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最強招兵廣告,獨立縱隊兵力暴漲,突破十萬大軍!

字數:9620   加入書籤

A+A-


    走出廠房。
    江晨站在廠區的空地上,抬頭看向天空,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來,照在他的臉上。
    他轉過身,對身邊的眾人說:“同誌們,你們都看到了,兵工廠有設備,有工人。”
    “隻要咱們把設備修好,把原材料運過來,就能恢複生產。”
    “到時候,咱們不僅有兵源。”
    “還有充足的武器彈藥,揮師北上打關東軍,就有了底氣!”
    李雲龍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司令,這麽一說,我心裏就有底了!”
    “隻要有武器,有兵,老子就敢跟關東軍硬碰硬!”
    周衛國也點了點頭:“司令,咱們可以製定一個詳細的計。”
    “一邊休整部隊,補充兵員,一邊修複兵工廠,生產武器。”
    “等一切準備就緒,咱們就北上,給關東軍一個措手不及。”
    江晨看著眾人堅定的眼神,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在廠區裏回蕩,帶著對勝利的渴望,帶著對未來的信心。
    “好!就這麽定了!”
    江晨的聲音鏗鏘有力:“通知各部隊,立即開始休整,招兵買馬,修複裝備!”
    “兵工廠這邊,成立專門的保障小組,調撥物資,盡快恢複生產!”
    “咱們要讓關東軍知道,八路軍不僅能在晉察冀打勝仗。”
    “更能打進東北,把他們徹底趕出龍國!”
    周衛國:“好,我這就去辦……”
    隨後,獨立縱隊開始在太原內部招兵。
    由周衛國負責。
    廣場中央早已搭起高台。
    一麵繡著“獨立縱隊”的紅旗被風卷得獵獵作響,台下擠滿了人。
    有剛從工廠裏出來的工人,袖口還沾著機油。
    有提著菜籃的婦人,身後跟著半大的孩子。
    還有些無家可歸的流民,裹著破舊的棉襖縮在角落。
    “老鄉們!”
    周衛國躍上高台,聲音透過鐵皮喇叭傳遍廣場。
    原本嘈雜的人群瞬間靜了下來。
    他指著身後的紅旗,眼神裏燃著怒火:“三個月前,小鬼子還在這太原城裏燒殺搶掠!”
    “你們誰沒見過鬼子的刺刀?”
    “誰沒聽過親人的哭聲?”
    台下有人攥緊了拳頭,一個滿臉傷疤的漢子突然喊出聲:“俺爹就是被鬼子活活打死的!”
    “俺娘至今還在城外的破廟裏躲著!”
    “說得好!”
    周衛國猛地拍了下高台。
    “可現在不一樣了!咱們獨立縱隊把鬼子趕跑了,太原城解放了!”
    “你們能重新回家,能吃上熱飯。”
    “不是因為鬼子心善,是因為咱們手裏有槍。”
    “有敢跟鬼子拚命的兄弟!”
    周衛國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每一張臉:“但解放太原隻是開始!你們知道嗎?”
    “東三省還在鬼子手裏!”
    “那裏的老鄉還在受欺負,還在盼著有人能救他們!”
    人群裏響起嗡嗡的議論聲,一個穿長衫的學生模樣的青年舉起手:“周司令,俺想參軍!”
    “可俺隻會讀書,能上戰場嗎?”
    周衛國走下高台,走到那青年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會讀書好啊!”
    “咱們的部隊裏,需要會開槍的戰士,也需要會看地圖、會寫傳單的文化人!”
    “隻要你有一顆打鬼子的心,不管你是工人、農民,還是學生,都是咱們的好兄弟!”
    他轉身回到台上,聲音愈發激昂:“現在,咱們要招兵!”
    “要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揮師北上,解放東三省!”
    “讓鬼子知道,我們不是好欺負!”
    “讓東三省的老鄉知道,咱們來救他們了。”
    “願意跟俺走的,現在就到那邊登記!”
    “咱們一起去打鬼子,一起給親人報仇,一起讓咱們的國家不再受欺負!”
    話音剛落,人群裏爆發出震天的喊聲:“俺去!”
    “俺也去!”
