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寸驚雷,聖人低眉。

字數:6220   加入書籤

A+A-


    那人話音落下,葉仙語劍未展鋒,便見北方天穹,黑雲無中生有,轉瞬雲層疊嶂。
    晴日忽暗。
    陰霾的天空透著沉重的壓抑,宛若上蒼之上,有人灑下一片墨汁。
    雷鳴滾滾,血色的雷霆,不時激蕩,好似神明低吼,在人間回蕩。
    突來的變化。
    壓過了漫世金光。
    三尊聖人虛影,麵色一凝,腦海中警鍾大作。
    細看,竟是能從其法相眼中,窺見恐懼。
    三教的聖人,居然會害怕?
    葉仙語嘴角上傾,眼中滿是得意。
    世人舉目看去,又見一尊法相顯化人前。
    他生於黑雲之下。
    沐浴雷霆中。
    矗立於蒼穹之巔。
    周身上下,翻騰著血色雷霆和寂滅霧靄,渺渺茫茫間,讓人看不清他的模樣。
    他握著一柄劍。
    一柄血色的劍。
    所以應是一劍仙。
    隻見劍仙拔劍,便聽雷吟徹天。
    隻見劍仙睜眼,便見紫芒凜凜。
    劍出半寸而止,劍意衝天而起。
    “驚…雷!”
    劍意咆哮,無數雷霆,於半寸之劍中,若火山般爆發,向著前後左右,東南西北奔騰而去。
    萬萬雷霆,好似傾世雨幕後,將整個世界映成血色。
    仰望天穹,天就像是碎了一般。
    三教聖人的神威,一觸即碎,寸寸崩裂。
    劍意不止,殺向三人。
    三者護身金光被雷霆無情撕碎,麵露痛色。
    法身黯然,搖搖欲墜。
    不管是讀書人,還是和尚,又或者是老道士,眼中隻剩忌憚。
    “好霸道的劍氣!”
    “半寸之劍,破我神威。”
    “他又變強了。”
    劍仙沐浴雷霆之中,一雙眼眸隔空望來,不徐不慢道:
    “儒,釋,道,是想要與我問道宗開戰不成?”
    他的聲音不大,聽不出喜怒來,可是偏偏就像那洪鍾,遠遠飄傳間,蓋過了漫天雷鳴。
    聞之震耳欲聾,耳畔嗡嗡作響,讓人心神懼亂。
    讀書人咬牙切齒道:“雷雲澈,你問道宗,真是越來越不講道理了?”
    “吾之劍,即為理,不想開戰,就滾。”
    其聲若雷,滾滾而起。
    雷雲澈。
    人如其名,脾氣暴躁如雷,雷係單靈根。
    劍祖名下,排名第七。
    昔年一人一劍,獨闖魔淵,整個魔族,無人能阻。
    問世至今,還未曾有人能活著在他的劍下走過三招。
    三人暗暗握拳,彼此對視一眼,無奈妥協。
    隻是半劍,就已讓他們法身不穩,那一劍若是完整出鞘,三尊法身,恐怕頃刻灰飛。
    當當隻是雷雲澈,就以強悍如斯,往上那兩位,又當如何。
    歸根結底。
    近些年問道宗行事低調,他們錯估了對方的實力。
    真為了一座蒼梧王朝,和問道宗撕破了臉。
    怎麽算都不值。
    一位帝王而已。
    誰坐那把椅子,誰就是王。
    他們自然不會在意,他們在意的隻是三教的臉麵。
    可若真因為他們,導致三教與問道宗撕破臉,開戰。
    他們也沒那個膽子。
    三者退避。
    消失無影。
    半寸之劍,歸於劍鞘之中。
    漫天雷霆,散於天地之間。
    雷雲澈隔空看向葉仙語,後者如小迷妹般,眼中盡是崇拜。
    劍仙微微頓首。
    來無影,而去無蹤。
    漫天雷霆先去,滾滾黑雲後散,陽光落下,暗空清明,可是籠罩在蒼梧皇族頭上的黑雲卻並未散去。
    反而愈發漆黑,再也看不到半點生機。
    他們很清楚。
    蒼梧完了。
    徹底完了。
    蒼梧帝皇因悲生癲,風言風語,狂笑不止。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三教誤我,三教誤我,哈哈哈!!”
    “騙子,都是騙子,都是騙子!!!”
    葉仙語落下高城。
    眾皇族匍匐於地。
    她並未留手,劍削皇首,又斬太子。
    清冷的眸掃過四方,一一凝視,她說:“皇以伏誅,此事作罷,爾等日後,好自為之。”
    說完劍鋒歸鞘,率眾離去。
    滿城皇族,俯首目送。
    看著劍雲遠去,直至消失天際,亦不敢抬頭,也無人上前,替皇收屍。
    於蒼梧李氏而言。
    自今日起。
    恐怕都將籠罩在問道宗的陰影之下。
    於整座中州大陸而言。
    自今日起。
    也將無不避其鋒芒。
    問道宗還在,依舊是曾經那個蕩盡八荒,掃除六合,驅逐異族的問道宗。
    即便劍祖消失了萬年。
    問道宗的劍,依舊無可匹敵。
    於殺伐中成長起來的問道宗,惹不起!
    三教聖人止戈失敗。
    顏麵盡失。
    時聽強者歎息,亦有強者怒喝。
    對於問道宗。
    他們是又愛又恨又怕。
    眼中釘,肉中刺。
    北疆當然不能沒有問道宗鎮守,可是這座天下隻想要一個半死不活的問道宗,而不是一個日漸強盛的問道宗。
    國與國之道如此。
    天下於天下之道亦如此。
    回去的路上。
    鎮劍堂劍修們慷慨激昂,不止於凱旋而歸,而是出了一口心頭的氣,積壓了數百年的怨氣。
    老祖的那一寸驚雷,不單當隻是嗬退了三教聖人。
    同時也斬盡了他們心中的憋屈和怨氣。
    明明是他們守著人族的門戶,替整座天下負重前行。
    可是這些人。
    卻總是明裏暗裏,算計排擠問道宗。
    他們早就想如此了,也早就該如此了。
    回去的路上。
    李青山問葉仙語,為何不把蒼梧的皇族李氏屠盡。
    葉仙語意味深長的告訴他。
    蒼梧若無主。
    則蒼梧大亂。
    若是把李氏殺絕,他們下麵的那些氏族和門閥,就會站出來爭。
    最後必將導致群雄割據,逐鹿皇城,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留下李氏,三教未能保下李觀,定然心中有愧,會在暗中相助扶持,天下就亂不起來。
    她還說。
    不管如何,戰爭一旦爆發,苦的隻是天下百姓。
    她也說。
    這就是為何,這些年來,明明知道,三教在暗中搞鬼,蒼梧步步試探,問道宗卻始終選擇隱忍的原因。
    不是打不過。
    隻是不想燃起戰火,令百姓遭殃。
    就像這一戰。
    他們是贏了。
    可還是死了很多無辜的人。
    李青山聽完沉默了。
    問道宗以善立足,卻也因此所累。
    他們總是顧忌太多。
    為天下憂,為蒼生愁。
    這也是問道宗隻能雄踞一方,卻不能稱霸天下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們在意的東西太多,他們的顧慮也更多。
    信念。
    有時候是好事。
    有時候是壞事。
    忽而,溫晴雪禦劍而來,急忙說道:“宗主,有小師祖的消息了。”
    二人收回思緒,忙問:“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