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廬江!(7更!)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A+A-


    就在長沙郡的戰局發生微妙變化的同時。
    數百裏之外的廬江郡戰場。
    同樣陷入了僵局。
    銅陵城外。
    “鐵索關”。
    錢正的臉色,比這陰沉的天色還要難看。
    數日的強攻。
    除了在關隘前留下了數千具楚軍將士的屍體,幾乎毫無進展。
    那座雄關。
    無論多少人命填進去,都無法撼動它分毫。
    中軍大帳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葉文謙與韓徹還在爭論。
    一個主張圍城三月,耗光對方的糧草!
    另一個主張率領三千精銳,從兩側攀登突圍!
    “夠了!”
    錢正猛地一拍桌案,打斷了兩人的爭吵。
    他看著兩人,心中煩躁無比。
    強攻是死路。
    久圍太慢。
    奇襲又太險。
    難道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錢正的目光死死地盯著沙盤,大腦飛速運轉。
    他的目光在“鐵索關”上停留了許久,又緩緩移開。
    最後落在了關隘後方。
    廬江郡治所——舒縣。
    忽然。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錢正腦海中閃過。
    既然打不進去。
    那如果……讓他們自己出來呢?
    錢正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韓徹和葉文謙。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也都不是上策。”
    錢正的聲音恢複了鎮定,帶著一股決斷的意味。
    “傳我將令!”
    帳內眾人精神一振,齊齊看向他。
    “大軍後撤十裏,安營紮寨!但……”
    錢正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的弧度:“圍三缺一!將通往舒縣的東麵道路,給他們讓出來!”
    “什麽?!”
    韓徹和葉文謙同時驚呼出聲。
    韓徹不解地問道:“將軍,這……這是為何?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錢正冷笑道:“放虎歸山?不,我是要請君入甕!”
    他指著沙盤上那條被“讓”出來的道路:“韓徹,我給你五千精兵,就在這條路的盡頭,給我設下天羅地網!他敢出來,你就給我把他活活吞下去!”
    接著,他又看向葉文謙。
    “葉文謙,你的任務更重。”
    錢正的眼神變得無比嚴肅:“我需要你,潛入舒縣!”
    葉文謙心中一凜。
    就聽見錢正冷聲道:“舒縣守軍主力被我們牽製在鐵索關,城內必然空虛。”
    “但廬江郡守曹飛雲,貪婪暴虐,郡中百姓早已不堪其苦。”
    “我需要你進城,聯絡那些被豪強壓迫的百姓,告訴他們我大楚的刀,隻斬官吏豪強!隻要城破,所有田地,盡歸於民!”
    “我要讓那廬江郡守,後院起火,內外交困!我要讓他覺得,鐵索關的守軍,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當他得知我們“圍三缺一”,後撤無力時,你覺得,他會怎麽做?”
    韓徹和葉文謙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和恍然。
    他們終於明白了錢正的意圖!
    這是一個連環計!
    逼迫鐵索關的守軍突圍,然後在半路將其殲滅!
    同時策反舒縣的民心。
    為最終攻取郡治,鋪平道路!
    此計。
    既有韓徹的兵行險著,又有葉文謙的攻心為上!
    “學生……明白了!”
    葉文謙和韓徹齊齊抱拳,聲音中充滿了敬佩。
    “將軍英明!”
    ……
    夜。
    韓徹率領著五千精兵,悄無聲息地脫離了大營。
    他們沒有打火把,而是沿著一條崎嶇的山路,繞到了鐵索關通往舒縣的必經之路上。
    這裏是一處狹長的穀地。
    兩側是陡峭的密林。
    官道從中間穿過,仿佛一條細長的線。
    一旦有大軍進入,便首尾難顧。
    “就是這裏了!”
    韓徹勒住馬韁。
    冰冷的目光掃過這片天然的伏擊場。
    孤傲的性格,讓他渴望著正麵衝鋒殺敵。
    但錢正的計策。
    卻讓他品嚐到了一種別樣的、如同獵人般等待獵物上鉤的快感。
    “傳我命令!”
    韓徹的聲音壓得很低,卻清晰地傳到每一個百夫長的耳中:“弓弩手,上兩側高地!長槍兵,在穀口布陣!刀盾手,埋伏於林中!記住,沒有我的命令,哪怕是天塌下來,也不許發出半點聲響!”
    “諾!”
