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艾草香裏的守護

字數:7490   加入書籤

A+A-


    一、養生講堂的手冊與帶艾的指尖
    某小區 “康壽堂” 養生講堂的清晨總飄著艾草香與菊花茶的混合味道,我守在便利店櫃台後,看趙建國穿著淺灰色唐裝忙碌。他的袖口沾著淡綠色艾草汁,是昨天教老人做艾草包時蹭的;衣襟別著 “高級健康管理師” 徽章,徽章表麵被老人的手摸得發亮;左手托著《老年健康指南》養生手冊,封皮邊角磨得發毛,內頁貼滿老人手寫的感謝便簽,某張用紅筆寫著 “趙老師,按你說的足三裏按摩,失眠好多了 —— 李奶奶”;右手正給張爺爺示範膝蓋按摩 —— 指尖因長期推拿、捏艾草泛著厚繭,指縫裏藏著點艾草纖維,連指甲蓋都染成了淡綠色,是做艾草包時蹭的,洗了好幾次都沒洗掉。
    他的講堂角落永遠擺著三樣東西:泡著菊花茶的粗瓷杯,杯身印著 “健康是福” 的黑色字樣,茶梗沉在杯底,是他長期講課口幹用來潤喉的,他說 “喝口菊花茶,能撐到講完控糖課”;記滿 “老人需求” 的黃色筆記本,封麵用透明膠帶粘補過,某頁寫著 “李奶奶:糖尿病,今日需送控糖雜糧粉;張爺爺:關節炎,教他膝蓋按摩法;王奶奶:視力差,幫她寫藥盒標簽”“提醒自己:每兩小時給妻子發消息,讓她測血糖”;還有妻子的血糖藥盒,放在講台旁,盒身貼著 “每餐後 1 小時服藥” 的粉色便簽,藥盒旁擺著血糖儀,是他每天早上從家裏帶來的,怕妻子在家忘記測血糖。講座間隙,他會靠在講台邊揉膝蓋,左手扶著講台,右手輕輕按揉膝蓋,眉頭微微皺著 —— 是靜脈曲張犯了,昨天教 20 個老人做艾草包,站了 3 小時,疼得沒睡好。眼睛卻盯著講堂門口,怕老人遲到路上出事,也怕錯過妻子的消息,他說 “老人來聽課是信我,不能讓他們白跑,平價賣艾草貼、雜糧粉,就是為了維持講堂,我賺的每一分都要對得起良心”。
    上周寒夜,我關便利店門時,撞見他在講堂旁對著賬本紅著眼。淺灰色唐裝被寒風灌得鼓起,緊緊貼在身上;手裏攥著皺巴巴的收支賬本,上麵用鉛筆寫著 “本月房租 3000 元,進貨艾草貼 2000 元,賣貨收入 5800 元,淨利潤 800 元(不夠妻子醫藥費 1500 元)”;手機屏幕亮著妻子發來的消息:“建國,今天血糖空腹 9.0,試紙快沒了,你別太累,不行就把講堂關了,我在家能照顧自己”。而他剛拒絕了保健品廠商的微信消息,廠商說 “每賣一盒‘降糖神藥’給 50% 提成,月入過萬,你這小講堂賣一年都賺不到這麽多”,他知道那些是三無產品,吃了會害老人,所以果斷拉黑了廠商。
    這時李奶奶發來消息:“趙老師,我孫子明天來看我,想跟你學按摩,你能早點開門嗎?” 他趕緊用手背擦眼淚,對著手機回複 “沒問題李奶奶,明天 7 點半開門,我教他”。掛了電話,他卻對著講堂的燈發呆 —— 燈是節能燈泡,瓦數很低,他怕費電,舍不得開亮的;上次妻子住院,他因要給老人講課,沒能陪床,這次醫藥費還差 700 元,隻能找親戚借,可又怕親戚覺得他 “沒本事,開講堂都賺不到錢”。後來才知道,他那晚回家給妻子熬了控糖粥,淩晨 5 點就起床整理講堂,教李奶奶孫子按摩時,膝蓋疼得站不穩,隻能扶著桌子示範,月底找我妹妹借了 700 元,才湊夠妻子的醫藥費,自己卻省得隻吃饅頭鹹菜,連便利店 3 元一個的肉包都舍不得買。
    幫他搬雜糧粉時,我見過他在講堂庫房偷偷貼護膝。他背對著我,卷起唐裝褲腿,膝蓋上的靜脈曲張像淡紫色蚯蚓,皮膚泛著泛紅 —— 是長期站立講課、給老人推拿導致的。剛把護膝貼好,就聽見講堂傳來爭吵聲:“你這艾草貼怎麽沒效果?我貼了三天,膝蓋還是疼,是不是假貨!”
