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道爺我成了,得道長生了

字數:6035   加入書籤

A+A-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不知不覺,十六載歲月悄然而逝。
    陸歌好似已經徹底融入這個時代。
    高三的苦日子,他都快要忘記了。
    隻有偶然時分,午夜夢回之際,想起過往種種。
    常在聖人側,而且還日日聽道,按理說就是一頭豬也該開竅了。
    但不知為何,陸歌除去當初北鬥七星賜予的北鬥注死劍氣,便再也沒有領悟神通。
    不過好在十六年夜觀星象也不是白看的。
    北鬥注死劍氣,陸歌已經徹底掌握。
    從最開始的直來直去,隻知一味的劍氣轟擊,到如今劍氣已然曲折如意。
    這門神通,陸歌是真已經嚼爛了。
    正值秋日。
    陸歌坐在院中樹下,抬頭望著天空。
    如今他已經可以做到日觀星象了。
    但隻能看到北鬥七星。
    湛藍天空之上,凡人所見不過藍天白雲,煌煌大日。
    而陸歌卻能清晰看到七顆大星閃爍。
    “小陸,又觀星象呢?”
    青牛眯著眼笑道。
    陸歌沒有回頭,隻是道:“嗯。”
    “如今我就這麽一門神通,隻能鑽研其中之道了。”
    青牛想了想後道:“你跟著老爺學道十六年,真要算起來,道行也不低了。”
    “你有沒有想過,你至今沒有領悟其他神通,就是因為你太過專注星辰了?”
    “不觀他物,如何悟道?”
    “神通又不會無端而生。”
    陸歌聽到這話,心中好似有靈光閃過。
    嘶,牛哥說的好像有些道理。
    他雖不是一天十二時辰都在觀星象,但閑暇時刻時,他的心神依舊還沉迷其中。
    世間萬物,雖然入眼,但未入心。
    念及至此,陸歌收回看向北鬥七星的眼神。
    而距離他最近的,便是眼前這棵古樹。
    這樹來的比陸歌還早。
    一年四季看過來,總是青翠蔥鬱,從無葉黃凋零之時。
    陸歌盯著古樹一直猛看,恍惚間好似看到歲月長河在眼前流過。
    從一顆種子生根發芽,破土而出。
    從細小枝幹,柔弱枝葉逐漸成長,化作參天大樹。
    見過人事紛紛,見過生離死別,可任由時光流轉,自身卻依舊茁壯。
    陸歌心中靈光轟然爆發,十六年道行底蘊此刻好似具象化。
    一點道種從天地間而來,沒入陸歌眉心之中。
    “神通道種?”
    道種入體,陸歌自然明悟其名。
    “我領悟神通了。”
    這本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但現在陸歌卻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學道多年,雖還做不到太上忘情,但也不至於失態了。
    “成了?”
    青牛眼眸一亮,湊過來問道。
    陸歌緩緩睜開眼,含笑點頭。
    “這神通領悟的倒是容易。”
    “沒有我想的那般艱難。”
    青牛嘿嘿笑道:“學道這麽多年,還是老爺親自傳授。”
    “你本就該水到渠成的。”
    “隻是你一直沒有觀天地萬物,所以才耽誤了。”
    “如今隻要你想,自然輕鬆成就。”
    “對了,你這新神通喚作何名?”
    陸歌微微感悟泥丸宮識海中的神通道種。
    長生!!!
    “是長生神通。”
    “從此刻起,我壽元再無限製,可永世長存。”
    “隻要不被殺,我就不會死。”
    陸歌輕聲喃語。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的夢想,此刻自己已然達成。
    青牛點點頭道:“你果真是適合走觀天地,悟大道,修神通的路子。”
    “有了長生神通打底,你以後就不愁了。”
    陸歌疑惑道:“啊?我之前問老李,該走什麽修行之路,他讓我別急。”
    “今日你卻說我適合走大道神通修行之路,這是為何?”
    青牛搖頭晃腦道:“當初老爺讓你別急,就是想看看你領悟的第一門神通是什麽。”
    “若是其他,則需要走普世修行之道,吞吐天地元氣,修法術,求長生。”
    “而你現在第一門神通便是長生。”
    “這是神通修行之道的基礎。”
    “畢竟人壽元有限,觀天地悟道那都是百年千年計數。”
    “若無長生傍身,怕是此生都難以領悟第二道神通。”
    陸歌聽完,恍然明悟。
    若得長生,自有大把時間去觀天看地,參悟大道,琢磨神通。
    可若是沒有,自然就該修行普世修行之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以求長生。
    所以普世修行之道的終點,不過是神通修行的起點?
    “如今你也算得道了。”
    青牛微微有些唏噓。
    “以後我也不用擔心,哪天一睜眼就看到你死了。”
    “嗯,能睡個好覺了。”
    陸歌瞅了瞅青牛。
    嘿,這老牛就不能想點好的。
    “不跟你扯了。”
    陸歌起身道。
    “我已領悟神通,得去跟老李報喜。”
    陸歌笑嘻嘻起身,直奔屋內。
    剛剛進來,就見老聃正在收拾行李。
    “誒?”
    “這是在幹啥?”
    “您要出門麽?”
    陸歌有些疑惑問道。
    老聃頭也不抬道:“沒錯。”
    “你如今已然得道長生,恰逢時機已到。”
    “快快收拾一番,咱們去西邊走走。”
    陸歌心中一驚,猛然想起這個副本的名字。
    西出函穀關。
    是到了道德經出世的日子了?
    說是收拾,其實也沒太多東西。
    無非就是一些衣物盤纏而已。
    上午陸歌得道長生,下午便已經被老聃拉著出門。
    老聃坐在青牛背上,陸歌牽著青牛。
    就這麽突然的告別了這個住了十六年的小院。
    路過李大家門口時 ,陸歌停下腳步。
    如今離去,恐怕再無相見之日。
    “老李,我去跟李大告別一聲。”
    陸歌回頭說道。
    李大如今已經年近五十,早就將打柴的事業傳給了他兒子。
    每日在家,享著清福。
    陸歌也不客氣,直接推開院門,朝著裏屋走去。
    熟門熟路的,跟在自己家一樣。
    一進入屋中,就見李大正在灶台忙活。
    “李哥,忙呢?”
    陸歌笑嗬嗬打著招呼。
    李大回頭看到是陸歌,臉上笑的褶子都出來了。
    “你來了。”
    “先坐會啊,我馬上就好了。”
    “等會嚐嚐我新研究的吃食。”
    陸歌伸手道:“不了,不了。”
    “我這次來是跟你告別的。”
    李大一愣,驚愕看向陸歌。
    “告別?”
    “你要去哪?”
    陸歌笑道:“老李想要去西邊看看,我和他同行。”
    李大沒好氣道:“不是,你們爺倆整啥呢?”
    “叔公也是的,一大把年紀了,不在家裏享福,還到處跑啥啊。”
    “咋了,是怕咱不給他養老啊?”
    “還有你,也不勸勸他。”
    “這老胳膊老腿的,還敢出院門,不怕死半道上了?”
    “不行,我得去勸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