一樣,去幫助更多的人。”
    蘇婉瑜看著女兒眼裏的光,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和錄野峰。她笑著說:“念瑜,你做得很好。記住,慈善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長久的堅持;愛不是口頭的承諾,而是實際的行動。爺爺和外公的精神,在你身上得到了傳承。”
    錄野峰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眼神裏充滿了驕傲:“無論遇到什麽困難,爸爸媽媽都會支持你。就像當年我們遇到危機時,爺爺和老 K 的幫助一樣,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光’。”
    多年後,蘇婉瑜和錄野峰已經年過花甲,他們將振軍慈善基金交給了念瑜打理,自己則選擇在蘇家老宅安度晚年。每天清晨,他們會在院子裏的梔子花旁散步,傍晚則坐在梧桐樹下,翻看基金的最新報表,看著那些被幫助的孩子發來的感謝信,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婉瑜,你看,這是非洲那所學校發來的照片,孩子們都考上了大學。” 錄野峰拿著手機,遞給蘇婉瑜,“我們這輩子,沒白活。”
    蘇婉瑜靠在他的肩膀上,笑著點頭:“是啊,沒白活。雖然我們的愛情經曆了太多坎坷,像一塊破碎的玉,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也讓我們的愛情變得更加珍貴。”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院子裏的梔子花依舊盛開,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像他們的愛情和慈善事業一樣,曆經風雨,卻依舊芬芳,永遠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碎玉》的故事,終於在浪漫與淒慘的交織中,迎來了最圓滿、最溫暖的結局。蘇婉瑜和錄野峰的愛情,不再是 “富家千金與窮小子” 的標簽化傳奇,而是曆經磨難後,用愛與責任書寫的人生篇章。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不是一帆風順的甜蜜,而是風雨同舟的堅守;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的堆砌,而是用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 —— 這是《碎玉》留給每一個讀者最珍貴的禮物,也是這段愛情故事最不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