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何人敢率八千兵?

字數:5938   加入書籤

A+A-


    夏侯昱的聲音落下,整個主堂內,死一般的寂靜。
    救還是不救?
    這是一個問題!
    這兩個選擇,像兩座冰冷的大山,壓在所有人的心頭。
    空氣凝固了,隻能聽到窗外風雨飄搖的聲音,和堂內眾人粗重的呼吸。
    陳廣負手立於地圖前,一言不發。
    那張儒雅的臉上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底下的將校們,個個麵色慘白,愁眉苦臉。
    一萬五千人,說沒就沒了。
    曾經氣吞山河,轉眼間就成了甕中之鱉。
    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落差,足以擊垮任何人的心誌。
    “主公,撤吧!”
    終於,一名謀士站了出來,對著陳廣深深一揖。
    “夏侯先生所言極是!韓定國老謀深算,此番必是布下了天羅地網。我軍兩翼已失,建陽已成死地!此時不撤,更待何時?”
    “是啊主公!”
    另一人也急切附和,“曆陽的定軍將軍雖未有消息傳來,但恐怕……恐怕也是凶多吉少!我軍若是前去救援,正中了韓定國的奸計,他這是想圍點打援,將我軍一網打盡啊!”
    “請主公以大局為重,退回韜光!”
    一時間,以夏侯昱為首的文官謀士們,紛紛開口。
    言辭懇切,皆是勸退之言。
    他們的話,如同一盆盆冷水,澆在那些武將們的心頭。
    “放你娘的屁!”
    一聲暴喝,如同平地驚雷,炸響在主堂之內。
    都尉李大帆猛地站了出來。
    他是漁民出身,本就生得五大三粗,此刻更是雙目圓睜,須發戟張,像一頭被激怒的猛虎。
    李大帆指著夏侯昱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們這些搖筆杆子的懂個屁!戰場上,袍澤弟兄就是自己的性命!定軍將軍帶著五千兄弟還在曆陽孤軍奮戰,你們張口閉口就是舍棄?你們的心是石頭做的嗎?”
    他這一開火,立刻點燃了所有武將的怒氣。
    “沒錯!他娘的,我們出來是跟著陳公打天下,不是當縮頭烏龜的!”
    “我兄弟還在曆陽!讓我丟下他自己逃命,我做不到!”
    “要去救!必須去救!死也要死在一起!”
    一眾半侯、軍侯、校尉紛紛叫嚷起來,個個義憤填膺,唾沫星子橫飛,幾乎要將那幾個文官謀士給淹了。
    他們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最重江湖義氣,袍澤情誼。
    讓他們拋棄戰友獨自逃生,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主堂之內,瞬間亂成了一鍋粥。
    文官罵武將是莽夫,不懂謀略,隻會白白送死。
    武將罵文官是懦夫,貪生怕死,冷血無情。
    趙鋒站在角落裏,像一個局外人,冷眼旁觀著這場鬧劇。
    按理說,他一個新晉的百夫長,根本沒資格站在這裏。
    但陳廣之前沒讓他退下,他便安安靜得地當一根柱子。
    看著眼前這幾乎要打起來的文武兩派,趙鋒心中一片清明。
    這義軍,果然不是鐵板一塊。
    平日裏稱兄道弟,酒肉管夠。
    一旦到了生死關頭,各自的心思便都藏不住了。
    他的目光,不著痕跡地從夏侯昱和陳廣的臉上掃過。
    一個有趣的發現,浮上心頭。
    夏侯昱,作為陳廣的首席謀士,從始至終,表情都太過平靜了。
    他仿佛早就料到了武將們的反應,隻是在盡一個謀士的本分,將最理智、也最殘酷的選擇擺在台麵上。
    而陳廣,始終沉默。
    趙鋒心裏跟明鏡似的。
    這出戲,怕是陳公和夏侯先生早就排演好的。
    撤退,是必然的。
    但這個決定,不能由他陳廣說出口。
    他是一軍主帥,是所有人的精神領袖。
    他若是第一個開口說要放棄袍澤,放棄城池,那人心就散了。
    所以,這個惡人,必須由夏侯昱來當。
    而這些武將們的反應,看似激烈,實則正中下懷。
    他們將心比心,誰也不想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拋棄的定軍將軍。
