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捷報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第五軍全殲池之上旅團近兩萬餘頭小鬼子的捷報,最先飛抵的是八路軍總部。
    當參謀人員將“第五軍於鬼哭穀全殲池之上旅團,擊斃池之上賢吉少將”的戰報念出時,八路軍總部內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陣陣驚歎。
    “好家夥!一口吃掉了小鬼子一個加強旅團,還是全殲!”
    八路軍副總指揮猛地一拍大腿,臉上滿是毫不掩飾的讚許,隨即又帶著幾分調侃的語氣:
    “這個顧家生,還真的不含糊,咱們在這邊敲鑼打鼓(指正太路破襲戰)把小鬼子攪得暈頭轉向,他倒好,瞅準機會在旁邊開了席,還直接端上來一桌‘硬菜’!‘鬼哭穀’,這名字取得好,這下真讓小鬼子哭都哭不出來了!”
    總部參謀長拿著電報仔細端詳片刻,眼中閃爍著精光,也笑著接話:
    “戰術運用大膽果斷,圍點打援,預設戰場,一擊斃命。池之上這個老鬼子,在華北也是臭名昭著,沒想到在這裏栽了個大跟頭,還直接把命都搭上了。第五軍此戰,確實打出了我華夏軍人的威風,更是徹底搬掉了太原外圍最大的一塊絆腳石!”
    他微微一笑,幽默中帶著一絲“酸溜溜”的感慨:
    “老總啊,看來咱們這動靜搞得夠大,倒是給人家中央軍創造了絕佳的戰機。這功勞簿上,是不是也得記上咱們‘敲邊鼓’的一份辛苦啊?不過話說回來,這‘席麵’夠硬,打得漂亮,咱們看著也解氣啊!”
    言語之間,既有對友軍輝煌戰績的由衷祝賀與激賞,也有對顧家生其人才幹、第五軍強悍戰鬥力的深刻印象,更夾雜著一絲同為抗日武裝,看著別人“借東風”打出驚天戰績時,那點略帶“酸味”卻坦蕩大度的幽默自嘲。
    這份捷報,讓同樣在敵後浴血奮戰的他們,在感到無比提氣與振奮的同時,也更添了幾分戰場之外的生動情趣。
    ..............................
    晉東南,衛司令長官拿著顧家生發來的捷報,反反複複看了足有三遍,他從椅子上站起,放聲大笑:
    “好!好一個顧振國,真乃我抗日之幹城,此戰,打出了我中央軍前所未有的威風!”
    他大步走到巨幅作戰地圖前,看向“太原”的位置上,眼中精光四射:
    “第9獨立混成旅團覆滅後,筱塚義男已成甕中之鱉!太原光複,在此一舉!”
    他立刻轉向身旁的副官。
    “吾必親自向軍委會為其請功!同時,命令各部,向正麵日軍第37師團全線施壓,策應第五軍主力,絕不能讓這個第37師團跑去給第五軍搗亂,給我死死纏住他們。”
    衛司令長官清楚,第五軍的這場大勝,吹響了收複華北重鎮太原的號角。
    ....................................
    晉西,克難坡。
    與衛司令長官的純粹狂喜不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西山,在收到這份捷報時,心情則要複雜得多。
    他端著水煙袋,久久不語,半晌才緩緩吐出一口煙霧,對身旁的心腹幕僚感歎:
    “這個顧家生,是條真龍啊。這中央軍……果然是兵精糧足,悍將如雲。”
    話語中,既有對巨大勝利的肯定,畢竟太原若克複,於他這戰區司令長官臉上也有光彩。但更深層的,則是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澀與警惕。
    第五軍是中央軍嫡係,是“客軍”,如此輝煌的戰功,彰顯的是重慶方麵的威勢,而非他晉綏軍的實力。
    此戰之後,顧家生及其第五軍在晉地的聲望必將如日中天,這對他這位一直試圖維係晉地本土勢力的“老西兒”而言,未來的博弈恐怕要更加費力了。
    “命令,以二戰區長官部的名義,發賀電給顧軍長。措辭要熱烈,要彰顯我們共同禦敵的態度。”
    閻西山最終做出了務實的決定,無論如何,麵子上的功夫必須做足,甚至要做得漂亮。但在內心深處,他已開始盤算,如何在戰後太原的利益分配中,為晉綏軍爭取更多的籌碼。
    而且.......這樣一來西關口這個要命的點,好像也可以趁機做做文章了。
    ....................................
    當這份層層轉遞、標注著“特急”“大捷”的電文,最終被侍從室主任恭敬地呈送到總裁的案頭時,預期的狂喜如期而至,卻又夾雜著一份更為深沉的心思。
    “好!好啊!”
    總裁看著捷報,喜悅之情躍然於臉上。他露出了近段時間以來最舒展、最由衷的笑容。
    他站起身,在書房內快步踱步,難掩興奮之情。
    “振國果然是“黨果”柱石,第五軍不愧是我革命軍之精銳,黃埔之楷模!全殲倭寇一個加強精銳旅團,擊斃其旅團長,壯哉!”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全國各大報紙頭版頭條對這則捷報的渲染,看到了國際社會驚訝的目光,看到了國內民眾如潮的擁戴之聲。
    這可是他的學生,他的嫡係,他的“禦林軍”打出的赫赫戰功,足以讓所有質疑他、挑戰他權威的人統統閉嘴。
    “立刻以軍事委員會名義,通令全國嘉獎!所有參戰官兵,一律從優敘獎!顧振國及其有功將領,著即擬訂授勳方案,報我審批!”
    他一時間意氣風發。
    然而,當激蕩的情緒如潮水退去,他的目光不經意掃過案頭另一份密報,那是戴局長親呈,記錄著八路軍方麵與顧家生接觸的全部談話內容。
    盡管文中明確記載了顧家生“嚴詞拒絕,表態效忠領袖”的態度。
    可一看到這份密報,他嘴角的笑意仍不由得微微收斂,步履也隨之緩下。
    振國是忠於他的,這一點,他是願意相信的。
    此役更是其忠誠與能力的最好證明。可是……他太能打,也太有主見了。擅攻太原不事先匯報尚可解釋為戰機稍縱即逝,但與延安方麵的接觸,哪怕事先報備,也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心頭最敏感處。
    “還是年紀太輕,把握不住啊!”
    這念頭開始不受控製地浮現在總裁的腦海之中。
    這份過於耀眼的戰功背後,是否也意味著,這柄他親手淬煉的利劍,鋒芒已盛,漸趨難握?
    他緩步走向窗前,凝視遠方,目光漸深。