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鏖戰樟城(二十三)

字數:3729   加入書籤

A+A-


    日軍的兩位師團長看穿了顧家生的意圖之後,也迅速調整了部署和策略。他們先是加強了夜間的警戒力量,增加了巡邏部隊的頻率和範圍,還設置了更多的照明彈和障礙物,並要求各部遇到襲擊後立馬固守,不要輕易出擊,以免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樟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較量,第五軍的炮火和夜襲分隊開始了準時“上班”,而日軍的哨兵和巡邏隊則提心吊膽地開始了“值夜”。
    雙方在黑暗中進行著無數場小規模、高強度、短促激烈的接觸戰。
    雖然每一場戰鬥的規模都不大,但積少成多,持續不斷的流血和緊張感,讓包圍樟城的日軍兩個師團,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寧和休整。
    於是,圍繞著樟城,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戰爭節奏。
    白天,日軍敲敲打打,第五軍卻穩守如山。
    夜晚,第五軍則頻頻出擊,而日軍也嚴陣以待。
    戰場上雖然依舊槍炮聲震天,看似打得熱鬧,但雙方都極有默契地將戰鬥控製在一定規模和強度之內。很多時候,進攻一方發現對方抵抗堅決、事不可為時,便會主動放棄攻擊,撤回陣地;而防禦一方若判斷堅守代價過大,也會果斷脫離接觸。
    顧家生達到了他的目的,鍛煉了部隊,既消耗了敵人,也保持了一定的主動權,且沒有引發不可控的大規模決戰。
    筱塚義男和伊東政喜經過多日來的戰鬥之後也勉強接受了現狀。雖然夜間不得安寧,士兵疲憊,但畢竟主力無損,封鎖線也依然完整,戰略上還是達成了困住第五軍的目標。
    樟城,就這樣在一種激烈而又克製的拉鋸戰中,暫時陷入了一種平衡狀態。雙方都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外部更大戰局的變化,等待著最終打破平衡的那一刻。
    第五戰區,隨棗戰場。
    初期,日軍的攻勢極其猛烈,在飛機、重炮、坦克的不斷衝擊下,第五戰區的外圍陣地多處被突破。
    岡村寧次的用兵方針還是比較保守的,他嚴格實行了之前日軍的戰略部署,實行中間突破,兩翼包抄的戰術。
    在北翼,日軍的第3師團,沿著桐柏山脈的脈絡展開進攻。而麵對他們的是裝備簡陋但戰鬥意誌卻極其頑強的華夏第68軍。
    戰鬥從一開始就呈現出白熱化。日軍的野戰重炮集群將第68軍的山頭工事一一削平,同時,日軍的飛機如入無人之境般俯衝投彈,最後才是步兵伴隨坦克的步坦協同攻勢,一時間第68軍雖節節抵抗,但部隊在日軍的強大火力和攻勢之下也是傷亡慘重。
    明港、小林等戰略要地雖經第68軍戰士浴血奮戰,卻終因火力懸殊和側翼被包抄而相繼陷落。
    第68軍因傷亡慘重,被迫向後方縱深地帶轉移,但他們用巨大的傷亡為李棕人將軍的重新部署換取了時間,並以巨大的犧牲不斷消耗著日軍第3師團的銳氣和兵力。
    從地圖上看,代表日軍的藍色箭頭雖依然向南延伸,但其推進速度已明顯受到了遲滯。
    中央戰線, 是真正的主戰場。也是岡村寧次“中間突破”戰略的核心所在。襄花公路地帶,集中了日軍最精銳的第13、第16師團。
    他們在絕對優勢的飛機和重炮的火力掩護下,向湯恩博的第31集團軍的防線發起連綿不絕的猛攻。
    高城、安居等關鍵防線,瞬間化為血肉熔爐。
    對於高城、安居,日軍是誌在必得。然而,他們在此遭遇了開戰以來最頑強的抵抗。
    湯恩博麾下的第13軍、第85軍官兵,憑借預先構築的野戰工事和有利地形,愣是死戰不退。陣地往往失而複得,得而複失,反複易手。
    盡管日軍憑借火力優勢最終攻克了這些要點,但其每一步前進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第31集團軍同樣傷亡巨大,但其防線卻並未完全崩潰,第31集團軍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素養,部隊有序的後撤中繼續保持著彈性和韌性,始終牢牢地阻擊著日軍的第13、第16師團。。
    代表日軍的進攻箭頭雖在中央戰線取得了顯著的突破,但在其兩側,華夏軍隊的防線雖然彎曲後縮,卻依舊完整連接在一起,並在後撤的過程中不斷積蓄著反擊的力量。
    整個戰場的形態,並非完全一邊倒的潰敗,而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略帶弧形的彈性防禦體係,正在有效地吸收、分散、消耗著日軍的進攻勢頭。
    岡村寧次在地圖上看到的是一片“順利”推進的景象,但他或許尚未完全察覺,因為他的部隊正被第五戰區李棕人將軍一步步引入一個預設的戰場。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
    巨大的軍事地圖鋪滿了整張桌麵,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雙方部隊的番號和進攻勢頭。此刻,代表日軍的攻擊箭頭正從北、中、南三個方向不斷延伸。
    電話鈴聲、電台滴滴聲、參謀軍官急促的腳步聲和壓低嗓音的報告聲交織在一起,無不透露出前線戰事的嚴峻。
    “報告李長官,北路劉長官急電,桐柏山小林店失守,第68軍所部傷亡頗重,現正沿預定路線向唐河鎮方向轉移!”
    “報告!中路第31集團軍來電,高城、安居一線激戰數日,在予敵重大殺傷後,第13軍、第85軍已按計劃撤出戰鬥,日軍第13、第16師團先頭部隊正尾隨追擊,開始向棗陽方向突進!”
    “報告!南路日軍亦有積極動作,其一部已逼近長壽店附近!”
    “.........................”
    壞消息如同雪花片般不斷傳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內。所有參謀人員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站在地圖前的身影——戰區司令長官李棕人將軍。
    李棕人將軍雙手撐在桌沿,他的目光緊緊的鎖在地圖上那幾支代表日軍攻勢的箭頭之上。此時的他麵色沉靜如水,唯有緊抿的嘴角和偶爾跳動的眉梢,顯露出其內心正在急速的思考和權衡著。
    司令部外隱隱有炮聲傳來,不時震得掩體頂部灰塵簌簌落下。
    “岡村寧次……又是這招中間突破,兩翼包抄的老掉牙戰術。”
    李棕人將軍的聲音不高,但此時卻帶著一絲狠厲。
    “他把第3、13、16這三個師團分批進攻,也不怕被我逐個擊破。”
    他伸出手指,沿著日軍進軍的路線緩緩劃過,最終停在代表唐河、白河的兩條水線上。
    “小鬼子來勢洶洶,火力強勁,其鋒正銳。”
    他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身旁的副官和高級參謀們闡述。
    “此刻若將我戰區之主力置於其正麵,與之硬撼,無疑是正中岡村寧次的下懷,那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這種消耗戰,我們拚不起。”
    突然,他猛地直起身,眼中精光一閃,之前的沉靜瞬間被一種果敢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