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心障終破!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A+A-


    內堂中正在推演劍道的陳西華也得到了消息,他便猛然睜眼,眉心處破滅道則符文一閃而逝。
    他掌心推演劍勢的淡金光影悄然消散,他隨即朗聲大笑,笑聲穿透內堂的結界:
    “我早該想到的!這份深入骨髓的親切感,哪是單純劍道契合能解釋的!”
    三百餘年前,他曾與妖廷大鵬皇有過一麵之緣,那金翅遮天的妖皇周身雖縈繞著凶戾的妖力,卻讓他莫名生出親近之感。
    如今的滅生道人也是這般,如今想來,皆是血脈所致。
    ……
    接下來的日子,雲嵐山並未因“先祖歸宗”的消息掀起波瀾。
    陳西華從未在陳勝麵前提及宗族歸屬的話題,隻是每日在演武場的教導越發用心。
    太嶽斬虛劍每一次劈出,都將破滅道則與虛空道則的融合細節展露無遺,供陳勝細細體悟。
    陳氏藏經閣的青銅大門也首次對非嫡脈修士敞開。
    閣中三層存放的上古劍道玉簡、化神境道則感悟手劄,陳西華都親手取出,置於陳勝麵前的玉案上。
    他還特意將宗族傳承的“道韻錄”拓印一份相贈,冊子上密密麻麻的朱批,皆是曆代元嬰修士對道則的獨到見解。
    原本約定的三月教導之期,在日複一日的劍道推演與道則探討中悄然延長。
    春日裏,兩人並肩站在桃樹下。
    陳西華以指為劍,點向枝頭花苞,破滅道則掠過之處,花苞先謝後開,演示“破而後立”的劍理。
    寒冬時,他們圍坐於暖爐旁,爐中靈炭燃燒的火星濺起,被陳西華引作劍勢,講解“星火燎原”的劍勢擴散之法。
    陳勝的青冥劍與陳西華的太嶽斬虛劍時常在演武場交擊。
    劍鳴之聲如龍吟鳳鳴,響徹整座雲嵐山,讓山中弟子每日都能得聞高階劍道韻律,不少人因此瓶頸鬆動。
    ……
    彈指數載光陰倏忽而過,雲嵐山的桃花開了又謝。
    這日清晨,山風帶著幾分蕭瑟。
    雲嵐山外的斷塵嶺山口,陳烈霄身著赤紅色道袍,身後跟著幾位陳氏元嬰劍修,皆是一臉不舍。
    他手中捧著一個紫檀木盒,盒中盛放著陳氏特有的“凝道茶”,茶葉上還凝著新鮮的靈露:
    “道兄,此茶乃靈脈滋養千年所生,泡之能寧神悟道,陳氏的門,永遠為你敞開,記得常回來看看!”
    陳勝身著玄色衣袍,他接過木盒,輕輕頷首,聲音雖淡卻帶著幾分暖意:
    “會的。”
    話音未落,他周身淡青色的穿透道則悄然流轉,身形如水滴融入墨色,緩緩滲入虛空。
    雲嵐山主殿內堂,陳西華憑窗而立,手中握著一杯剛泡好的凝道茶。
    他望著陳勝消失的方向,心中倒映出數載來與陳勝探討劍道的畫麵,眼中也閃過不舍。
    說來也奇怪,他還從未同族中的後輩有過這般親近的相處!
    這令他不免想起年少時同父親以及一眾兄弟姊妹在在九雲峰的時光,眼中更是懷念。
    如今千年過去,早已物是人非……當年的九雲峰上的舊人隻剩下他一個了。
    “當真是年紀大了,竟也這般多愁善感。”
    陳西華輕聲自嘲,將杯中茶一飲而盡,茶韻帶著靈脈的溫潤在喉間化開。
    此刻,他忽然想起當年與金羽妖尊談論離界之時,對方提及妖族後輩成長時的欣慰與釋然。
    那時他雖能理解,卻未感同身受,如今望著窗外雲霧繚繞的山巒,陳西華輕輕一笑:
    “此刻,我大概是明白金羽道兄的感受了。”
    他搖了搖頭,轉身回到玉案前,抬手掐算,目光隨即變得銳利起來。
    “剩下的時日,該好生打磨了,他日靈界未必沒有相逢之日!”
    話音落下,太嶽斬虛劍自行出鞘,開始推演道則感悟。
    ……
    虛空漣漪乍起,陳勝的身影在一處荒丘上悄然凝實。
    此地遠離人煙,放眼望去盡是枯黃的雜草,幾株枯槁的老樹立於丘頂。
    枝幹如虯龍般扭曲伸向灰蒙蒙的天空,風卷著沙礫掠過,發出“嗚嗚”的聲響,似是天地間的歎息。
    他立於丘頂,玄色衣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
    那維持了數年的冷麵終於卸下了緊繃的線條,眉宇間的銳利悄然斂去,取而代之的是幾分罕見的柔和。
    雲嵐山數載的時光如畫卷般在眼前鋪展,點點滴滴都化作暖流,對他而言,這數載也算難得的愜意。
    “畢竟,幾世舊人,還餘下幾人呢?”
    陳勝心中喃喃,自他踏上修行路以來,曆經數世輪回,見過太多生離死別,諸多故人早已化作黃土一抔。
    唯有陳西華、陳玉泉,還存在世上,成為他與過往唯一的牽掛。
    他想起陳西華提及飛升時的從容,想起對方談及宗族未來時的期許,心中泛起難以言喻的悵惘。
    “也不知道還有無再見之日。”
    思緒流轉間,兩年前從陳氏藏經閣中見得的幾卷泛黃的手記悄然浮現在腦海。
    陳勝清晰記得最後一頁的內容,那是陳西行臨終前的絕筆:
    “中人之資,修行至今七百一十三歲,金丹圓滿,雖無緣真君境界,卻也無憾,惟願父親平安歸來,九弟若是得見,可燒紙告知,足解心憂。”
    字字沉重,字裏行間的牽掛與遺憾……叫人好生心酸。
    回顧數世修行路,陳勝心中泛起深深的自省,修行路上他忽視了太多東西。
    修為越高,他忽略得越多,第三世、第四世皆是如此……
    那些曾經鮮活的麵容,最終都隻化作了墳前的墓碑,唯有吊念時,他的心中才會泛起空落。
    風卷著枯草掠過腳邊,帶來泥土的腥氣,他不由得輕輕一歎:
    “長生雖好,卻多別離,安得雙全之法?”
    這一聲歎息,似是吐盡了幾世積壓的悵惘。
    與此同時,陳勝沒有刻意催動道則,引動天地共鳴,心海卻自發泛起漣漪。
    那條曲折的修行之路漸漸清晰——那些曾經被忽略的情感、被遺忘的牽掛,都化作點點靈光,融入修行之路的軌跡中。
    心海深處的變化,瞬間牽動了丹田內的元嬰,那尊與他容貌一致的元嬰睜開雙眼,周身淡青色的法力如潮水般湧動。
    此前縈繞在元嬰周身的無形枷鎖,在融入那些情感靈光後,竟“哢嚓”一聲寸寸碎裂,化作漫天光點消散。
    元嬰伸展四肢,發出一聲暢快的輕嘯,法力運轉的速度陡然加快,丹田內的靈力如奔騰的江河,衝擊著每一條經脈。
    陳勝睜開雙眼,眸中閃過一道明亮的光芒,周身道則與天地徹底交融,他感受著體內前所未有的通透,卻無悲無喜:
    “心障已破,接下來,便是將法力修行至大圓滿,壯大元嬰,衝擊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