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差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A+A-


    顧家生帶著三連的弟兄們剛回到駐地,團部的傳令兵就小跑過來,皮靴在黃土地上揚起一溜煙塵。
    "報告顧長官!"
    傳令兵啪地立正:
    "團座命令,請您立即到團部複命!"
    顧家生微微頷首,轉向程遠時聲音壓得極低:
    "讓弟兄們都把家夥事藏嚴實點,特別是那些"私貨"。"
    團部的青磚小樓前,兩個衛兵持槍而立。顧家生經通報過後推門進去。
    團長鄭大川正伏在黃花梨木的辦公桌前批閱文件,鋼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馬富貴佝僂著腰站在一側,活像隻被掐住脖子的老鵝,見顧家生進來,那雙綠豆眼立刻瞪得溜圓。
    "報告!三連連長顧家生奉命前來複命!"
    鄭大川的鋼筆頓了頓,手腕上的金表在煤油燈下反著光。他頭也不抬地擺了擺手,馬富貴立刻挺直腰板,衝著顧家生擠眉弄眼,活脫脫戲台上的醜角。
    顧家生保持著跨立姿勢,目光落在團長身後那麵青天白日旗上,旗角沾著些煤灰,怕是自從掛上就沒取下來過。
    鋼筆終於擱在了鍍金的筆架上。鄭大川抬起眼皮,目光在顧家生身上停留了一瞬。
    "剿匪任務完成了?"
    "報告團座!我部已成功剿滅土匪,並擊斃匪首張黑虎,趙家小少爺也已成功解救。"
    顧家生聲音平穩得像在匯報炊事班的菜譜。
    "全連輕傷七人,重傷兩人,無一陣亡。"
    馬富貴好似突然活了過來,一個箭步躥到團長身邊:
    "團座,我就說顧連長是福將!您看這..."
    他搓著手,笑得滿臉褶子能夾死蒼蠅,
    "是不是該給三連記一功?"
    鄭大川從鼻孔裏哼了一聲,抓起桌上的紫砂壺啜了口茶,茶水順著壺嘴滴在軍裝前襟上,留下點點茶漬。
    "詳細報告寫一份。"
    團長用茶壺指了指顧家生。
    "明天早飯前交上來。"
    "是!"
    門外突然傳來跺地的聲響,衛兵扯著嗓子喊:
    "團座!趙家老太爺到訪!"
    鄭大川像被火鉗燙了似的跳起來,金表鏈在桌上磕出清脆的聲響。他三步並作兩步衝到門口,臉上的皺紋瞬間舒展開來:
    "哎呀!趙老太爺!您老怎麽親自..."
    話音未落,檀香混著鴉片煙的氣味已經飄了進來。趙老太爺被五六個鄉紳簇擁著邁進門檻,棗紅色的緞麵馬褂精致非凡。
    "鄭團長!"
    老太爺的嗓子像是被煙油浸透了,他微微拱手施禮。
    "老朽特來道謝啊!"
    顧家生注意到團長的手在背後擺了擺,馬富貴立刻貓著腰溜去泡茶。兩個趙府家丁抬著紅木箱子吭哧吭哧挪進來,箱蓋一掀,白花花的大洋在燈光下泛著亮光。
    "這...趙老太爺太見外了!"
    顧家生默默數著,最上麵那層橫五豎十,按這個碼法,少說三千塊。他餘光瞥見馬富貴端著茶盤的手在發抖,瓷盞碰得叮當響。
    "應該的!"
    趙老太爺手上的煙嘴指了指箱子,
    "另外單備了五百塊,給出擊的弟兄們打酒喝。"
    鄭大川突然轉向顧家生:
    "還愣著幹什麽?謝過趙老太爺!"
    顧家生向前半步,敬禮時指尖擦過帽簷。趙老太爺眯著昏花的老眼打量他,突然從袖筒裏摸出個紅綢包:
    "後生可畏啊!"
