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趙仙羆成了一方君主,這,陛下能信?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A+A-


    趙德楷帶著兩名隨從以及幾名吐穀渾使者,準確稱呼應該叫‘大秦使者’,走的是東邊方向。
    幾個人騎馬行進在半路上,趙德楷和隨從回頭看了眼身後四名‘大秦使者’,臉色都是無比複雜。
    一名隨從道:“大人,這事根本沒法和衛公他們解釋。”
    趙德楷歎了口氣:“我何嚐不知,可是不解釋也得解釋清楚,我看慕容伏允和吐穀渾那些名王,不像是故意弄出這樣的名頭,尊一個少年做首領。”
    另一名隨從道:“這事要是讓陛下還有大唐百姓知道,那可真是…誰會信?”
    趙德楷搖了搖頭,先不想那麽多。
    “駕!”
    他快馬加鞭朝著疊州方向趕去。
    …
    一天後。
    青海湖東麵,庫山。
    趙德楷一行人向東而行,毫無疑問被唐軍斥候發現,被帶到李靖侯君集等人麵前。
    聽了趙德楷的話,李靖侯君集等人瞬間懵了。
    “你說吐穀渾所有人已經尊一個少年為首領,這個少年還是什麽大秦皇帝轉世,要在吐穀渾重建大秦帝國?這個少年叫什麽名字?”
    “他的名字叫趙仙羆。”
    “趙仙羆?!”
    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幾人,聞言麵麵相覷,震驚的無以複加。
    侯君集走到趙德楷近前,貼著趙德楷的臉問道:“你確定你沒有聽錯?他真的叫趙仙羆?他說說他長什麽樣子,身長幾尺?”
    趙德楷當即描述起趙仙羆的相貌,最後又說了下趙仙羆的身高。
    侯君集、李道宗等人聽完臉色狂變,回頭齊齊看向李靖。
    李靖臉色呆滯,一種不詳的預感的湧上心頭。
    侯君集愣了片刻,回頭衝趙德楷大聲道:“你胡說!一個剛剛被陛下驅離的罪民,他憑什麽讓慕容伏允和手底下的十萬大軍聽命於他?
    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是天底下最可笑的謊言!”
    趙德楷疑惑:“被陛下驅離的罪民?”
    李道宗知道趙德楷在吐穀渾被囚禁了幾個月,並不知道長安發生的事情,當即大致的說了一下這兩個多月以來,趙仙羆在長安引發一件件轟動天下的事。
    趙德楷聽的臉色不停變幻,最後他反而平靜了下來,道:
    “你們要是這麽一說,那我倒是覺得我所看到的,還真有那麽一絲可能是真的。”
    侯君集性情急躁,來回走了幾步,再次衝趙德楷大聲道:“什麽真的假的,我看你根本就是來給吐穀渾當說客的!
    想那伏允老頭,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滅亡在即,所以許了你什麽好處,讓你替他編製這樣的謊言,想讓我們撤軍是吧?”
