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圍殲戰(三)

字數:3902   加入書籤

A+A-


    血色殘陽籠罩著太行山脈,八路軍的最後幾道防線。
    在這片被炮火反複犁過的焦土之上,八路軍新7旅、新8旅、386旅、獨立團、新一團以及無數的區小隊、縣大隊民兵,共同構成了一道血肉長城。
    在過去的七天裏,八路軍各部輪番上陣,展開節節阻擊,他們用巨大的犧牲,最大限度消耗了池之上這個“加強版”旅團的銳氣和鋒芒。
    陣地之上,戰士們早已不分建製,所有人的軍裝都被血汙浸透。他們依托著工事,用從敵人屍體上搜羅來的武器彈藥,艱難的打退了日軍的又一輪瘋狂進攻。
    終於,上級的撤退命令傳來了:
    “阻擊任務完成,各部交替掩護,撤!”
    沒有片刻的耽擱,這支疲憊不堪卻意誌堅如鋼鐵的軍隊,開始了井然有序地隱入身後的崇山峻嶺之中。他們帶走了能帶走的傷員和武器,隻留下了漫山遍野的敵我屍骸,以及一座被戰火徹底洗禮過的山巒。
    七晝夜的血戰,八路軍以驚人的代價,硬生生將兩萬餘日軍死死擋在了這片區域,為第五軍打援部隊的部署贏得了至為寶貴的七天時間。
    當池之上賢吉少將終於踏上這片陣地時,迎接他的隻有一片的死寂。
    浸透鮮血的焦土使得他的皮靴格外沉重。他彎腰拾起一柄斷裂的刺刀,目光掃過陣地上敵我交錯的屍骸。
    “馬鹿……”
    他低聲咒罵了一句,聲音裏卻帶著難以掩飾的敬意。
    “こんな裝備の土八路が、我が精鋭部隊を七日も……”
    (這樣的土八路,竟能阻擋我精銳部隊七天……)
    他望著這片用巨大代價換來的焦土,沉聲感慨:
    “彼らは真の勇士だ。この勝利は、むしろ我々の敗北と言えるだろう。”
    (他們是真正的勇士。這場勝利,或許該說是我們的失敗。)
    他將斷刃鄭重放回焦土,好似完成了一場無聲的祭奠。隨即猛地轉身,眼中重新燃起戰意,厲聲嘶吼:
    “全軍~目標太原!急げ!”
    池之上賢吉少將率領著他那已顯疲態、但依舊龐大的大軍,沿著通往長治的道路急速推進。
    然而,這條歸途還是注定無法平坦。廖耀廂指揮的快速挺進縱隊,像最狡猾的狼群一樣,繼八路軍之後對他展開了無休無止的騷擾性進攻。
    “報告!我軍左翼後衛部隊遭遇小股支那軍襲擊!”
    “旅團長閣下!前鋒尖兵在前方隘口遭到支那軍精準射殺,敵軍一擊即走,我先鋒部隊已展開追擊。”
    壞消息接二連三地傳來,池之上賢吉少將的臉色也越來越陰沉起來。這些襲擊規模都不大,卻極大地遲滯了他的速度。
    他以為,這還是華夏軍隊在施展“拖刀計”,想要讓他疲於應付,其目的還是為了拖住他的麾下大軍,為攻打太原爭取時間。
    “八嘎!支那人狡猾狡猾滴!”
    他低聲咒罵著,額角青筋隱現。
    就在這時,一名通訊兵跑了過來,遞過來一份剛剛譯出的電文。
    “旅團長閣下,筱塚司令官急電!”
    池之上賢吉少將接過電文,目光急速掃過。這是一封斥責電文:
    “第9混成旅團為何進展如此遲緩?太原城危在旦夕,帝國在支那之戰略核心不容有失,你部現至何處?速報!若再遷延,軍法從事!”
    這封電文在字裏行間裏透露出的已不僅僅隻是催促而已,它更是赤裸裸的斥責與司令官閣下的最後通牒。
    “八嘎……!”
    池之上猛地將電文揉成一團,死死攥在掌心。連日來的焦慮、被八路軍擋了七晝夜的煩躁,部隊不斷被削弱的心痛、以及對前途未卜的恐懼,在這一刻被這封電文徹底點燃。
    他的雙眼瞬間血紅一片,胸腔開始劇烈起伏起來,似乎已經能聽到自己太陽穴“突突”的狂跳聲,池之上賢吉少將僅存的理智,在這一刻被繃到了極限。
    他緩緩抬起頭,不再看向地圖,也不再理會那些煩人的襲擾報告,聲音因極致的壓抑而變得猙獰:
    “傳令!”
    他終於下達了那個不久後讓他追悔莫及的命令。
    “對沿途的支那軍小股部隊騷擾,不予理會,各部緊密靠攏,不得擅自追擊,全軍目標隻有一個——太原!全速前進!”
    這道命令意味著,他將用麾下士兵的生命去硬扛沿途的冷槍冷炮,以傷亡換取時間。
    實在無法繞過、必須打通的關鍵地點,他便果斷留下一個中隊(有時甚至隻是一個小隊)進行掩護和反擊,使得主力部隊可以繼續順暢的前進。
    他看著那些被留下、注定凶多吉少的帝國士兵,眼角微微抽搐,但很快這種愧疚感就被更強烈的焦躁感所淹沒。
    他告訴自己,這是必要的犧牲……一切為了大日本帝國。
    而他不知道的是,廖耀廂正從望遠鏡當中看著被一步步“剝離”出來的日軍小部隊,嘴角露出了一絲計謀得逞的笑意。
    他的目的正在於此,就是為了給這頭‘大肥牛’好好瘦瘦身”。
    每一次成功的襲擾和牽製,都像從牛身上割下一塊肉,既削弱了敵軍的總兵力,更點燃了日軍主力的焦躁情緒。
    在池之上賢吉的預想中,途經一些險要之地,必有華夏軍隊的重兵伏擊。為此他不斷派出偵察兵先小心翼翼地進行偵察,可一路上回報的結果卻出奇一致:
    “未見敵軍埋伏跡象”。
    一次,兩次,三次……連續多個理論上絕佳的伏擊點都空空如也。
    池之上賢吉少將那根緊繃的神經,在疲憊和不斷的“安全”報告衝擊下,開始不自覺地放鬆。
    他開始認為,華夏軍隊的主力或許真的不在這個方向,或許他們將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圍攻太原之中,眼前的騷擾,不過是虛張聲勢,目的還是為了阻擋自己手下的大軍。
    “看來,敵人也確實到了強弩之末,無力組織大規模伏擊了。”
    最終,壓垮他謹慎心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通訊兵又一次送來催促進兵的電文。筱塚義男司令官在電文中已經不止一次提到了‘切腹’‘謝罪’等字眼。
    池之上賢吉少將那最後一絲猶豫也被徹底的拋諸腦後。他抽出指揮刀,指向太原方向,用盡全身力氣怒吼。
    “全軍丟棄不必要的輜重!偵察部隊收縮,不必再顧慮零星抵抗,目標太原城~~前進!前進!前進!”
    這支疲憊而龐大的日軍,徹底收回了所有觸角,就如同一頭被蒙住雙眼的瘋牛,喘著粗氣,撒開四蹄朝著獵人為它精心選定的最終戰場,埋頭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