    那滿臉傷疤的漢子第一個衝去登記點。
    穿長衫的青年緊隨其後,眼裏閃著堅定的光。
    就連幾個原本縮在角落的流民。
    也拄著棍子慢慢走了過去,眼神裏多了幾分從未有過的希望。
    “我也來……”
    一時之間,登記處變得十分熱鬧起來了。
    ……
    次日,清徐縣城。
    周衛國帶著隊伍來到城隍廟前時。
    這裏已經圍了不少人,大多是農民和小商販,還有些是縣城裏的鄉紳。
    城隍廟的石階上。
    周衛國沒搭高台,就站在最下麵一級台階上,身邊放著一挺繳獲的歪把子機槍。
    他沒先說話。
    而是讓警衛員把幾麵從鬼子手裏繳獲的太陽旗扔在地上。
    “老鄉們,你們看看這旗子!”
    “小鬼子就是舉著它,占了咱們的土地,搶了咱們的糧食,殺了咱們的親人!”
    一個挑著菜擔的老農放下擔子,眼眶通紅:“俺家的三畝地,就是被鬼子占了。”
    “俺兒子去跟他們理論,被他們打斷了腿!”
    “大爺,您的苦,咱們都懂!”
    周衛國彎下腰,扶起老農:“但苦不能白受。”
    “仇不不報!”
    “咱們獨立縱隊解放了太原,接下來就要去解放東三省!”
    “那裏有更多像您一樣受苦的老鄉,等著咱們去救!”
    周衛國指著身邊的歪把子機槍:“這槍是鬼子的,現在成了咱們的。”
    “咱們招兵,就是要讓更多人拿起槍,跟鬼子拚命!”
    “咱們不僅要把鬼子趕出東三省,還要把他們趕出龍國!”
    人群裏。
    一個穿著綢緞馬褂的鄉紳猶豫著開口:“周司令,參軍是好事,可家裏的地沒人種,老婆孩子誰來照顧?”
    周衛國看著他,語氣誠懇:“老鄉,你放心!”
    “凡是參軍的兄弟,家裏的地,咱們縱隊會組織人幫忙種。”
    “家裏的老人孩子,咱們會安排人照顧,絕不會讓英雄們在前線打仗,家裏卻受委屈!”
    周衛國提高聲音:“咱們龍國人,從來都是一家人!”
    “東三省的老鄉是咱們的親人,救他們,就是救咱們自己的家人!”
    “現在,誰願意跟俺一起北上,打鬼子,救親人?”
    “我願意……”
    “我也願意……”
    先是幾個年輕的農民舉起了手。
    “我來……”
    接著,連剛才猶豫的鄉紳也讓管家去登記,還捐了二十石糧食。
    場麵好不熱鬧。
    ……
    陽曲村鎮。
    周衛國帶著隊伍趕到時,正趕上村民們在打穀場曬穀子。
    “老鄉們,今年的收成咋樣?”
    一個老農歎了口氣:“還行,就是去年鬼子來搶了一回,好多糧食都被他們拉走了。”
    “俺家老婆子就是因為沒糧食,去年冬天沒熬過去。”
    周衛國的眼眶紅了,他從背包裏掏出幾塊幹糧,遞給老農:“老鄉,苦日子快熬出頭了。”
    “咱們獨立縱隊解放了太原,接下來要去解放東三省。”
    “那裏的老鄉,現在還在受鬼子的欺負,沒糧食吃,沒衣服穿,跟咱們以前一樣。”
    周衛國指著遠處的群山:“咱們都是龍國人,不能看著自己的親人在受苦!”
    “咱們招兵,就是要組建一支隊伍,北上打鬼子!”
    “讓東三省的老鄉也能像咱們現在這樣,安安穩穩地曬穀子,過好日子!”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放下手裏的穀叉,走到周衛國麵前:“周司令,俺想參軍!”
    “俺有力氣,能扛槍,能跟鬼子拚命!”
    小夥子的爹拉了拉他的胳膊:“娃,你走了,家裏的地咋辦?”
    “你娘的病還沒好……”
    周衛國握住老農的手:“大叔,您放心!”
    “您兒子去參軍,是去打鬼子,是英雄!家裏的地,咱們縱隊會派兄弟來幫忙種。”
    “您老伴的病,咱們的衛生員會定期來瞧,藥咱們也會送過來。”
    “咱們不會讓英雄們流血又流淚!”
    周衛國看向在場的村民們,“老鄉們,鬼子不可怕,隻要咱們團結起來,手裏有槍,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現在,誰願意跟俺一起,去東三省,打鬼子,救親人?”
    “咱們在這打穀場上立個約,等咱們解放了東三省,再回來一起曬穀子,一起過好日子!”
    “好!”