    這種兔死狐悲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
    隻有讓他們鬧夠了,罵夠了。
    陳廣再站出來,才能收拾人心,才能推行真正的計劃。
    果然。
    “夠了!”
    陳廣猛地一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
    整個大堂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陳廣緩緩起身,目光如電,掃過堂下每一個人。
    他的臉上,帶著一種悲壯和決然。
    “我陳廣起事,為的是天下蒼生,靠的是諸位兄弟!定軍將軍與我情同手足,五千將士,皆是我義軍的骨血!”
    他的聲音慷慨激昂,字字鏗鏘。
    “如今他們身陷重圍,我豈能坐視不理,獨自偷生!此等不仁不義之舉,我陳廣,做不出來!”
    “傳我將令!”
    他猛地抽出腰間佩劍,狠狠插在麵前的地圖上,劍尖正對著全椒縣的位置。
    “全軍集結,明日一早,兵發全椒!不破韓定國,誓不回還!”
    “我,要親自去救我的兄弟回來!”
    此言一出,吳斌等一眾武將,頓時熱血沸騰,眼眶都紅了。
    “陳公英明!”
    “我等願隨陳公,死戰到底!”
    “殺!殺!殺!”
    一時間,群情激奮,之前所有的頹喪和恐懼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同仇敵愾的悲壯。
    然而,就在這時。
    “主公,萬萬不可!”
    夏侯昱再次站了出來,他對著陳廣長揖及地,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主公乃萬金之軀,三軍之魂,豈能親身犯險!韓定國老賊既然設下埋伏,必定在全椒布下了重兵,隻等主公前去,此乃有去無回之局啊!”
    陳廣麵露“為難”之色:“可定軍將軍……”
    夏侯昱直起身子,斬釘截鐵地說道:“救,自然要救!但不是這麽個救法!”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在上麵飛快地點畫著。
    “主公,昱有一計!”
    “請主公帶領兩千兵馬,護送輜重糧草,即刻返回韜光縣。如此,可保我軍根基不失,留得青山。”
    “而後,再由一員大將,率領我軍剩下的八千主力,猛攻全椒!”
    “此舉,看似冒險,實則有三重用意!其一,可為曆陽的定軍將軍分擔壓力,讓他不至於被官軍全力圍攻。其二,我軍猛攻全椒,韓定國必不敢分兵,我們便能趁機派出信使,穿過官軍的封鎖,聯絡上定軍將軍。其三,一旦聯絡上,便可約定時日,讓我軍與定軍將軍的兵馬,兩麵夾擊,合攻全椒!如此,或可反敗為勝!”
    這番話說完,整個大堂再次安靜下來。
    之前還喊打喊殺的武將們,此刻都冷靜了下來。
    夏侯昱的計策,聽起來……似乎比陳公親自帶隊去送死,要靠譜得多。
    既表現出了不放棄袍澤的決心,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實力,甚至還有一絲反敗為勝的可能。
    陳廣聽完,沉吟半晌,臉上露出讚許之色,他點了點頭。
    “好,此計甚好!”
    他收回目光,環視堂下眾將,那雙深邃的眸子裏,帶著一絲沉重的期許。
    “夏侯先生之計,諸位可有異議?”
    無人應答。
    “那好。”
    陳廣的聲音,緩緩回蕩在寂靜的大堂之內。
    “誰,可為我分憂,擔此重任。”
    “領八千兵馬,去會一會那大乾的征東大將軍,韓定國?”
    話音落下。
    有意思的來了!
    整個主堂,鴉雀無聲。
    李大帆低下了頭,仿佛在研究自己鞋尖上的泥土。
    剛剛還叫囂著“死戰到底”的軍侯們。
    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成了入定的老僧。
    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還回蕩在耳邊。
    可當那柄最鋒利、也最致命的刀遞過來時,卻再也無人敢伸手去接。
    那可是韓定國!
    是鎮守北疆數十年,殺得蠻族聞風喪膽的絕世名將!
    去攻打他?
    跟送死,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