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尋根之旅(1)

字數:1945   加入書籤

A+A-


    外孫結婚了,國慶假期還有幾天時間,王征和劉貞老兩口一直念叨著前段時間姑娘王茹提議的那件事情,就是回飛龍鄉老家,進行一次尋根之旅。
    10月6日早上6點,王征和劉貞、王茹、王旭和蘇穎、馮凱和李雪,馮剛臨時單位有任務,不能參加,一共七個人,坐王旭單位的一輛中巴,司機小柳開著車,行駛在通往飛龍鄉的公路上。去飛龍鄉中間要經過李亞所在的向陽鄉,國慶期間,正是向日葵花盛開時節,讓王旭想起任副局長後第一次到向陽鄉調研的事,那時的李亞,剛剛從龍虎鄉九把手調到向陽鄉任六把手。一晃近十二年時間,他已成了鄰海縣的封疆大吏。
    對基層的鄉鎮黨委書記來說,心裏從來就沒有星期天節假日的概念。有時,白天黑夜也未必能分得清,各種繁雜的事務推著人向前走,容不得你有半日停歇,所以才有民間所說的“官身不自由”,和官員對“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渴望。
    剛剛舉辦完女兒的婚禮,李亞便趕到單位,因為每年國慶期間,向陽鄉要舉辦一年一度的“朝陽旅遊節”,向日葵又叫朝陽花,所以將旅遊節取名為“朝陽”,至於讀“zhao陽”還是“chao陽”,都可以,都象征著朝氣蓬勃,繁榮昌盛。
    每年到這個時候,向陽鄉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不得不放棄休假,堅守在一線,在路口做引導,在現場做安保,疏導交通,維持秩序,迎來送往。
    鄉黨委政府都提前給縣直各部門贈送了遊覽門票,所以旅遊節期間,縣城會有大量機關領導和幹部攜家屬子女前來觀光,特別是縣級領導,以及與鄉鎮工作聯係比較緊密的各部門領導,對李亞來說,這也是一項非常繁重的接待任務。
    李雪說:“這些年,我爸爸已經完全把向陽鄉當家了,趕上工作忙,一周回不了一趟家。我和我媽早已經習慣了。”
    坐在車裏,看沿公路兩旁的成片的向日葵花田已經全部開放,在田埂路邊,三五成群的遊客在田間、花間觀賞嬉戲,不時駐足拍照,合影留念。人在花中,花在人中,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幅醉人的秋日畫卷。
    王旭想,怪不得李亞在向陽鄉堅持了十幾年,能夠在這種環境中工作,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一家人下車選了一個“打卡地”景點,讓小柳幫忙合了個影。沒有打擾李亞,上車繼續前行。
    向陽鄉向東6公裏,便到了飛龍鄉政府駐地飛龍村,現在的飛龍鄉是鄉鎮機構改革時與南方鄰居長平鄉合並組建的。合並之後的飛龍鄉黨委書記是現在的國土局長於保耕。後來中間又更換了兩屆領導,現在的黨委書記是縣委組織部原副部長高陽,他當年在組織部排名歐陽東升之後,所以比歐陽東升晚兩年下鄉鎮,第一站就是飛龍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三年前的春天,任黨委書記,也就是在這一年年底,於海東升任鄰海鎮黨委書記。
    高陽在縣委組織部任副部長期間,王旭已經是縣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所以兩人在工作上也有聯係,應該也算是老熟人。至於王旭老家是飛龍鄉的,高陽也是當了黨委書記之後才知道。高陽上任之後,他發動大家,將飛龍鄉所有在外地工作的副科級以上幹部都摸了個底,便於今後的對上爭取和工作聯係,對於重量級的人物,高陽必親自登門拜訪,加強聯係,爭取支持。王旭任局長後,自然被納入高陽的重量級人物名錄。既然是自己家鄉的父母官親自登門,能辦的事情沒有不辦的道理,可辦可不辦的事情也盡量幫著找出可辦的理由。所以,這幾年,在高陽的帶領下,飛龍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王旭和馮剛帶家人回老家的消息,不知怎麽就傳到了高陽的耳朵裏。昨天晚上,他就分別給王旭和馮剛打了電話,準備安排一名副書記全程陪同,中午在鄉政府餐廳由他親自做陪吃飯。王旭和馮剛就說高書記您太客氣了,我們這屬於個人的私事,堅決不能打擾您,這種事情,有人陪著,我們一是實在過意不去,二是相反更不自在。
    最後,雙方確定,高陽安排一名副鄉長陪同一家人到派出所、原百貨門市、中小學等地,安排王家嶺支部書記王建設負責在村裏等候。中午一起吃飯的地點,中間隨時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