    “李將軍既然如此看我趙某,那就一劍殺了趙某,無需多言。”趙德楷臉色一沉,一甩袖子閉眼仰起脖子。
    “君集。”李靖叫了侯君集一聲。
    侯君集並非莽夫,他隻是試探趙德楷,見趙德楷不像是被收買的樣子,他當即退後一步不說話。
    李靖安慰趙德楷道:“趙大人莫要介懷,全因此事說出來不僅侯將軍他們無法相信,本帥,以及陛下,也實難相信。”
    “下官不敢。”
    趙德楷連忙朝李靖拜了一拜,又朝侯君集拜了一拜。
    然後他一臉認真道:“下官所言,全是下官親眼看到,仔細思量過的,包括慕容伏允在內,所有吐穀渾士兵,全都對那位叫趙仙羆的少年充滿恭敬,準確的說,他們都很害怕那個叫趙仙羆的少年。
    如今伏俟城已經改旗換幟,全都換上了大秦的玄水金龍旗,我想這位剛從咱們大唐離開的趙二郎,是真的要以大秦後裔以及始皇帝轉世的名義,在吐穀渾這片土地建立國家。”
    “可這怎麽—”
    侯君集話還沒有說出口,李靖用眼神將其打斷。
    李靖示意趙德楷讓那幾名‘大秦使者’進來。
    趙德楷轉身出了大帳。
    片刻,四名‘大秦使者’和趙德楷一起走進中軍大帳。
    李靖侯君集等人,一眼看到這幾名‘大秦使者’,心裏就忍不住震動了一下。
    因為他們都看出這所謂的‘大秦使者’,就是四個吐穀渾青年。
    可這四個吐穀渾青年,卻給他們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毫無遊牧民族那種豪放桀驁的性情。
    而是極為平靜,仿佛經過嚴格訓練,令行禁止,不說多餘的話,不做多餘的表情動作。
    這四人正是趙仙羆精心挑選的五千名青騎軍中的四名。
    為首的青年將一卷大秦國書遞上,同時道:
    “這是我大秦皇帝陛下的國書,其中言明,境內軍民已歸其管轄,日後不會再有劫掠大唐商隊,以及侵擾大唐邊境村民的舉動,希望兩國友好往來,開放邊境互市。”
    大秦皇帝陛下!!!
    侯君集怎麽聽都覺得刺耳、匪夷所思,荒天下之大謬。
    他沉著臉哼了一聲,皺眉接過國書,檢查了一下,遞給李靖。
    李靖打開這份‘大秦國書’。
    看到絹帛上瘦勁飄逸、鋒芒外露的漢字,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趙仙羆之前所寫,在長安引起轟動,讓國子監一眾學官驚奇讚歎的‘鋒骨體’。
    他再看著身前幾名筆直站立,一臉平靜的‘大秦使者’…
    一種難以言說的風雨欲來的感覺,湧上他的心頭。
    揮手讓這四名‘大秦使者’離開,也讓趙德楷及兩名隨從先去休息後,李靖坐在伏案後沉思許久,道:
    “傳本帥命令,收攏全軍,原地待命,不可傷害吐穀渾境內任何人,以及牲畜。
    再派人火速沿西疆邊境線,去北麵通知段誌玄等人,暫時停止行軍,沒有本帥命令,不可輕舉妄動。”
    侯君集一震:“衛公,難道咱們的行軍計劃就這樣終止嗎?咱們都已經走了數百裏,進了吐穀渾境內。
    萬一慕容伏允那邊做的全是假象,萬一他是想拖延時間逃走在大山裏建立防禦,我們豈不是上了他的當?”
    李靖起身道:“就是因為咱們現在還沒有深入吐穀渾腹地,戰線還沒有拉長,所以此時暫停行動還來得及。
    如果吐穀渾內部發生這種匪夷所思權力更迭的事情是真的,那麽這一仗就不能輕易開啟。
    咱們先派幾名使者去伏俟城探探虛實再說。”
    李道宗點點頭:“眼下確實隻能這麽做,不然要真的直接對上趙仙羆,這一仗就不好說了。”
    李道宗似乎想起了什麽,眼裏閃動著驚悸。
    侯君集也像是想起了什麽,喉嚨一啞。
    李靖皺眉,語氣複雜道:“我現在最大的擔憂是,如果使臣去了伏俟城,證實趙德楷說的都是真的,咱們該如何對陛下說清這件事,陛下他,又會不會信…”
    帳內,侯君集李道宗以及另外幾名偏將,聞言全都陷入了沉默。
    別說皇帝不信,就是他們親眼看到八百年前的玄水金龍旗插滿伏俟城城牆,以及吐穀渾軍中。
    甚至他們親眼看到不久前在長安皇宮中見過的趙仙羆,坐在伏俟城王座之上,也難以相信。
    …
    伏俟城!
    城牆上,一麵麵玄水金龍旗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