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宋河:我意已決,招安!(4更!)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A+A-


    隨著齊大奔開始叫囂。
    堂內再次變得喧囂無比。
    仿佛那即將壓境的十萬大軍。
    不過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然而。
    在這片狂熱的叫囂聲中,卻也有幾人麵露凝重。
    坐在宋河左手邊第三位的軍師尤用,此刻便愁眉不展。
    他端著酒杯,卻沒有喝。
    隻是看著杯中渾濁的酒液,眼神中充滿了憂慮。
    他不像齊大奔那般魯莽。
    因為尤用知道。
    被趙鋒俘虜,並不能完全抹殺韓定國赫赫的威名。
    一頭受了傷的老虎,隻會比平時更加凶殘。
    更何況,那可是整整十萬裝備精良的朝廷正規軍!
    絕非他們這些靠著一股血氣聚集起來的烏合之眾可以輕視的。
    眼看著堂下越來越亂。
    甚至有人開始拍著桌子叫嚷著要主動出擊,殺向琅琊郡。
    宋河的臉色愈發陰沉。
    “你們不要再吵了!”
    “都給我住口!”
    他猛地一拍扶手,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如同一聲平地驚雷,瞬間鎮住了整個“忠義堂”。
    所有的聲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被宋河這突如其來的雷霆之怒給嚇住了,一個個噤若寒蟬地看著他。
    宋河緩緩站起身。
    目光沉痛地掃過堂下每一張臉孔。
    他的眼眶,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泛紅。
    下一秒。
    兩行滾燙的英雄淚。
    順著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頰,潸然而下。
    “弟兄們……”
    他的聲音,帶上了濃重的鼻音,充滿了悲愴與不忍。
    “我宋河,自起兵以來,便與弟兄們約法三章,咱們是替天行道,是為天下窮苦百姓爭一條活路!”
    “可如今,朝廷大軍壓境,戰端一開,必是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宋河哽咽著,捶著自己的胸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我……我不忍心啊!”
    “你們,都是隨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怎麽忍心,看著你們去沙場上,白白送了性命!”
    “東海的百姓,剛剛才從那些貪官汙吏的壓榨下喘過一口氣。”
    “我怎麽忍心,再讓他們遭受戰火的摧殘!”
    一番話說得是聲淚俱下,聞者傷心。
    堂下。
    那些原本還咋咋呼呼的莽漢們,一個個都愣住了。
    他們看著自家大哥那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心中的戾氣,竟也消散了不少。
    就在所有人都被這氣氛感染之時。
    宋河深吸一口氣,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拋出了一個足以讓所有人魂飛魄散的決定。
    “所以……我意……我欲招安!”
    轟!
    “招安”二字,如同兩記重錘。
    狠狠地砸在了七十二天王的心上。
    整個忠義堂,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難以置信地看著宋河,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
    招安?
    他們辛辛苦苦打下東海郡,殺了那麽多官兵,不就是為了推翻這個狗娘養的朝廷嗎?
    現在,大哥竟然說要……招安?
    去給朝廷當狗?
    “招個鳥的安!”
    死寂被齊大奔的一聲怒吼徹底打破。
    他一腳踹翻了麵前的案幾,指著宋河的鼻子破口大罵:“大哥!你是不是糊塗了!我們弟兄跟著你,是想打進京城,坐上那張龍椅的!不是為了給皇帝老兒當看門狗的!”
    “沒錯!”
    坐在第五把交椅的天王栗桂也站了起來,沉聲問道:“哥哥,你為何要招安?莫不是……怕了那韓定國不成?”
    “怕?”
    宋河淒然一笑,搖了搖頭。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看著眾人。
    痛心疾首地說道:“我宋河連死都不怕,會怕他一個韓定國?”
    “我是怕弟兄們傷亡啊!”
    “我是不忍這東海郡,再遭塗炭啊!”
    他說著,給了坐在自己身旁的二當家吳步義一個不易察覺的眼神。
    吳步義心領神會。
    他站起身,環視眾人。
    用一種霸道而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大哥仁義,我等都看在眼裏。但招安一事,也並非不可行。”
    “咱們可以先派人去探探朝廷的口風,看看他們能給出什麽樣的條件。若是條件優厚,封王拜將,讓我等繼續鎮守東海,也未嚐不是一條出路。”
    “總好過讓弟兄們拿命去跟朝廷的十萬大軍硬拚!”
    吳步義在七十二天王中威望僅次於宋河。
    他的話,讓一部分開始動搖的人,找到了台階。
    就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
    “我讚同招安。”
    眾人循聲望去。
    隻見說話的。
    是排名第六的天王,項勝。
    此人麵如冠玉,氣質儒雅。
    在這一眾莽夫之中,顯得格格不入。
    他自稱是數百年前,與大乾太祖爭奪天下的梁山霸王之後。
    項勝站起身,對著眾人一抱拳,朗聲道:“想當年,我先祖與大乾太祖爭霸失敗,大乾皇室並未對我項氏一族趕盡殺絕,尚留了一絲血脈。”
    “僅憑此點,便可見天吳皇室,尚有可取之處。如今我等起兵,乃是為民請命,並非真心要顛覆社稷。若是朝廷能幡然悔悟,重用我等,我等為何不能接受招安,為國效力,造福一方百姓呢?”
    項勝的話,為“招安”披上了一層“大義”的外衣。
    一時間,堂內徹底分成了兩派。
    以齊大奔為首的主戰派。
    和以吳步義、項勝為首的招安派。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