    趙建國趕緊整理好褲子,走出去遞上一杯菊花茶:“張爺爺,實在對不起,可能是穴位沒貼對,我再教您一次,要是還沒效果,我給您退款”。他蹲下來,耐心地給張爺爺指膝蓋的 “膝眼穴”,邊指邊說 “您看,就在膝蓋凹陷處,貼的時候要對準這裏”,張爺爺試了試,笑著說 “原來是我貼錯了,謝謝你啊趙老師”。等張爺爺走後,他卻對著艾草貼歎氣 —— 這批艾草貼是他親自去河南產地進的,每盒成本 8 元,隻賣 10 元,賺的 2 元還要用來交電費,怕老人覺得貴,又怕自己沒利潤。他的講堂衣櫃裏,藏著件沒拆封的深灰色羊毛衫,是妻子去年給他買的,標簽上還貼著便簽:“老公,冬天講課冷,穿件厚的,別凍著”,可他舍不得穿,怕沾到艾草汁洗不掉,想留到妻子生日那天穿;唐裝內袋裏,永遠裝著妻子的緊急聯係人電話,寫在小紙條上,折成小方塊,他怕妻子血糖突發升高,隨時能聯係上妹妹。
    掃便利店門口時,我撿過他扔掉的饅頭包裝,上麵用馬克筆寫著 “今日任務:9 點講控糖飲食、14 點教做艾草包、16 點給王奶奶送雜糧粉;給妻子買血糖儀試紙 50 元(藥店會員日有折扣);進艾草貼:跟廠家砍價,爭取每盒降 1 元;拒絕保健品廠商,不能害老人”。那天上午,我看見他在給老人講課時,聲音越來越啞,卻還堅持站著講,有老人讓他坐著講,他卻說 “站著講清楚,你們能看清穴位”,講完後,他趕緊喝口菊花茶,又給老人發自己打印的控糖食譜,每張食譜上都手寫著 “有問題隨時找我”。這種 “對老人真誠到極致,對自己苛刻到底” 的堅持,曾讓我坐在便利店櫃台後鼻尖發酸:原來有人把 “養生講堂” 當成戰場,每一次講課都是與初心的堅守,每一次拒絕都是對良心的承擔,那些沾著艾草汁的唐裝背後,藏著比銀發群體更沉重的 “信任擔當”。
    後頸的麻意襲來時,我正靠在便利店玻璃門上打盹,夢裏全是他教老人按摩的笑聲與艾草包的清香。晨光透過講堂的窗戶照進來,在他的老人需求清單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極了他寫在上麵的需求標注。
    二、養生手冊旁的荊棘與掌心的溫度
    再次醒來時,膝蓋傳來一陣刺痛。我猛地坐起身,發現自己坐在趙建國的講堂講台旁,手裏還攥著那本養生手冊,手機在褲兜裏震動不停 —— 早上 6 點,妻子發來的緊急消息:“建國,今天血糖空腹 8.5,試紙隻剩最後一張了,你記得買”;還有李奶奶發來的消息:“趙老師,我今天有點感冒,想讓你幫我測測血壓,能早點來嗎?”