    五千精兵,令行禁止。
    他們迅速而有序地消失在黑暗的穀地與密林之中,仿佛從未出現過。
    整個山穀。
    再次恢複了寂靜。
    韓徹藏身於一塊巨石之後,目光死死地盯著遠處鐵索關的方向。
    他知道,自己已經將網張開。
    接下來。
    就看葉文謙能否將獵物引到這張網裏來了。
    ……
    舒縣。
    廬江郡的治所。
    與前線鐵索關的劍拔弩張不同。
    此刻的舒縣城內,尚算平靜。
    隻是這平靜之下,卻湧動著一股壓抑的暗流。
    葉文謙換上了一身滿是補丁的粗布麻衣,臉上抹了些鍋底灰,混在一群逃難的百姓中。
    低著頭,跟隨著人流,走向那高大的城門。
    他的心劇烈地跳動著。
    葉文謙不是韓徹,沒有萬夫不當之勇。
    也不是黃崇,沒有洞悉人心的奇謀。
    他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他那寒門出身的身份。
    以及……黃梟先生曾經在課堂上說過的一句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這句話的詮釋,則是趙鋒水淹壽春。
    迫使城內還是秀才的黃梟,帶著平民造反的故事!
    城門口。
    守城的郡兵懶洋洋地靠在牆邊。
    用鄙夷的目光打量著這些衣衫襤褸的“泥腿子”。
    “站住!哪兒來的?”
    一名小旗官用刀鞘不耐煩地敲了敲城牆。
    “官爺,我們是……是城外張家村的,楚軍……楚軍打過來了,村子待不下去了,求官爺行行好,放我們進城避難吧!”
    隊伍中一個年長的老者,顫顫巍巍地哀求道。
    “避難?”
    那小旗官嗤笑一聲,眼中滿是貪婪:“想進城可以,每個人,十個大錢!拿不出來,就滾回鄉下等死去!”
    “十個大錢?!”
    人群中發出一陣騷動。
    對於這些本就一貧如洗的百姓而言,這無異於敲骨吸髓。
    “官爺,我們……我們真的沒錢啊!”
    “求求您了,發發慈悲吧!”
    哀求聲此起彼伏。
    那小旗官卻是不為所動,反而更加不耐煩:“沒錢就滾!別在這裏擋道!再聒噪,把你們全都當成楚軍的奸細抓起來!”
    就在這時,葉文謙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他從懷裏摸出幾塊碎銀,悄悄塞到那小旗官的手中,臉上堆著諂媚的笑容:“官爺息怒,官爺息怒。小的是個行商,路上遭了劫,這些鄉親們可憐,這點小意思,還請官爺通融通融,就當是為自己積點陰德。”
    那小旗官掂了掂手中的銀子,臉上的不耐煩立刻變成了笑容。
    “嗯,算你小子識相!”
    他清了清嗓子,對著身後的士卒揮了揮手:“行了行了,讓他們進去!快點,別磨磨蹭蹭的!”
    人群感激地看了葉文謙一眼,紛紛湧入城中。
    葉文謙混在其中,毫不起眼。
    進入城內。
    一股腐朽與壓抑的氣息撲麵而來。
    街道上汙水橫流。
    兩旁的百姓麵黃肌瘦,眼神麻木。
    而那些穿著綾羅綢緞的豪強子弟。
    卻帶著家丁惡仆,招搖過市,肆意打罵。
    葉文謙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知道。
    錢正將軍的判斷是對的。
    這座城,從根子上就已經爛了!
    他沒有急於行動,而是找了一家最破舊的酒館。
    要了一壺濁酒,兩碟小菜。
    隨後便坐在角落裏,靜靜地聽著。
    因為酒館是三教九流匯聚的地方,消息最靈通。
    “聽說了嗎?楚軍在鐵索關下,撞得頭破血流,死了好幾千人呢!”
    “真的假的?那幫反賊不是很能打嗎?”
    “嗨,再能打又怎麽樣?鐵索關那是咱們大乾的雄關!高遠將軍又是名將,豈是那幫反賊能攻破的?”
    “說的是啊!隻是……這仗打起來,郡守大人又加了三成的稅,這日子,是真沒法過了……”
    一個漢子端起酒碗一飲而盡,話語中充滿了苦澀。
    旁邊一人立刻碰了碰他:“噓!小聲點!想死啊你!讓郡守大人的狗腿子聽見,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那漢子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言語。
    葉文謙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他知道,百姓心中有怨。
    但更深的,是恐懼。
    所以,就像王上當初水淹壽春一樣。
    葉文謙需要一個契機,一把火。
    來將這股被壓抑的怨氣。
    徹底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