    老槐樹下的老人們互相看了看,紛紛讓家裏的年輕人去登記。
    經過太原一戰後,江晨就是最強招兵廣告。
    一時之間,登記的桌子前排起了長隊。
    陽光灑在人們的臉上,映著堅定的笑容。
    ……
    短短的十幾天的時間。
    周衛國帶著隊伍在太原城、周邊縣城和村鎮輾轉。
    每到一處,都能激起百姓們的參軍熱情。
    更讓人振奮的是,加上原本跟著鬼子被俘虜的偽軍。
    在聽說獨立縱隊要北上解放東三省後,也紛紛帶著武器來投誠。
    他們大多是被逼無奈才當了偽軍,心裏始終裝著家國。
    如今有了贖罪的機會,一個個都卯足了勁要上前線。
    這天,周衛國騎著馬趕回獨立縱隊的司令部,手裏攥著一份兵力統計報表。
    江晨正在司令部裏看地圖,見周衛國進來,抬頭問道:“老周,招兵的情況咋樣?”
    周衛國把報表遞過去,臉上難掩興奮:“司令,好消息!”
    “我們在太原城招了三萬五千人,周邊縣城招了四萬,村鎮招了一萬五,還有一萬偽軍投誠,加起來一共十萬!”
    江晨接過報表,仔細看了看,嘴角露出笑容:“嗯,不錯!”
    “招兵隻是第一步,接下來訓練才是重中之重。”
    “這些新兵裏,有農民、工人、學生,還有偽軍。”
    “底子不一樣,得好好訓練,才能成為能打硬仗的隊伍。”
    “老周,訓練的事情交給你了。”
    周衛國挺直腰板,敬了個軍禮:“放心吧,司令!”
    “我一定把他們訓練成一支鐵血部隊,讓他們上了戰場能打仗、打勝仗!”
    “不過,司令,隊伍壯大了,武器就成了問題,好多新兵現在還沒槍呢。”
    “武器的事,就交給你了。”
    江晨拍了拍周衛國的肩膀:“好!武器的事你不用操心。”
    “我已經讓人去聯係根據地,再加上咱們繳獲的武器,保證讓每個戰士都有槍,都有彈藥!”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了!”
    ……
    接下來的日子。
    周衛國把訓練場地選在了太原城外的一片開闊地。
    十萬新兵被分成十個師,每個師再分成三個團。
    從早到晚,訓練場上都回蕩著口號聲和槍聲。
    首先是體能訓練。
    汗水鑄就的鋼鐵身軀。
    每天天不亮,訓練場上就響起了起床號。
    新兵們穿著統一的灰色軍裝,在連長的帶領下開始晨跑。
    晨跑的路線要繞著訓練場跑十圈,加起來有二十多裏地。
    一開始,不少新兵跑不了幾圈就氣喘籲籲,尤其是那些學生和農民,體力根本跟不上。
    周衛國沒讓他們偷懶,而是親自帶著跑,還在隊伍旁邊喊著口號:“堅持住!”
    “咱們是要去打鬼子的,沒有好體能,怎麽扛著槍跑戰場?”
    “怎麽跟鬼子拚刺刀?”
    “現在多流汗,戰場上少流血!”
    周衛國還製定了“互幫互助”計劃。
    讓體能好的戰士帶著體能差的一起跑,跑不動了就拉一把,累了就一起歇會兒,再接著跑。
    除了晨跑,體能訓練還有俯臥撐、仰臥起坐、攀爬、負重行軍。
    俯臥撐一開始要求每人做三十個,後來逐漸增加到五十個、一百個。
    仰臥起坐從五十個增加到一百五十個。
    攀爬訓練是在訓練場邊搭起幾米高的木架。
    讓新兵們踩著木架爬上去,再滑下來。
    一開始有人害怕,不敢爬。
    周衛國就親自示範,還跟新兵們說:“戰場上,咱們要爬城牆、爬山坡,現在不練,到了戰場就是送死!”
    負重行軍更是考驗人。
    每個新兵要背著三十斤重的沙袋,在山路上走五十裏地。
    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學生兵走不動了,坐在地上哭,說想回家。
    周衛國走過去,沒罵他,而是蹲下來跟他說:“兄弟,我知道你累。”
    “但你想想東三省的老鄉,他們現在還在受鬼子的欺負,他們比你更累,更苦。”
    “咱們現在多流點汗,將來上了戰場就能少流血,就能早點把鬼子趕跑,讓老鄉們過上好日子。”
    學生兵聽了,抹掉眼淚,重新背起沙袋,跟著隊伍繼續走。
    就這樣,日複一日的體能訓練,讓新兵們的身體越來越壯實。
    原本蒼白的臉變得黝黑。
    眼神也從一開始的迷茫變得堅定。
    部隊開始形成了初步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