    窗外天剛亮,小區裏隻有清潔工在掃地,冷風吹過講堂,帶著艾草的清香。我這才驚覺,自己變成了趙建國。
    摸向膝蓋,昨天講課的靜脈曲張還在疼,一按就鑽心地疼;左手的粗瓷杯倒在講台上,菊花茶灑了點在養生手冊上;唐裝內袋裏,妻子的緊急聯係人紙條硌著胸口,紙頁邊緣磨得發亮。講堂抽屜裏,壓著三份 “生存難題”:工作的 “服務清單”,紅色標注 “8 點:給李奶奶測血壓;9 點:控糖講座(準備黑板板書);14 點:教 20 人做艾草包;16 點:送雜糧粉給王奶奶”;家庭的 “待辦清單”,“買血糖儀試紙 50 元;給妻子做控糖午餐(雜糧粥 + 清炒菠菜);每兩小時提醒妻子測血糖”;經營的 “壓力線索”,“房租還差 2200 元;艾草貼要進貨,需 1800 元;拒絕保健品廠商,利潤減少”;身體的 “警報信號”,“靜脈曲張加重,講課別超過 1 小時;嗓子啞,備潤喉糖”。
    我摸向唐裝口袋裏的零錢,昨天賣艾草貼賺了 50 元,給妻子買了盒感冒藥花了 20 元,還剩 30 元 —— 買血糖儀試紙要 50 元,還差 20 元,隻能先刷信用卡,雜糧粉還要給王奶奶送過去,她兒子不在身邊,腿腳不便,不能耽誤。
    早上 7 點半,我準時打開講堂門。剛把黑板擦幹淨,李奶奶就拄著拐杖來了,她裹著厚外套,臉色有點蒼白,我趕緊拿出血壓計,幫她測血壓:“李奶奶,您血壓 150/90,有點高,是不是沒休息好?我教您個安神穴位,您回家按按”,我蹲下來,給她指手腕上的內關穴,膝蓋疼得直咧嘴,卻沒敢表現出來 —— 怕她擔心。李奶奶笑著說 “謝謝你啊趙老師,有你在,我們這些老人都安心”,我心裏暖暖的,忘了膝蓋的疼。
    早上 8 點半,我開始準備控糖講座的板書。把 “糖尿病飲食三原則” 寫在黑板上,字寫得很大,怕老人看不清,還特意畫了雜糧、蔬菜的簡筆畫,方便老人理解。剛寫完,就收到妻子的消息:“我測了血糖,8.2,還行,你別擔心”,我回複 “記得每兩小時測一次,我中午回家給你做飯”,心裏鬆了口氣。
    早上 9 點,講座開始。老人們坐滿了講堂,我站在講台上,邊講邊互動:“張爺爺,您平時愛吃的紅燒肉,每周隻能吃一次,要搭配芹菜、冬瓜,這樣能降血脂”,張爺爺點點頭:“知道了趙老師,我聽你的”。講了半小時,嗓子開始發啞,我喝口菊花茶,繼續講,膝蓋疼得越來越厲害,隻能偶爾扶著黑板休息,老人們說 “趙老師,你坐著講吧,我們能聽清”,我卻笑著說 “站著講清楚,你們能看清我示範”。
    中午 12 點,講座結束後,我趕緊收拾東西往家跑。給妻子做了雜糧粥和清炒菠菜,看著她吃完,又幫她測血糖:“7.5,控製得不錯,繼續加油”,妻子笑著說 “都是你的功勞,要是沒有你,我這血糖都不知道該怎麽控製”,我卻愧疚 —— 沒能多陪她,還要讓她擔心講堂的事。
    下午 2 點,我回到講堂,開始教老人做艾草包。老人們圍坐在桌子旁,我手把手教,幫視力不好的王奶奶捏艾草,站了 3 小時,膝蓋疼得厲害,隻能偶爾坐在椅子上歇會兒。有老人說 “趙老師,你歇會兒,我們自己試試”,我卻笑著說 “沒事,我教你們,做得更規整,貼在身上更舒服”。
    下午 4 點,我提著雜糧粉去王奶奶家。她住在 6 樓,沒電梯,我爬樓梯時,膝蓋疼得直冒冷汗,隻能走一層歇會兒。到了王奶奶家,她趕緊給我倒熱水:“趙老師,你真是個好人,比我兒子還貼心,這雜糧粉你還特意給我送過來”,我幫她把雜糧粉放進廚房,又教她怎麽煮:“您煮的時候放些山藥、南瓜,更養胃,也適合控糖”,王奶奶給我塞了個蘋果:“你拿著吃,別客氣”,我推辭不過,接過蘋果,心裏滿是溫暖。
    下午 5 點,閉店後我去藥店買血糖儀試紙,卻發現會員日過了,試紙要 60 元,我猶豫了半天,還是買了 —— 怕妻子血糖沒法監測。回到家,我開始算賬:今天賣了 12 盒艾草貼,賺了 24 元,賣了 5 袋雜糧粉,賺了 15 元,一共 39 元,離房租還差 2161 元,我歎了口氣,卻沒後悔拒絕保健品廠商 —— 不能害了老人。
