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這位新朋友,來頭不小啊
字數:7236 加入書籤
京都。
地下指揮中心。
金屬地麵反射著天花板的光源。
空氣中隻有服務器運行的聲響。
一道全息投影在房間中心展開。
破軍的身影出現在投影中,他的麵部沒有任何表情。
“先生。”
破軍的聲音響起。
蕭辰坐在控製台前的椅子上,目光注視著前方巨大的數據瀑布。
“說。”
他的聲音很平靜。
“目標已進入龍國境內。”
破軍報告。
“身份信息核對完畢。”
“姓名,海倫娜·德·拉莫斯。”
“國籍,法蘭西。”
“職業,藝術品鑒定師,歐洲古典史學者。”
屏幕上,一份檔案浮現。
檔案上有一張女人的照片。
“履曆已進行深度核查。”
破軍繼續說道。
“牛津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雙學位。”
“畢業後任職於佳士得拍賣行歐洲總部。”
“職位是首席鑒定顧問。”
“過去五年,主持過十七場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經手交易總額超過三十億歐元。”
“所有記錄均無異常。”
“她的金融賬戶流水已經過三重篩查。”
“每一筆收入與支出,都與其職業身份相符。”
“她的全球出行記錄,與公開的學術交流及拍賣活動完全吻合。”
“我們動用了天網係統,回溯了她過去十年的所有電子痕跡。”
“沒有發現任何與伊甸園相關的關鍵詞或加密通訊。”
“結論是,這份背景,沒有瑕疵。”
蕭辰的手指在控製台的扶手上輕輕敲擊。
一下。
又一下。
整個指揮中心,隻有這個聲音和服務器的聲音。
“入境目的。”
蕭辰開口問。
“受邀參加蘇婉慈善基金會舉辦的一場小型文化沙龍。”
破軍回答。
“邀請人,是基金會的理事,京大曆史係的劉教授。”
“劉教授三年前在盧浮宮的一場學術研討會上與海倫娜相識。”
“此次沙龍主題,是關於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保護。”
“與海倫娜的專業領域高度重合。”
“理由,同樣沒有瑕疵。”
蕭辰停止了敲擊。
他看著屏幕上那張女人的照片。
“她現在在哪裏?”
“京都君悅酒店,頂層套房。”
破軍說。
“入住後,她沒有進行任何可疑的通訊。”
“隻是向酒店客房服務點了一瓶勃艮第的紅酒。”
“然後就在房間裏閱讀基金會發給她的沙龍資料。”
蕭辰站起身。
“繼續監控。”
“我需要她每一秒的動向。”
“明白。”
破軍的投影消失。
指揮中心恢複了安靜。
……
兩天後。
蘇婉慈善基金會的私人會館。
一場小型文化沙龍正在進行。
會館內聚集了京都文化界的一些人物。
學者,教授,還有幾位企業家。
蘇婉作為主人,正在與賓客們交談。
門被推開。
一個女人走了進來。
會館內的交談聲,停頓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門口。
女人向眾人微笑,然後走向蘇婉。
“蘇女士,您好。”
她的聲音傳來。
“我是海倫娜。”
蘇婉也微笑著回應。
“海倫娜小姐,歡迎你。”
“很高興你能來。”
劉教授走上前來,為兩人做著介紹。
“蘇女士,這位就是我常跟您提起的,歐洲藝術品鑒定領域的權威,海倫娜小姐。”
“海倫娜,這位是我們基金會的創辦人,蘇婉女士。”
海倫娜伸出手。
“您的名字,我在歐洲也時常聽到。”
“您為龍國文化遺產保護所做的一切,令人敬佩。”
蘇婉與她握手。
“你過獎了。”
“我隻是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事情。”
沙龍開始。
討論的焦點,很快就集中到了海倫娜身上。
一位研究古代壁畫的教授提出了一個關於顏料成分辨識的難題。
海倫娜聽完他的問題。
她沒有立刻回答。
她思考了片刻。
然後開口。
“教授,您提到的那個時期的壁畫,其紅色顏料的來源,除了常見的朱砂和赭石。”
“在小亞細亞地區,還存在第三種可能。”
“一種從特定昆蟲體內提取的有機染料。”
“這種染料的顯色反應,在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下,會呈現出一種非常獨特的鋇元素峰值。”
“我建議您可以嚐試從這個方向入手。”
教授愣住了。
他臉上的表情,從疑惑,變成了震驚,最後變成了恍然大悟。
“對啊!”
“我怎麽沒有想到!”
“鋇元素峰值……對!”
他激動地拿出隨身的記事本,開始記錄。
另一位企業家,展示了一件他收藏的瓷器。
他希望海倫娜能幫忙鑒定一下。
海倫娜接過瓷器。
她沒有使用任何工具。
她隻是用指尖,輕輕地撫摸著瓶身。
感受著釉麵的質感。
然後,她將瓶底翻轉過來。
看著底部的款識。
“底款的筆鋒,在收筆處有一個非常細微的停頓和提筆的動作。”
她說道。
“這是那個時期,官窯畫師獨有的一種個人習慣。”
“就好像一個人的簽名。”
“這件東西,是真的。”
“而且,是官窯中的精品。”
企業家臉上的喜悅無法掩飾。
周圍的賓客,都向海倫娜投去了讚歎的目光。
蘇婉在一旁看著。
她對這個遠道而來的年輕學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感。
沙龍的後半段。
海倫娜主動走到了蘇婉的身邊。
“蘇女士。”
“我看了您基金會關於城西那片古遺址的保護計劃。”
她說。
“計劃做得非常詳盡,非常專業。”
“我很感動。”
蘇婉聽到她提起這個項目,眼神裏流露出一絲暖意。
“謝謝你,海倫娜小姐。”
“那是我們基金會目前最重要的項目。”
海倫娜的目光很誠懇。
“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請講。”
蘇婉說。
“我看到計劃書中,關於古代建築木材的碳化加固技術,似乎還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
海倫娜說道。
“這項技術,在歐洲,去年已經有了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德國的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研發出了一種新的高分子聚合物滲透技術。”
“可以在不破壞木材原有結構的情況下,將其強度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
蘇婉的眼睛亮了。
“真的嗎?”
“這太重要了。”
“我們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海倫娜微笑著。
“我與那個研究所的負責人,是很好的朋友。”
“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幫您聯係。”
“甚至,我可以邀請他們的團隊,來京都進行一次技術交流。”
蘇婉握住了海倫娜的手。
“海倫娜小姐。”
“我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
“你真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海倫娜搖了搖頭。
“不用客氣,蘇女士。”
“我也是在為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盡一份力而已。”
“能認識您這樣一位誌同道合的朋友,是我的榮幸。”
沙龍結束時。
蘇婉親自將海倫娜送到門口。
“海倫娜,以後不要叫我蘇女士了。”
“叫我蘇阿姨吧。”
“好的,蘇阿姨。”
海倫娜的臉上,是完美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