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祖峰
字數:5322 加入書籤
下山,上山。
沉默,無聲。
回去的路上,許閑一直在思索應對之法,解決之策,雖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藥小小還有時間,哪怕是那道陰氣相助,破境大乘,引下天雷,縱是天資卓越,也需百年之久,再不然,幾十年是要的。
但總該未雨綢繆,省得到時候,兩眼一摸黑。
抓瞎。
其實早在小小蘇醒之前,許閑便與小書靈和鹿淵深刻探討過,也尋到了應對之策。
鹿淵的最直接。
那便是讓藥小小修煉(三寸光陰,以此神通,加持太陰仙體,徹底將陰氣煉化,太陰一族可掌控陰陽,可驅使陰氣,便因此訣。
可畢竟隻有上半闕,下半闕無從尋覓,所以他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能不能修好這上半闕,由且待定,得看藥小小自己的造化。
許閑亦有一法。
便是借助劍樓,強行鎮壓這一道陰氣,雖然當初自己是嚇唬對方的,可卻並非沒有可行性。
按小書靈的說法,劍樓連通劍塚,劍外天上神劍池,能鎖住十二神劍。
鎮壓一抹陰氣,理論上自然也行。
前提是,許閑劍樓要開到至少五層,他才能嚐試將意識的活物不受約束帶入劍塚中。
若能同時祭出五柄神劍。
起五神劍陣,便能將那道陰氣強行自藥小小的體內剝離出來,在將其拽入神劍池,如封印神劍一般,將其釘在神劍池上。
此法可行性最高。
前提是許閑能先藥小小一步,再起三層劍樓,入渡劫之境。
對此。
許閑還是有信心的。
怕就怕那道陰氣,不按常理出牌,提前動手,和小小來個魚死網破。
穩妥起見。
小小書靈尚有一法,上次與李青山閑聊,曾提及凡州四件大道神兵。
萬妖幡,混元鼎,陰陽鏡,封靈印。
萬妖幡可號天下群妖。
混元鼎可禦人族氣運。
陰陽境可窺過去,現在,未來,知曉前世今生。
封靈印可封萬靈,噬魂,鎮魂,禦魂...
若是能尋到封靈印,便可借封靈印之力,將陰氣的那道意識,封印,鎮壓在小小體內。
所謂的大道神兵,伴凡州天地而生。
用小書靈的話講,這四件東西,若是離開了凡州,去了別的地方,自是比尋常神器都不如,也就比仙兵強一點罷了。
偏偏在凡州,遠非神器能比。
它們生於凡州,某種程度上,可無視此間的天地法則限製,自也無視所謂的武器品階。
得天獨厚,天道青睞。
哪怕是來自更高位麵的陰氣,也能被其壓製。
簡單講。
哪怕是氣運之子,也隻是凡州天道的親兒子,但是這四件寶貝,可是天道的親兄弟,它們是和這方天地的意識共同出現的。
地位可以說是平起平坐。
甚至。
在其掌控的規則內,它還能略勝一籌。
故此得名:大道神兵。
當然。
四件神兵是強,可常人若想驅動它,使用它,那也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
就如萬妖幡。
此幡一出,可壓製天底下一切的妖獸。
代價就是折壽。
簡單理解就是,你用它,就是奪天地造化,所以你得拿命換。
其餘幾件大道神兵自也是大差不差。
故此。
不到萬不得已,擁有者都不會輕易動用。
九師兄那種情況是個特例,長生體,過於逆天,可哪怕是如此,想來每次使用萬妖幡,九師兄除了虧空精血之外,一定還有別的損傷。
否則何至於堂堂聖人,卻是一副腐朽遲暮之態。
許閑知道的,萬妖幡在問道宗,混元鼎在山海書院,陰陽境下落不明,而他想要尋找的封靈印。
相傳就在魔淵中。
至於是否在魔族手中,還是散落別處,他也不曉得。
許閑打算,去祖峰找一趟七師兄,問上一問。
魔淵之事,七師兄應該知道一些,畢竟古往今來,他是唯一個,殺到了魔淵腹地,溟池邊上的人類。
若能尋到封靈珠,那自是再好不過了。
若是不能,他也確實得想法子獲取陰魂石,鑄起三層劍樓。
……
問道祖峰。
雲霧縹緲,山深林密,時見小鹿涉淺溪,群鳥林中戲。
祖峰,其實就是問道宗後山的後山。
藏於雲深不知處,因都曉得幾位老祖宗住在這裏麵,宗門中的弟子,都會刻意避開,繞道而行。
祖峰之地,隻有宗門中劍閣閣老方可入?
其實這是一句謠言。
祖峰之地,和別的地方並無不同,宗門弟子來去自由,也從未有一條明文規定,非閣老不可擅入。
無非是門中弟子,自發而為的行為。
怕的就是自己的突然造訪,會擾了山中老祖宗們的清修。
久而久之,便就成了問道宗中,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像是見到長者,要行禮拜見一樣。
全靠道德素質約束。
祖峰也因此,成為了問道宗七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
仙家福地中的仙家福地。
許閑是第一次來,雲間路過,俯視一看。
講真的,這祖峰也就那樣,真沒什麽不同,一樣的山,一樣的水。
和別的地方相比,也沒什麽稀罕的。
非要說些不同。
那就是人煙稀薄了。
放眼看去,一座人為的建築都難看到,倒是一些山上,會有一些山洞,洞口存在著神念禁製。
祖峰可沒仙府。
隻有這些山洞。
所以住在祖峰,哪怕沒工資也是可以的,因為不用交租。
許閑路過時,見一瀑布,自山間倒掛而下,濺起花白萬千,有一深潭如泊,湖畔有草屋。
渺渺炊煙,一縷入天。
湖中有一竹筏,筏上有一人,晴日披著蓑衣,頭上戴著鬥笠。
一壺酒,
一魚簍,
一竹竿,
一老叟,
端坐其上,怡然自得。
初見時,頗有一種,草舍茅屋三兩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過天青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
許閑未擾,觀其境界為渡劫,自也曉得此人是誰。
渡劫境者,問道宗本就沒幾人,他還沒見過的,也就隻有一人而已。
三客卿之一:漁人。
不是他像釣魚翁,而是他的名字就叫漁人。
說來也有趣,三客卿,三老頭。
阮昊。
樵夫。
漁人。
也就自己的師傅,名字正常點,其餘二人,不曉得的,還以為這是兩人的綽號呢?
樵夫山中守墓人。
漁人舟上一老翁。
許閑忍不住呢喃,“還挺清閑...”
【卑微作者,日常求書評,五星書評。】
【 九月一日了,聽說很多人都進去了,我四更一手,了表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