    晚上 7 點,我在講堂群裏發明天的講座內容,卻有人說 “他就是想賣艾草貼、雜糧粉,講座都是幌子”“我聽說他的雜糧粉比超市貴,就是騙老人錢”。那些話像針一樣紮在心上,我攥著手機,指節發白 —— 我今天忙了 12 小時,給老人測血壓、講課、送雜糧,賺的錢還不夠買試紙,卻被說 “騙錢”“幌子”。
    這時李奶奶發來消息:“趙老師,我今天按你說的穴位按摩,血壓降下來了,明天我帶老姐妹來聽課,你別在意別人說的話,我們都信你”,我看著消息,眼淚差點掉下來 —— 至少有人懂我的付出,再累也值得。
    晚上 10 點,我幫妻子按摩完膝蓋,坐在沙發上整理明天的講座資料,膝蓋疼得直冒冷汗,卻還是堅持 —— 隻要能讓老人健康,讓妻子安心,一切都值得。手機彈出妻子的消息:“老公,別太累,講堂要是不行就關了,我們一起想辦法,我還能去社區做手工賺錢”,我回複 “沒事,會好的,我不能辜負老人的信任,也不能讓你受苦”,我知道,隻要守住初心,就一定能堅持下去。
    後頸的麻意襲來時,我正把妻子的血糖藥盒放在枕頭邊,旁邊擺著明天要講的控糖課件。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照亮了桌上的粗瓷杯,菊花茶的清香還在,像極了那些被用心守護的健康小事。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隻是養生手冊,是老人的健康,是妻子的希望;講的不隻是養生知識,是對責任的堅守,是對初心的執著 —— 哪怕膝蓋再疼、再被誤解,隻要能讓老人安心、妻子健康,一切都值得。
    三、養生手冊外的暖陽
    再次醒來時,身上還帶著淡淡的艾草香。我摸向膝蓋,沒有靜脈曲張的刺痛,隻有便利店櫃台邊緣蹭的小劃痕。手機在褲兜裏震動,是小區業主群的消息:“趙建國老師的‘老年健康守護計劃’被社區評為‘優秀公益項目’!獎勵 5000 元,還幫講堂申請了低租金場地,妻子的醫藥費納入社區慢性病補貼,以後不用再擔心錢的問題了!”
    跑到養生講堂,看見趙建國穿著那件深灰色羊毛衫,胸前別著 “優秀公益個人” 的徽章,正在給老人講冬季保暖知識。他的妻子也來了,手裏拿著剛燉的排骨湯:“老公,你辛苦了,快喝點湯補補身體”,妻子的血糖控製得很好,笑著給老人發控糖食譜;社區主任走過來,手裏拿著新的場地合同:“趙老師,以後這場地每月租金隻要 500 元,還幫你申請了養生用品進貨補貼,你不用再自己貼錢了”;李奶奶、張爺爺、王奶奶也來了,李奶奶手裏拿著錦旗:“趙老師,謝謝你一直照顧我們,這麵錦旗你收下”,張爺爺手裏拿著艾草包:“這是我自己做的,給你和嫂子,謝謝你們”。
    保健品廠商也來了,這次是來道歉的:“趙老師,之前是我不對,不該給你推三無產品,我現在代理正規保健品,想跟你合作,按成本價給老人,不賺差價”,趙建國笑著說 “隻要是正規產品,能幫到老人,我願意合作”。
    他的指尖不再沾著艾草汁,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眼神裏滿是自信與從容 —— 那件淺灰色唐裝被他疊好放在講堂衣櫃裏,旁邊擺著老人送的感謝便簽;膝蓋上的靜脈曲張也好了很多,他說 “現在社區給配了按摩椅,講課累了能歇會兒,不用總站著了”;妻子的血糖藥盒也換了新的,上麵貼著社區補貼的標簽,不用再擔心醫藥費。
    “老板,買瓶菊花茶!” 趙建國看見我,笑著揮揮手。風卷著便利店的塑料袋,嘩啦啦地響,像在應和講堂的笑聲。我咬了口熱乎的肉包,突然明白趙建國養生手冊裏的秘密 —— 那些冷掉的饅頭、貼滿護膝的膝蓋、沒拆封的羊毛衫,不是 “狼狽的證明”,是他把對老人的責任,融進了每一次講課裏,把對妻子的愛,藏在了每一次堅持中。就像那杯泡著菊花茶的粗瓷杯,看似普通,卻藏著他對健康的守護;就像妻子的血糖記錄冊,看似微小,卻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
    明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