    綢包入手沉甸甸的。顧家生不用掂量就知道,整五十塊現大洋,好家夥這一出手就是五百五十塊現大洋,夠闊綽的。
    "謝趙老太爺賞。"
    顧家生站在團部大廳的角落裏,軍姿挺拔如旗杆,目光平靜地注視著眼前這場賓主盡歡的戲碼。
    他的思緒卻已飄向遠方,在心裏細細盤算著暫七十二師這份來之不易的家底。
    這支新組建的地方部隊,是個丙種師的編製,(編製是兩旅四團編製,但實際隻有三個團的兵力,還有一個團隻存在紙麵上被吃了空餉)在國府軍的戰鬥序列裏像個不受待見的庶子。每月五十萬法幣的軍費倒是從軍政部準時撥下,可經過層層盤剝,到他們這些基層軍官手裏時,早已瘦了一圈又一圈。
    (軍官們的軍餉倒是從不拖欠)
    最惹眼的要數這身嶄新的民國二十四年式仿德軍裝。筆挺的立領,利落的剪裁,配上鋥亮的銅扣和武裝帶,行軍時倒真有幾分精銳之師的氣派。要知道這新式軍服眼下隻有中央軍嫡係部隊才完成換裝,若不是後勤被服倉庫裏隻剩這批存貨,怎麽也輪不到暫七十二師來穿這身行頭。
    (團部那幾個參謀每次穿著這身去縣城,總能讓窯姐們多拋幾個媚眼)
    兵員構成就更耐人尋味了。以幾個地方保安團為骨架,再填上抓來的壯丁,這樣的部隊別說和中央軍相比,就是比起那支被戲稱為"雙槍將"的川軍都差著境界。人家川軍好歹是二十年內戰裏淬煉出來的老油子,暫七十二師這五千號人,除了人數能唬人,實際戰力簡直不堪入目。(暫七十二師師長為把部隊牢牢抓在手裏,兩個旅長都還沒有任命,所以在這支部隊裏,團長已經是僅次於師長的高級軍官。)
    顧家生在心裏列了張清單:
    【步兵火力】
    步槍:
    漢陽造:55%(膛線都快磨平了)
    老套筒:10%(平均打三發就卡殼)
    中正式:35%(集中在少數隊伍之中,比如顧家生的三連)
    輕機槍:
    捷克式:每連編製3挺(實際能用的通常隻有2挺)
    (備注:顧家生的三連是個例外,明麵3挺,還暗藏了6挺)
    重機槍:
    民24式:每營1挺(轉移時要四個壯漢抬)
    火炮:
    &nm迫擊炮:每團2門(炮彈比團長的金表還金貴)
    【彈藥儲備】
    步槍兵:30發/人(打仗時才會發足)
    機槍手:200發/挺(訓練時隻給50發)
    (備注:顧家生私藏了八千發機槍彈)
    想到自己的三連,顧家生嘴角微不可察地揚了揚。全連139條漢子,清一色的中正式,九挺捷克式隨時能噴出火舌。這樣的配置,就是放在中央軍裏都夠得上嫡係標準。
    低調發財,悶聲壯大,這才是亂世生存之道,看著對著趙老太爺卑躬屈膝的鄭團座和馬營座,顧家生心裏卻忍不住一陣鄙夷:
    “真是諷刺,堂堂國府軍的團長,居然對著地方鄉紳卑躬屈膝,笑得活像條哈巴狗。”
    送客時鄭大川的腰彎得比馬富貴還低。等趙家的馬車揚起塵土遠去,鄭團座立刻挺直腰板,變臉比翻書還快:
    "副官!把東西收好!"
    顧家生突然覺得手中的這大洋燙手。不是嫌多,而是忽然明白,在這亂世,槍杆子才是硬道理,光靠巴結鄉紳,終究是條死路。
    這世道,帶兵的不如經商的,打仗的不如拍馬屁的,但沒關係,老子有自己的路。
    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筆直的軍姿在青磚牆上投下一道利劍般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